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

相关tags:

马尾名词解释:海港名。
原为闽江下游之别称,本名马江,又名马头江、马渎江。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
山岭迭复,港水甚深,为闽江通海要冲,海防重地。1884年(清光绪十年),法国舰队突然袭击,在此重创福建水师,马尾船厂亦遭严重破坏。史称“马尾海战”,又称“马江海战”。

揭秘马尾绣:一种水族特制的民间工艺

水族马尾绣工艺,主要体现在制作技艺与方法:一是取马尾3-4根作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低音琴弦那样的马尾白色预制绣花线;二是按照传统刺绣纹样或剪纸纹样,将这种马尾白色绣线盘

水族“马尾绣”有着怎样的历史来源

水族马尾绣到底有多长的历史?水书及相关资料都无记载,全靠聪明娴慧的水族妇女世代相传,才保留至今。可能主要是水族有养马赛马的习俗,马尾绣应运而生。其实,这种以丝线裹马尾制作图案的刺绣方法,有两个较为明显

水族“马尾绣”是怎样的一种制品 水族文化

马尾绣的“歹结”背带是水族地区公认的最好背带之一,往往要经过52道工序才能完成,水族人也常常把是否拥有马尾绣背带看作是否体面和富有的标志。马尾绣背带主要包括三部分,上半部为主体图案,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

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致使马尾海战爆发

如今说起马尾海战,很多人会觉得很气愤甚至是可笑至极。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啊,当法舰首先发起进攻时,清军主要将领弃舰而逃,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惶应战,最终惨败。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马尾即马江,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马尾海战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马尾海战中法战争中的一次海战。亦称“马江海战”。1884年7月15日,孤拔以“游历”为名率法国舰队闯入福建马尾军港,与中国军舰停泊一处。清会办海防大臣张佩纶和船政大臣何如璋执行“

有关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的读后感作文(450字)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我们跟随老师来到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在这之前,我对中国的船政可以说是了解的微乎其微,但走进船政博物馆,那种感觉,那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碎片,却把那一幕幕的过去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马尾海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8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俄伊犁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割走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84年,西方殖民大国齐聚德国,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掀起了抢占非洲土地的狂潮。次

历史人物 詹天佑简介,詹天佑简介

  马尾海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在中法战争中,法国远东舰队在福建马尾全歼中国福建水师的作战。  位于福州东南的马尾(亦称马江),是闽江下游的天然良港,福建海军和船厂均在港内。从1884年

知名人物 丘仲明

丘仲明字道抒,四川资中人。1916年生。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第六期航海科,后去德国海军军官学校军官班深造。曾任马尾海校学生队队长、水兵训练营营长、大队长、舰长等职。去台湾后曾在“海军总司令部”任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