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全面分析辨证式范文 信他,抑或自己

Posted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为你选取作文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全面分析辨证式范文 信他,抑或自己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全面分析辨证式范文 信他,抑或自己(1)

2、武汉教科院专家分析2009高考命题及备考建议(2)

3、数学小论文(3)

4、扮靓中考作文第四招——清晰的结构(4)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全面分析辨证式范文 信他,抑或自己

本 文 关 键 字 :

全 面 分 析 辨 证 式 模式要点:想要写好议论文,想要使说理科学,有说服力,就必须学会用辨证法来分析问题,论述问题。事物常常有两面性,问题常常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说理议论时,如果只说了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说理议论最忌这一点。要防止这个毛病,就必须掌握辨证方法。用辨证的方法说理,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一分为二”,让作文闪烁思辨之光,就是我们所说的“全面的分析辨证式” 运用是,既旗帜鲜明又把握分寸,既看到对立又看到统一,说话要留有余地,防止武断和偏激,防止片面性。全面不等于平分秋色,应侧重一面,另 外 得 方 面 只 是 梢 做 补 充 。 例文: 信他,抑或自己 裹身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穿栖在信息交织如网的时代,面对每天如潮涌的语言,我们该相信谁呢?信他,抑或自己? 有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有人说,应当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还有人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俯首是春,仰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行走在岁月的流年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同时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相信自己,我们可以立一方碑基,在人生的行程中。相信自己,即使在风浪翻滚的怒涛中,我们仍然能把握自己生命的航船,准确驶向远方的港湾;相信自己,即使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我们仍旧可以开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这句话不正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人生风雨兼程,成功和失败同在,积极[文章来源于]与消极共处。无论悲喜伤痛,都要坚守自己,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方能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准确地点击自己辉煌灿烂的明天之网页。 相信自己,并不意味着排斥别人;相反,相信自己,而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波兰不是有句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漆黑的海上,海轮不仅要遵循罗盘的指向,它还需要海上灯塔的导航。人生亦如此,没有谁可以一意孤行地走向成功的巅峰,他人的意见有时如登山的拐杖,支撑着你前进的脚步。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才有“诸侯皆朝于齐”的国势;孙中山提出建设三峡的设想,岂不是因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结果? 听取别人的意见,方能集思广益,兼收并蓄,最后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宏伟事业。 当然,听取别人的意见,绝非相信一切人。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应当耐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人生如秋风吹皱悠悠岁月,飘落几多惆怅,几多感叹。行走在星转斗移的人生之旅,切勿一意孤行,也无相信一切人。相信自己,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才是风雨人生路,逍遥任我行的法宝。 相信自己,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 听取别人意见,坎坷人生道,多一份坦荡情怀。 相信自己,听取别人意见,方能在荣荣枯枯的岁月栈道上,一路奔放,一马平川。

武汉教科院专家分析2009高考命题及备考建议

武汉市教科院公布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该市语、数、外等9科教研员及部分高中骨干教师,评析了今年高考试题,展望了2009年我省高考命题趋势,并提出高考备考建议。

2009年,我省高考模式保持稳定,继续实行3+X,即语数外+文/理综合。其中,语数外三科由我省自主命题,文/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命制的全国卷。

专家预测,2009年高考,各科试卷难度总体不会有太大变化,局部学科略有调整。其中,数学卷将调控文科难度,英语卷阅读速度可能会有所提高。命题依旧体现“重基础、考能力”的命题思想,坚持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推荐:湖北省2009年高职统考只分三个科类

展望命题趋势纵谈备考策略

编者按:昨日,武汉市教科院公布2008年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该市语、数、外等9科教研员及部分高中骨干教师,评析了今年高考试题,展望了2009年我省高考命题趋势,并提出高考备考建议。

语文:试卷趋于成熟着重考察能力

试卷回顾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进一步彰显了高考语文湖北卷“重视基础,突出能力,注重人文性与审美性相融合”的命题风格,试卷趋于成熟。

