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的读后感作文(450字)
Posted 马尾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关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的读后感作文(450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关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的读后感作文(450字)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我们跟随老师来到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
在这之前,我对中国的船政可以说是了解的微乎其微,但走进船政博物馆,那种感觉,那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碎片,却把那一幕幕的过去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风云巨变的十九世纪,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未遇之强敌,中华民族从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轰响中警醒。
船政的诞生,寄托着民族复兴的希冀,带来了蓝色的梦想与祈望。
然而,清廷的腐败和历史的局限,船政虽经一番艰苦创业,最终还是从辉煌走向衰落。
孕育中的海军梦、强国梦,伴随着那块沉重的黄龙旗的坠落而破灭。
巍巍罗星塔,滔滔马江水,见证着一个复国强兵梦的悲壮演绎,一段血与火铸就的荣辱历程…… 古老的昨天艰难离去,船政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天,船政文化已成为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它激励人们重振雄风,与时俱进,共同致力于中华的崛起。
在参观完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后,我才知道造船仅仅是船政的一小部分,切身感受了船政文化的博大精深。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的五层楼博物馆,为我们展示了船政的简介,船政概要、发展,船政科教发展历程,船政的产业发展以及海军基地。
走进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各大战争中出现的巡舰的模型把仿佛我们带回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当中,震撼之余,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和平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船政学堂的课程表、学生的笔记本以及各种船政科技令我看到了前人的决心和努力。
环顾自己四周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不禁感慨:先辈们在过去简陋的设施环境中尚且能够奋发图强,我们难道不应当向那些伟人看齐,奋发向上,充实自我,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报那些先去的烈士们?
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来,荣辱交加。
为中国船政有那样的先辈们、有那样的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那无辜的牺牲而感到惋惜与心痛。
此次参观马尾船政文化,让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历史和科技的发展,从中体会了很多、学习了很多。
我想我们只有励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成就最出色的自我,才能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发奋学习、努力奋斗、薪火相传,不让先人们白白牺牲是我们的任务!
相关参考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我最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
历史故事读后感500字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
1.名人的早年生活250字作文一、归类列举题1.列举我国远古人类或远古人类遗址的主要代表三例,并说出其各自的生存年代和遗址地点。元谋人(遗址):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北京人(遗址):距今约7
雷锋的故事300字以下作文雷锋的故事读后感300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持着你的岗位?……雷锋叔叔的这句话
一阵风,吹醒了我沉浸多时的梦。风吹过,只余残留的伤感与失落。早上的天已然不是那么亮了,虽说还足以照出大地的轮廓,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天是灰蒙蒙的,惨淡的白,不似以往有橘黄色的阳光照耀。这黄色的,给
《山海经》约成书于4000年前,作者原为夏禹、伯益。全书分为《山经》、《海经》两大类,共18卷,3.1万字。书中写了各种奇形怪状、拥有超人神通的奇灵异兽450多个,内容有地理、历史、植物、动物、矿物、
我的同桌作文600字我的同桌她,一张白净的苹果脸,眉毛弯得像月亮,眼睛又亮又黑,像发亮的黑珍珠,长的比较高,嘴巴不大不小,黑里带黄的头发上扎着一条粗粗的马尾辫。她,一位活泼、天真、可爱,整天笑嘻嘻的小
1.一带一路历史小论文200字我的好朋友张娟长着一张瓜子脸,白白的皮肤,两颗葡萄似的大眼睛,眨巴眨巴。黑黝黝的长头发,总是梳一个马尾辫,显得十分精神。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坐201路公交车去购物公园。20
读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有感450事儿》,虽说这不是某些作者的意愿。正如“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一般,我认为不会再有超过《明朝那些事儿》的那些事儿了。在看书的时候,我经常在想,假如我在那种时代,那种遭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