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厚朴大黄汤方

Posted 《医宗金鉴》

篇首语: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宗金鉴》 厚朴大黄汤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宗金鉴》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心下有痰饮,胸□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详出其证,以明其治也。心下有痰饮,谓痰饮之水流在膈间,故胸□支满;支满则阻碍阳气,不得上通于头目,故目眩也。主以苓桂术甘汤者,利水而通阳气也。
【集注】
李□曰:胸□支满,痰饮停滞于中也;目眩,阻遏阳气不上升也。茯苓淡渗以利水饮,桂枝宣导以行阳气,白术去湿健脾,甘草和中益气,同为补土制水之剂。

相关参考

《医宗金鉴》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附子(炮)三枚细辛二两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注】病腹满,里证也

《医宗金鉴》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医宗金鉴》 半夏厚朴汤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按】甘草小麦大枣汤,方义未详,必是□错。【注

《医宗金鉴》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筋桂枝一两栝蒌实(捣)一枚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医宗金鉴》 栀子生姜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注】论中下后满而不烦者有二:一热气入胃之实满,以承气汤下之;一寒气上逆之虚满,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

《医宗金鉴》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芒硝三合瓜子半升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集解】李□曰:大黄、芒硝泄热,桃仁行瘀,丹皮逐血痹,去血分中伏火,瓜子主溃脓

《医宗金鉴》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集解】魏荔彤曰:酒黄疸,心中懊□或热甚而痛,栀子大黄汤主之,盖为实热之邪立法也。酒家积郁成热,非此不除也。□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

《医宗金鉴》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黄蘖硝石各四两栀子十五枚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集注】李□曰:腹满小便不利而赤,里病也。自汗出,表和也。里病者,湿热内甚,用栀子清上焦湿热,大黄泻中焦湿热,黄蘖

《医宗金鉴》 大黄甘遂汤方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注】详见『伤寒论·

《医宗金鉴》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筋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芍药三两枳实(炙)四枚大黄二两生姜(切)五两大枣(擘)十二枚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按】许叔微曰:大柴胡汤一方无大黄,一方有大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