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相关tags:

两弹一星名词解释:“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由此而来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历史人物 两个特征让你记住“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

陈芳允陈芳允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虽然比起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人,他不如他们出名,但同样都是为祖国科研事业奋斗终生,将生命奉献给“两弹一星”之人。人们说,你不认识陈芳允没关系,但他的两个特征

历史人物 杨承宗与两弹一星

杨承宗杨承宗被誉为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曾跟随居里夫人研究放射化学领域,回国后也参与了原子弹研制工作,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他既没评上院士,也得不到两弹一星元勋的嘉奖。就在众人为他鸣不平的时候,他其实已

“两弹一星”是怎么搞出来的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于1955年1月、1956年5月先后作出研制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1958年5月,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从此,研制“两弹

哪位 ”两弹一星”功臣坠机牺牲引周总理痛哭失声

说起中国「”两弹一星”的功臣,我们应该能报出一系列科学家的名字。其中有一个名字,我们可能会有些陌生,但不应该忘记。11968年12月5日,中南海怀仁堂。一位秘书匆匆走了进来,来到正在接待外宾的周恩来身

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data-filtered="filtered"李佩  2017年1月12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佩于在京去世,享年99岁。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她是“两弹一

历史人物 钱骥夫人代领两弹一星奖章 如何评价钱骥

钱骥钱骥是东方红卫星和返回型卫星总体负责人,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于1983年病逝,1999年国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他,由夫人代领,也算是对钱骥科研工作的一种

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纬禄简介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

历史人物 彭桓武两弹一星

彭桓武彭桓武出生吉利长春,毕业于清华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曾经是清华四杰之一。彭桓武主要从事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彭桓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