第一大题语言知识和运用部分,选材限于常用的范围,较好地引导教学注重基础,题目难度不大,导向性好;第二大题紧扣时代关注环保,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时代与社会;第五大题阅读主观题的设置,表述到位,限制性好,极大地提高了命题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答题和教师阅卷。第六大题在原有题目特点上适度创新,拓展了应用题的形式和范围,使试卷呈现出不少新意,而该题也是将来高考最容易出新之处。

今年高考语文的理科平均分为98.84分(满分为150分),难度系数为0.66;文科平均分为94.26分,难度系数为0.63。作文的平均分为43.01分。

备考建议

搞好语文高考备考,首先要明确几个观点。

1.搞好语文基础备考

语文备考任务只分布在几个板块上:对常用字的音与形的精确识记,对常用词、成语、熟语的准确辨析,对常规标点符号和病句类型的准确辨析,读懂浅易文言文并完成相应的题型要求,读懂常规的科学文并完成相应的题型要求,读懂古典诗歌并完成相应的题型要求,读懂文学作品并完成相应的题型要求,读懂题目的要求并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这些构成了高考语文的主体内容。没有庞杂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复杂的变化形式。只有几个核心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这些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又依赖教学和备考的几个关键环节。

2.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

经过多年的改革,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完全而彻底地转移到对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上。

高考语文体系中也有知识和方法,但这些知识和方法对提高备考效率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有些甚至还起副作用。单纯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语用知识)、修辞知识、阅读鉴赏知识、写作知识都不可能成为高考语文的直接考查对象,同时,孤立地学习这些知识是无法形成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

在高三语文极为有限的备考时间里,大量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的讲解充斥课堂,挤占了宝贵的备考时间,而真正需要时间形成的能力与素养无法落实。高考语文考查的直接目标是能力和素养,非知识、方法。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必须有大量的时间和活动是直接针对能力的训练,这如同体育项目,长期的训练是第一位的,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讲解要以训练为前提。

数学:关注新增内容训练规范答题

2008年高考数学理科卷难度与2006年、2007年相当,重考查“数学推理”和“理性思维”;文科卷难度有所下降,减轻了文科生的心理负荷。

专家预测,明年高考,除全面、综合测试基础知识外,将重点考查新增内容。其中,重点考查主干内容,如函数、不等式、数列、直线与平面、圆锥、曲线。考查新增的内容:平面向量、概率与统计、极限与导数。此外,命题将调控文科难度,平衡文、理科试卷的难度差异。

失分分析

阅卷中发现,考生常见失分点即“拉分点”,恰恰是由于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运用不当造成的,也有考生的心理控制能力与答题习惯等原因。主要有:

1.“三基”掌握不到位。常用公式记得不准确;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熟练。

2.运算能力低,缺少必要过程。

3.综合能力不强,运用能力较差。

4.时间分配不科学,前松后紧。

5.答题不规范,答题位置出错。

6.应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不强。

备考建议

1.抓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网络化和横向联系。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技能。

2.平时多思考。

善于纵向探究思考,如知识点的延伸,题目结论的扩充等;逆向思考,如一题多变;多维思考,如一题多解等。在思考问题时,可以问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3.注重答题规范与细节。

①数学符号及语言表示、计算过程、逻辑推理要严谨,防止结果不化简,语言表达不规范等现象;②数学推理及计算过程要完整,应用题建模与还原过程要清晰,概率题要有公式及必要文字叙述等;③减少不必要的笔误,合理安排卷面结构。要记住:好的习惯有利于高考取得好成绩。

4.备典型例题和错题本。

5.重视非智力因素。

要注重意志品质、心理承受力的培养。注意答题策略:a.“六先六后”: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先小后大、先点后面、先高后低。b.审题要慢,解答要快。c.难题可缺步解答,也可以跳步解答。(武汉市教科院孔峰洪山高中张爱军)

英语:熟悉各种语境提高阅读速度

命题趋势

2008年高考英语试卷,武汉市理科生人均分为88.38分,比2007年上升6.98分,高于全省人均分2.80分;文科生人均分为77.13分,比2007年上升3.33分,高于全省人均分0.28分。武汉市文理科均分都有较大提高。全市最高得分文理科均为145分。分别出自武昌区和青山区。

