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关tags:

二万五千里长征名词解释:简称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二万五千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离开根据地进行长征。
除陕北以外其他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进行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长汀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突破了敌四道防线,但损失很大。
后来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改变原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突破乌江,攻占了遵义城。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转战云贵川边界地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5月,中央红军通过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翻越雪山夹金山,6月14日抵达四川懋功,于同年3月与退出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7月上旬,红军翻越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到达毛儿盖地区。8月下旬又通过了荒芜泥泞的草地,到达阿坝和巴西地区。
9月张国焘公然进行分裂活动,擅自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中共中央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斗争,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并攻占了腊子口,随后翻过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合。
红四方面军南下后,屡遭挫折被迫于1936年2月退向西康甘孜地区。1936年7月,由湖南桑植出发进行长征的红军第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并和红军第二十三军组成第二方面军。
在朱德等同志的斗争和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要求下,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同意与红二方面军继续北上。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有关历史红军的长征故事

1.红军长征故事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为什么也可以说 ”长征是六万五千里”

更多内容请见北京日报客户端学习频道:石仲泉:为什么也可以说「”长征是六万五千里”?作者:石仲泉长征已过去几十年了,但长征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仍有一些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为什么说

知识百科 最长的行军

最长的行军世界军事史上最长距离的行军要数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的8万多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路线图解说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路线图解说  红军长征感人故事1:神枪手  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坳的时候,警卫班的战士们麻利地把首长和自己的营房安置停当,留下值勤人员,然后一起走到村边,在一棵枝叶茂

长征的历史价值

1.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

陈云长征路上“失踪”之谜

人们谈到长征,很少提及陈云。长征前夕,陈云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红五军团中央代表。长征开始后,随红五军团踏上了漫漫长征路。长征途中,陈云还先后担任军委纵队政委、渡河(指金沙江)司令部政委等要职。但是在19

历史秘闻 长征的历史价值

1.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