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拳

相关tags:

义和拳名词解释:

义和团的重要组织来源之一,取“义气和合”之意,故亦称“义合拳”。

早期义和拳系某种或数种拳术流派同民间教门的组织、信仰相结合的神秘性武术结社,其起于何时已难以索考。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左右),始见义和拳活动于山东冠县、直隶大名、元城一带的记载。1769-1770年(乾隆三十四五年),官方档案谓山东恩县人李焠(文档作“翠”或“萃”)“传授白莲教改名义合拳”,招徒传教,诵咒习拳。相传李焠是八卦教中离卦教的第六代门人,尊离卦主郜姓为祖师。

是李焠的义和拳当属于离卦教系统。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山东临清州清水教(八卦教别称)坎门首领王伦举行反清起义,李焠率义和拳投入。王伦的清水教分设文场和武场,文场练气,武场习拳,称义和拳。文场控制武场并以后者掩护自己的组织、信仰和活动,故官方档案称王伦起事“俱由白莲邪教而起,又诡名义合拳”。

习拳者入武场要经过一名教徒介绍,拜师叩头,朝南盟誓,称武弟子或门外弟子。武弟子尊奉八卦教的信仰,烧香供茶,持诵咒语,练习拳棒。其咒谓:“真空家乡,儒门弟子”,“千手挡,万手遮,青龙、白虎来护遮”等,企求诸神助力,“刀枪不入”。待武功化入气功,再入文场,习练教义文理,为文弟子亦称门里弟子。

王伦、李焠等以“学习拳棒入教,也有吃的,也有喝的”号召门徒,遂成师承宗派。拳众一年内定期集会一两次,并向师父进献“香供钱”,以备场中公用。义和拳众在清水教起事时是冲锋陷阵的骨干力量。王伦起事之后,这种教门与拳会相结合的文武场组织,由于适合农民自发反抗运动和乡里自卫活动的需要,而在山东、河南、直隶等省得到了发展。乾隆末叶至嘉庆朝,八卦教中的坎卦、震卦、九宫等教派都有习拳组织。它们所联系的武场有义和拳、红拳会、虎尾鞭等名目。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和1813年(嘉庆十八年),由八卦教系统联系的义和拳等武场,参加了直隶八卦会首领段文经的袭击大名府和天理教在河南、山东、直隶三省举行的反清起事。天理教起事时,义和拳等拳会主要活动在河南的滑县、浚县、直鲁交界的德州、恩县、故城、景州,以及鲁西南的曹县、单县、丰县、金乡、鱼台、城武、定陶、巨野、汶上等州县。在德州为中心的直鲁交界地区,义和拳受天理教武卦主冯克善(离卦教首兼梅花拳第八辈门人)指挥,而由李焠之徒冯彦(德州粮道衙门皂役)所传的宋跃隆等人组成义和拳武场,习练梅花拳、六趟拳、太子拳、阴阳拳等拳术,并尊奉离门信仰。在鲁西南地区,则形成了八卦教系统的震、离、坤、巽、九宫等门派,同义和拳、红拳会、虎尾鞭、顺刀会等武术结社互相渗透交叉的复杂情况。

有些武场组织从乡土社会结构中游离出来,在江南的流民、盐枭中发展势力。天理教起事之后,各民间教门及义和拳等拳会遭到清朝当局的严厉镇压。

从道光朝到近代甲午战争以前的近80年,历史文献中绝少义和拳的名称与活动。但义和拳式的“外武内文”即习练拳棒与吐纳练气互相结合、依次递进的风习,则经由梅花拳、红拳等武术组织与流派而传承下来。

甲午战争之后,山东、直隶、河南、江苏、山西等省的梅花拳会趋于公开化,以“各保身家,守望相助”为号召,定期亮拳,流为民俗。1898年2-3月(光绪二十四年正二月间),威县沙柳寨的梅花拳第十四辈传人赵三多,联合冠县黎园屯习红拳的阎书勤等人,重新恢复了义和拳的名目,并于同年10月25日(九月十一日)擎旗起事,被史学界视为义和团运动勃起的标志。

次年(1899年)春夏之交,活动于鲁西北恩县、茌平一带的神拳首领朱红灯,亦改神拳为义和拳。至此,教门信仰、附体风习、习拳练气之术,在义和拳的组织中混为一体。

1900年春夏,冠、威和恩、平两个地区的义和拳向直隶、京畿一带发展,民间各种自发反侵略的会、社、团、门,包括一部分乡团都打出了义和拳的名称,又与义和团之名相混同。这批组织普遍继承了朱红灯义和拳所形成的一整套神秘主义的活动方式。

义和团运动简介

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后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自发的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自于山东、直隶等地的义和拳等民间的秘密结社。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举义旗,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义和团以“扶清灭洋

历史人物 义和团的精神胜利法 义和团为何不怕死

  义和团是19世纪末年,中国兴起的一场农民运动。普遍认为义和团最开始起源于白莲教,初始口号为“反清复明”。但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重心转移,加之朝廷有心招揽,改为“扶清灭洋”。  义和团最开始叫义和拳

清朝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1900年中国北方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又名义和拳,其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它没有统一的组织,其基本单位是坛、坛场、拳场等,是进行练武的场所。各坛之间并不

中国历史 义和团初胜森罗殿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乾隆以来就是山东、河南、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以“反清复明”相号召,设立神坛拳厂,以传授拳棒,练习武术,也散布揭帖、传单进行宣传。参加义和拳的主要是贫苦农民、手工业者,也

历史人物 义和团著名首领阎书勤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阎书勤别名:大刀阎书勤出生地:邢台市威县梨园屯村出生日期:1860年逝世日期:1900年主要成就:义和团著名首领阎书勤阎书勤义和拳(历史lishixinzhi.com)义和拳(团)运动

义和团的精神胜利法 义和团为何不怕死?

  义和团是19世纪末年,中国兴起的一场农民运动。普遍认为义和团最开始起源于白莲教,初始口号为“反清复明”。但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重心转移,加之朝廷有心招揽,改为“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剿”与“抚”

  义和团运动>>  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义和团的兴起>>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长期流

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义和团运动的经过

义和团运动结果介绍在清朝统治腐朽不堪的时候,西方国家们纷纷想要从地大物博的中国分得利益,于是加紧侵略的步伐,更多的西方传教士进入了中国之中,并且教堂等西方设施也在中国占领了一席之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不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1.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