2009年湖北省高考英语命题仍会遵循“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命题原则、题型结构不变,总体难度基本保持一致。其定性仍为“语言交际能力测试”,并将继续加大对此能力的考查力度。何谓“交际”?Communication(交际):Knowledge(知识)+Situation(情景),也就是说要在特定语境中考查语言运用能力,整套英语试卷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大小语境,此中考查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备考建议

1.练听力要会选择录音材料

要提高英语听力,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选择录音材料。既要听一些与考试要求接近的录音材料,注意语速不宜太慢。同时注意扩大范围,更好地利用资源,例如合适的英文歌曲乃至原版动画片或其他电影光碟等,都可以作为听力训练的材料。

2.平时阅读要注意速度

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坚持阅读速度要求。一般应保持在60wpm(每分钟词数)左右,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毕业时甚至应该达到70-80wpm(以参考给时35分钟计,2009年“阅读理解”大题的读速要求达到69.3wpm)。

高考试卷的阅读材料中,出现生词完全正常,平时培养处理词汇的能力,考试中才能应对所出现的各种情况,也正是真实语言运用中所需要的一种能力。

3.多听多读提高写作能力“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从不同层面涉及写作水平的考查。学习中应该注意:语言的输入决定语言输出,想要写出更为地道的英文,必须通过听读这类接受性的(receptive)语言活动来提高自己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即语言意识。只有通过与真实语言的充分接触,才能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鉴赏眼力,对于英语语篇材料中的篇章结构以及词汇语句表达中的多样性、连贯性、准确性和得体性,学会观察品味而后模仿,进而获得运用英语自如进行表达的能力。(武汉市教科院沈启智肖启)

物理:考纲不会大变培养多种能力

试卷回顾

2008年理综物理试卷难度系数为0.437,难度略大,湖北省考生人均分为52.49分,武汉市人均分为53.29分。考生对很多试题感觉似曾相识,但是命题者对每道试题的编制都深思熟虑,以能力立意,推陈出新,在考生原来比较熟悉的模型中,进行知识点的的重组和变形,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学生。一些学得比较死的学生,就很容易失分。

备考建议

1.研习考试大纲,把握备考方向。

与2007年的考试大纲相比,物理学科2008年高考大纲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修订,预计2009年考试大纲物理部分不会有大的变化,目前可以根据2008年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2.全面夯实基础,突出主干内容。

在物理复习中,夯实基础至关重要。考试大纲规定了物理试卷中易、中、难试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3:5:2左右,一般年份高考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试题占到80%,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立足本学科,全面复习,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对“双基”的理解与灵活应用,不要一味地去解难题、偏题、怪题。

3.知识方法并重,逐步提升能力。

中学物理的知识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研究方法、物理模型、规律的表达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对比分析,区别不同点,掌握共同点,以期提高学生能力。

中学物理思维方法有隔离法与整体法、联想与类比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图像法、合成与分解法、逆向思维法、假设法、微元法、极限法、对称法、外推法、数学(函数、几何、归纳、数列、极值)方法等。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能力和素质,除了考查五种学科能力以外,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看图识表能力、建模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在能力提升方面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突出主干知识,寻找提高能力的支撑点;强化思维训练,寻找触类旁通的链接点;精选能力型试题,寻找提高能力的切入点。

重视实验复习,寻找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和科技,寻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着眼点。(武汉市教科院陈继明市49中陈锋)

生物:卷面书写减少联系社会热点

试卷回顾

今年全国理综卷Ⅰ生物部分和2007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而卷Ⅱ生物部分和2007年全国卷相比,难度有所上升。

与去年相比,填空式问题增多。如全国卷I2007年有20个空,今年增加到25个空;今年全国卷Ⅱ也设计了16空。这减少了答案字数,又增加了考生思考的时间,同时,也并未降低对学科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查。

此外,卷I、卷Ⅱ均设置了一些陈述理由或原因的简答题,对逻辑推理、语言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摒弃以往答案冗长,考生难以把握的论述题模式。而将非选择题的很多设问改为考生熟悉的填空题模式,采分点增多,每空的分值变小,降低考生错答的风险,考生文字书写量大大减少。

