明朝历史 袁崇焕如何误助了后金

Posted 太极

篇首语: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袁崇焕如何误助了后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袁崇焕如何误助了后金

袁崇焕虽然临危不乱、忠勇可嘉,但也并不是一个可以扭转乾坤的关键性人物,他的存在与否并不能决定明朝的兴衰成败。以他的才能,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挽救明朝。相反,他的很多行为却在无形中帮助了后金。

1629年6月5日,袁崇焕擅自在双岛杀死了总兵毛文龙。这对于后金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毛文龙驻守的东江处于后金的大后方,从1622年占据东江后,毛文龙时常率部骚扰后金的腹地。毛文龙就像一根钉子一样牢牢地牵制住后金的尾巴,使其不能远距离、长时间在外作战。努尔哈赤在外作战时就曾多次因为毛文龙在背后偷袭而被迫提前回师。后金一直希望根除毛文龙,但由于毛文龙驻扎在岛上,而后金没有水军,无法登岛作战。所以后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毛文龙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

但毛文龙也有贪功、冒饷、不肯受节制、难以调遣等问题,袁崇焕因此而祭出尚方宝剑,杀掉了毛文龙,帮后金拔掉了这根钉子。没有了东江的牵制,后金终于可以进行远距离长期作战了。就在毛文龙被杀的七天后,皇太极即宣布“整装西征”,从而演绎了上文提到的长途奔袭,直抵京城。皇太极在北京城外烧杀抢掠,给周边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场北京保卫战中,袁崇焕的战略思想也很有问题。皇太极在北京近郊一带到处抢掠,而袁崇焕只是跟着他走,既不全力进攻,也不部署防守。因为根据袁崇焕在宁远的作战经验,将敌军引至城下,诱其攻坚,待其受挫后全力进攻,就可全胜。袁崇焕确实在北京城下击退了皇太极,然而,这里并不是宁远,而是北京,皇上就坐在京城里,看着袁崇焕不战不守地和皇太极兜圈子,皇上会怎么想呢?更不幸的是,袁崇焕刚到北京,皇太极的军队就到了,袁崇焕实在太像带路的了。因此,京城里几乎所有的人,上到朝廷官员,下到平民百姓,全都认定袁崇焕有问题,这也成为他最终被杀的最直接原因。

此外,袁崇焕的品性也有很大问题。在镇守边关时不讲原则,任意妄为,私心很重,听话的就提拔,不听话的要么被整要么被杀,毛文龙就是不听话而被杀的。靠这样一个人拯救危在旦夕的大明王朝,简直是痴人说梦。

立场决定评价 论军事才能和战斗力,袁崇焕并不比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这些明末的著名将领强;论品格和远见,袁崇焕远在这些人之下。然而,相对于其他将领的默默无闻,历史却将袁崇焕奉为民族英雄,我们也一直认为袁崇焕可以在明末风雨飘摇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呢?因为有人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而这些人这样告诉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这样认为。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之死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9月22日),一个犯人在刑场上遭受磔刑(凌迟)。京城的百姓对于这个囚犯似乎是深恶痛绝,他们从刽子手手中买下犯人的肉,就着烈酒生吃,直至&

袁崇焕为什么在清朝平反?哪个皇帝洗白他最强?

  袁崇焕是明末抗金名将,率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重创后金。袁崇焕在当时明朝可以说是顶梁柱般的人物,但是其人物结局却并不好。  后金努尔哈赤之死,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在攻打明朝之时,被袁崇焕

历史人物 袁崇焕简介,袁崇焕简介

  宁锦之战  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今属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的作战。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升任辽东巡

历史人物 袁崇焕简介,袁崇焕简介

  宁锦之战  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今属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的作战。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升任辽东巡

己巳之变是皇帝不信任明末重臣袁崇焕吗?

努尔哈赤在1616年的时候自立为可汗,三年之后开始向明朝发动进攻,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1629年清朝军队兵临北京城下,这场战争被称为己巳之变,那么己巳之变背景是什么呢?这场己巳之变的主战双方分别是以皇太极为主的...

己巳之变是皇帝不信任明末重臣袁崇焕吗?

努尔哈赤在1616年的时候自立为可汗,三年之后开始向明朝发动进攻,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1629年清朝军队兵临北京城下,这场战争被称为己巳之变,那么己巳之变背景是什么呢?这场己巳之变的主战双方分别是以皇太极为主的...

宁远大捷袁崇焕以少胜多经典之战

【宁远大捷】袁崇焕以少胜多经典之战  宁远大捷,明朝军队与后金军队数次交战以来首次取得的胜利,之前两军对战,明朝军队均处于下风。宁远大捷发生在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明军在主战场——宁远城取得部分

历史军事 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焕威名

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火炮在战争中将会扮演主要角色,它和以往的冷兵器战斗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而此战不仅鼓舞了明朝军

揭秘明朝第一将军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死有余辜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

揭秘明朝第一将军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死有余辜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