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与实用价值(上)

Posted 价值

篇首语:不要以为你的努力徒劳无功,权当做磨练你的意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与实用价值(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与实用价值(上)

伤寒论》在我国中医药学术史上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中医经典著作。它继《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著作之后,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揭示出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伤寒论》是中医学的主体内容,一直指导著中医学的各个学科,是中医界深入学习,执著探索与潜心研究的主题。纵观中医学的发展,《伤寒论》是其中最丰富的内容之一,亦是中医领域里研究最活跃的学科。历经1800多年的实践研究,《伤寒论》得到不断的充实与发展,突出了《伤寒论》的重大成就与实用价值,更彰显出《伤寒论》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研究《伤寒论》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医学术水平。因此,研究《伤寒论》,弘扬仲景学说,是当前首要课题,任重道远。《伤寒论》学术体系的理论核心内容分为三大主干线,一为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二为理法方药运用规律;三为开奠临床医学基础。
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1、承传前人医学成就
张仲景系统总结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发展了《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经典中医理论,并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完成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经典医籍《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对中医药学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创立辨证理论体系
《伤寒论》创立了独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外感热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分析归纳,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为外感热病的论治建立辨证规律和纲领。《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同时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营卫气血及三焦辨证等多种不同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3、确立「辨证论治」法则
《伤寒论》这部中医经典巨著,构成了仲景学说的主体,仲景将《内经》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学术理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根据六淫、内伤等三因为病的病理变化,判明病位所在、病性所属、病势进退、正邪盛衰、预后吉凶等,提出科学实用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措施,确立辨证论治的原则,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独有的学术特色和优势,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前贤赞曰「辨证论治是伟大的发明」,这正是张仲景对中医学的一大贡献。
理法方药运用规律
1、确立理法方药基础理论与运用规律
《伤寒论》以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著称,而「辨证论治」必在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掌握理法方药运用规律。论其辨证,是以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营卫气血、真假证候、主证兼证,从而判明脏腑经络病变所在及其相互转化,这充分体现了辨证的对立统一法则与整体观、恒动观的特长。论其施治,必在辨证前提下,因证立法,因法定方,因方选药,严守法度,选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治则与治法,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确立了科学实用的论治措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树立了理法方药一贯性的学术体系,为后世学习与临床掌握辨证论治理论与理、法、方、药运用规律树立了圭臬。
2、承创研制效验名方
《伤寒论》创载了诸多经典方剂。《伤寒论》之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应用得当,疗效甚佳,故称为「经方」。经方概括为三大特长。
经方为母,化裁多端:经方为「医方之祖」,后世医家赞《伤寒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誉仲景为「医圣」。如晋代医家皇甫谧称仲景之论「用之多验」,唐代孙思邈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说明仲景医术的高明及其效验,引起历代世医的高度重视和珍爱。如清代陈修园曰:「经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可见经方的效力之大,影响之深,受益之广。总结了前人经验,发挥特长,有所创见,是后世「医方之源」,更是后世「医方之母」。突显经方承前启后之圣功,更加丰富了方剂学内容,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故宋之大医成无己称赞经方「最为医方之祖」。
 经方之长,效价佳良:经方的效价可概括为:「普、简、廉、效」,正是张仲景组方用药的四大特点,即采用经济实惠、效果佳优的常用药品,以精简的药味,科学的方法,组成方剂,用于治疗外感病与杂病。仲景之方,精明简练,学之有规,用之有矩,融会贯通,则收桴鼓之效。仅就现代经方用于治疗与研究来看,其研究领域之宽,应用范围之广,适应病证之多,治疗效果之佳,均有长足的发展。经方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疑难杂病,经久不衰,效价优良。
首立合方,创新法则:张仲景首创「合方」之用,记载于《伤寒论》第23、25、27条原文。「合方」之词,始见于林亿等校注《伤寒论》的按语中。从此「合方」法则便应用于临床,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仲景合方论治堪称创举,是其组方原则的一大特色,蕴含着极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3、研发药物多种剂型
仲景对药物的应用,采取依病证所需,注重炮制并选择相应的剂型,以取得最佳疗效。如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含咽剂、煎膏剂、醋剂、洗剂、浴剂、熏洗剂、外用散剂、肛门栓剂、灌肠剂等。上述仲景用药剂型的丰富经验,经实验证明,皆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为医药界所采纳,并取得优良效果,为药物制剂学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中医古籍中的核心价值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

医学百科 中医科学中的数学理论

探索世界的核心最重要的是数学理论。要研究中医,就必须解释好中医,传统医学(中医)与现代医学(西医)的根本区别:两者在思维观与方法论上的根本不同,中医主要采用整体、生态、非线性思维观,西医是系统、分解、

医学百科 人迎气口脉诊的实用价值

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脉诊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的动脉及

医学百科 四诊合参之望诊闻诊

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成为实用的知识和

医学百科 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上)

  自《伤寒论》问世以后,即备受医界的重视,因其具有高度临床实用价值,被后世医界尊为经典,尊张仲景为医圣。近两千年以来,历代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多达800多种,现存的也有600多种,可谓壮观。但是人们

医学百科 体现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内容涉及临床各学科。仲景在杂病的治疗中灵活运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之法,为后世医家治疗疾病

医学百科 古典中医学的价值所在

典中医学对于人类保健、防病治病的价值究竟何在?一个是经验,一个是方法。基于现代科学对生物分子网络信息特征的研究成果和中医认知疾病的经验与方法,可以形成一种新的中医理论架构,在此基础上整合两种医学已有的

医学百科 整合伤寒温病 规范辨证理论(上)

长期以来,中医界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规范辨证理论体系。然而,由于六经理论,卫气营血、三焦理论的存在,外感病学一分为二的现状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所以统一、规范辨证理论,也就变得很困难。因此,结束寒温分离

医学百科 方证相对是中医学的倒退

?「方证相对」学说是在彻底否定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20世纪初,当时中医学界绝大部分学者都明白:「方证相对」其实就是「废医存药」的代名词,所以几乎

医学百科 中医药科普应多媒体展开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其既是构成中医药学的母体,又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的目的就是让广大群众感受、认知、应用并受益中医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