失分分析

1.教材外知识储备不足

如高考卷30题第Ⅱ问,难度适中,是关于生态的热点问题,与十七大精神以及绿色奥运理念相吻合。本题关于食物链的考查,对考生应该有一定的难度。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此外,本题还要求考生具备“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富集作用”等这些教材之外的知识储备。

2.审题产生歧义

如高考第31题考查生物育种,这一内容历来是生物高考的重头戏,多次出现在高考试卷中。部分考生对题目的要求产生歧义,从而出现错误的回答,这是本题对考生来讲较难的原因。(华师一附中魏威黎昌林武汉市教科院付燕)

地理:关注区域地理强化活学活用

今年高考,地理单科全省最高分为92分,武汉为90分;全省均分为39.14分,武汉均分为37.57分。试题整体难度明显高于去年。

与去年相比,试卷的题型、分值不变,但题量减少,地理学科内综合题由2题减少到1题,综合题“踩”分点分值变大,选择题部分“串题”突出。单题分值提高,对区域知识、自然地理规律、自然地理原理的运用考查有所上升。

失分分析

从阅卷情况来看,主要失分原因是答题中非智力因素影响过大,导致考试丢掉了很多不应该丢的分。

1.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

2.迁移能力差,逆向思维能力不足。

如第36题(3),若考三角洲形成的条件,考生能熟练地回答。但考没有形成的原因,许多考生就不知从何说起,得分不高。

3.空间定位能力差。

4.答案要点残缺。

备考建议

1.注重基础整合主干知识

高考不回避已考知识,某些考点的重复率极高,如时间的计算、气候类型判断一直都在考。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命题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没有变,不回避已考过的内容。

2.重区域地理强化读图能力

近年来,区域地理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复习呢?专家建议:首先,进行区域定位训练。其次,进行区域地图的训练。第三,进行区域对比训练。

3.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由于高考命题已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因此,复习内容也应以能力立意,学好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关注地理热点活用基础知识

热点问题发生地的相关地理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问题等。但对地理热点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角点都在课本。

在跨学科综合上,高三复习不必做过多文章,而应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因为文综试题仍以“拼盘”为主,力戒过多、过早地灌输所谓的综合知识。

(武汉市教科院余克四)

历史:关注社会热点提高综合能力

今年高考,文综历史全省最高分为77分,平均分为41.82分。选择题12道共48分,学科内综合题一道32分,学科间综合题一道20分。

试题坚持学科内综合为主,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学科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今年,历史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地图、图片等形式。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不依据教科书的重点,采取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脱离教材考”是在向新课程过渡期间,高考的一个重要策略。以材料呈现、创新考试情景、注重能力考查、重视考试本身的思想教育作用,是近年高考题的共同特点,这种命题形式日趋成熟,将会在未来的高考中反复出现。

失分分析

依考生的阅卷得分情况,反映备考中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学科基本能力培养有欠缺。一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差,找不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二是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高考试题设问的角度,大多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但解答问题,依托的知识却是教材中的。三是概括归纳、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差。四是审题不能有效地抓住问题中的关键内容词、条件限制词。

备考建议

1.近年来,“脱离教材考”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考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好像读了教科书、背了教科书对提高成绩没有多大帮助。这是片面的看法和想法。须知能力脱离知识是不存在的。只有准确记忆了重大史实、重要制度、历史阶段特征,才能正确回答这种倾向下的历史试题。

2.重视阅读提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训练,切忌漫无目的地搜寻材料进行所谓“适应性”训练。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指望“碰彩性”抓到与高考一样的材料和命题立意是不可能的,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3.规范答题。平时练习时,要严格按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形式上要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

(新洲区教研室刘汝明武汉市教科院曹松林)

化学:培养发散思维减少无谓失分

稳定是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特点。包括试题难度、内容要求、试题结构等估计都会保持相对稳定,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化。尤其在今年理综化学难度稍大的情况下,估计2009年的化学试题难度不大可能超过2008年。

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要注意研究在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方向和模式。开放性试题是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反响很好,虽然今年体现不充分,但估计会继承和发扬。

学科内综合是近几年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根据目前形势估计会继承和发扬。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化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方面的教学力度。

化学计算是化学命题的组成部分,但新课程中要求有所降低,因此高考主要以基本计算为主,要重视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不能盲目地要求过高。

失分分析

全卷均分为59.4分。难度系数约为0.55,比去年稍难。考生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和典型错误主要有:(1)基础知识有缺陷。如选择题失分较高,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仍较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不透彻等等。(2)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不少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综合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能力)较弱,思维的严密性、完整性有欠缺,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经常出现。(3)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较严重。(4)在规范答题方面失分较多。(5)不重视教材。

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抓主干,注重基础性。

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对考纲规定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

2.剖析真题找规律,注重规律性。

高考年年考,试题年年新,但在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宗旨是相同的。注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新课程理综试题化学部分的命题趋势,尤其是要研究2004—2008年高考非课改理综十套试题中的化学试题,归纳和总结其中的规律,对于把握命题规律是很有意义的。

3.精选考题强化练,注重代表性。

适当进行专项训练和配套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科能力。训练中应注意二点:一是精心选题,高度重视高考题的研究。二是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分析过程,归纳方法,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力求举一反三和举三归一,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武汉市教科院蔡玺祥省实验中学韩高义武汉六中刘炜)

政治:整合基础知识锻炼审题解题

今年高考,全省政治最高分为84分,武汉最高分为82分。全省均分为52.26分,武汉为51.12分。试题关注社会,注重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知识的整合、拓展与应用。非选择题首次出现“举例说明”类的开放性设问,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审题能力。

失分分析

从阅卷情况来看,主要失分点有:

1.基础知识欠缺。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在大多数试题中都有体现。

2.审题能力欠缺。如第26题。

3.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差。如第25、31题。

4.审题意识不强,答题方向错误,知识范围把握不准,堆砌知识点,填充卷面,材料分析不够或不知所云。

5.表述不规范,缺乏条理性、逻辑性,错别字多、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

备考建议

1.第一轮复习时,要以基础理论为主线,整合知识专题。基础主干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及其相互联系。基础主干知识所占比重很小,却构成了学科的骨骼,这部分知识必然成为高考重点。

2.第二轮复习时,以时政热点为主线展开,整合课本知识与时政知识为目标。首先,对时政热点的复习,要突出重点,反对漫天撒网,平均用力。其次,坚持“实际联系理论”,重点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3.提高审题技巧和解题能力。

审题时,首先要略览全题,明确主题,把握命题思想。其次,审读设问,明确范围,把握答题方向。

提高解题能力,即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另外,答题时,要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表述,不可用随意性很强的日常生活用语来代替,要坚决杜绝非术语化现象;其次,要层次清晰,不可想一点写一点;第三,书写要认真,段落要分明。从第一轮复习时,考生就要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武汉市教科院张祖涛黄陂一中江传佳)

数学小论文

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扮靓中考作文第四招——清晰的结构

“文无定法”,在平时的作文学习训练中,同学们尝试过多种文章构思方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小排段式,问答式,联想式,记者采访式,班会辩论式等。仝老师说,临近中考,同学们要做的是梳理平时自己的习作,选出自己最擅长的两三种形式,重点训练,力争事半功倍,更上一层楼。

值得注意的是:考场作文的结构,宜简明不宜繁杂,有曲折不可??隆H绻?羌切鹞幕蛏⑽模?幸惶跬怀龅南咚魇欠浅1匾?摹H纾?赌慊够岣≡曷穑俊罚?∽髡哂昧巳?鲂∨哦危?ldquo;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把“你还会浮躁吗?”作为每段的领起句,主线突出,引领读者步步进入文章的美妙情境中,可谓构思清晰、精巧。再如,2007年山东满分作文《跟美丽捉迷藏》开头写道:“路过青春,步入花季,总是感觉身边暗淡乏味,心绪低落,鲜少因为发现美丽而感动、欣喜。美,是否在与我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正在静静地等待我去把她找寻?”正文使用了小标题式的结构:(一)美,在转身处;(二)美,在凝眸处;(三)美,在你身边。紧扣话题,以“寻觅”为线索,通过摄取生活的几个特定的镜头,用剪贴的形式结构成文,可谓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参考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文学样式日记式范文 足迹

文学样式日记式模式要点:普通的日记,常常将自己一天中的言行、见闻、感想等方面的情况择其要者记录下来。但文艺性日记却有着创新的特质,作者往往有意识地连缀数篇日记,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达到抒情达意的目的。从...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立体阐释论题式范文 宽容是阳光

立体阐释论题式模式要点:依据论点与论题的标准,议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用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论点的议论文,一般称之为证明式议论文;用摆事实讲道理来解说论题的议论文,一般称之为阐释式议论文。写好阐释式议...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生动形象比喻式范文 长剑与短剑

生动形象比喻式模式要点:俗话说:“说不清,打个比。”因为形象的比喻能够激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有时作者论述不清的东西便可以由读者通过想象来加以补充,加以理解,从而清楚起来。生动风趣的比喻能启发读者的想象...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鲜活形象议论式范文 那一缕馨香

鲜活形象议论式模式要点:为了证明观点或阐释论题,在摆在事实讲道理的时候,有意识地借助一些生动的形象的东西,比如描写某个鲜活的事物、介绍某个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引用某些脍炙人口的生动感人的诗词话语或家喻...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形象说理杂文式范文 酒与茶

酒与茶桌上有杯茶,新沏的,随着轻扬的水汽,思绪也荡开去„„或许并非每个人都喜欢那种苦涩的味道,或许不是所有的人都中意那种晶莹去朦胧的色泽,又或许有人因害怕失眠所以对它敬而远之。无论如何,茶,一种植物的...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环环相扣分论式范文 稳中求胜

本文关键字:环环相扣分论式模式要点:写议论文时,不少考生常常采用拟制分论点来支撑中心论点的结构形式。如果能精心设计分论点,做到环环相扣,就是“环环相扣论点式”了。采用分论点环环相扣式这一招,文章会显得...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文学样式日记式范文 阅读屈原

阅读屈原薄暮冥冥,我在昏黄灯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涉江》。心灵的底片上便慢慢地洇染上一层层殷红,渐深的暮色也仿佛笼上了一层悲戚的色泽。那神奇瑰丽的想像连同汨罗江畔那孤独清高的身影,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环环相扣分论式范文 面对诱惑

面对诱惑在这喧嚣的信息时代,能震动人们感官的东西越来越多,能震撼人们心灵的东西越来越少。现代社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生活在这种目迷五色的社会里,你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那就必须战胜诱惑。诱惑,...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说个故事引申式范文 坚定的心,灵空的耳

...讲道理,看上去说的是故事,实质上为的是说理。这也是议论文中常用的写作方式。使用这种说故事、讲道理的方法,关键是故事和道理要紧密结合,一定要把深刻的思想寄寓在故事中。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就是最典型的...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环环相扣分论式范文 宽容自己

宽容自己也许是为人处世之道,也许是人们太多的讲求着奉献,生活中我们问题不时地宽容着别人:当别人踩着自己的脚道歉时,我们说:“没关系”;当别人历尽千辛万苦而最终失败时,我们给他的一句安慰和鼓励„„为了理...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现象入手短评式及范文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文无定法,议论文的写法同样多种多样,不同的话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学习写文章模仿是很必要的,下面的议论文十九种写作模式,可供大家训练时参考借鉴,注意不要生搬硬套,灵活运用,认真研读范文,根据自己...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列举事实证明式及范文 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本文关键字:第二式:列举事实证明式模式要点:写作议论文,除了观点鲜明正确、论证有力外,还必须做到论据充分可靠。而在诸多论据中,事实论据是考生用得最多的,“事实胜于雄辩”。应该注意的是,列举的事实,要科...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题目:一叶飘零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

高中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列举事实证明式及范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

议论文结构的三种模式

议论文结构的三种模式(一)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这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许多名篇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例如《理想的阶梯》《说"勤"》《谈骨气》等等。下面是《说"勤"》的结构提纲:中心论点:"俗话说:'一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