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

相关tags:

淝水之战名词解释: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大举入侵的着名战役。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八月,前秦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充军,组成戎卒60余万、骑兵27万的大军,发起中国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南伐战争。苻融率兵30万先至颖口(颖河入淮处);九月,苻坚进至项城(今河南沈丘);另有凉州之兵进至咸阳(今属陕西),幽、冀之兵进抵彭城(今江苏徐州),而蜀、汉之兵则顺长江、汉江东下。
东西数千里,旗鼓相望,水陆并进,声势浩大。东晋派司马谢安统帅谢石、谢玄等率兵8万迎战,以胡彬率水军5000援救寿阳(今安徽寿县)。十月,慕容垂攻克郧城(今湖北安陆),苻融攻下寿阳,进逼硖石(今安徽凤台南),以梁成部5万人屯洛涧(即洛河),立栅于淮水中,以阻晋军援硖石。谢玄、谢石在离洛涧25里处设营,不敢前进。
退守硖西的晋将胡彬部粮食用尽,向谢石告急,信使被苻融俘获,融即驰骑报坚。坚留大军于顺城,亲率轻骑8000驰赴寿阳。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率所部北府兵5000攻洛涧,前秦梁成阻涧为阵以待,牢之径直渡水冲其阵,歼秦军1.5万人,缴获其器械军资甚众。谢石等水陆继进,进抵淝水(源合肥西北,流入巢湖)。
苻坚望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今安徽寿县北)之草木,以为皆为晋军,面有惧色。秦军紧逼淝水设阵,谢玄要求秦军稍许退后,让晋军过河以决胜负。
坚、融认为可在晋军半渡时以铁骑击之,便下令稍退,朱序乘机于阵后大呼:“秦军败矣”,遂一退不可止,苻融马倒被杀,晋军乘胜追击。秦军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军至,昼夜奔逃,互相践踏,死伤逃散者十有七八。晋军收复寿阳。战后,前秦政权迅速崩溃,北方又陷于战乱之中。
淝水之战示意图

淝水之战知名度低于赤壁之战的真正原因 淝水之战简介

  魏晋时期,有四场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和淝水之战。这四场著名战役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官渡之战后,曹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后,南北对峙;夷陵之战后,三分天下局面而成;淝水之战后,苻坚

晋朝历史 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那么,淝水之战为何会发生?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淝水之战

晋朝历史 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简介: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那么,淝水之战为何会发生?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淝水之战

揭晓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历史真相 淝水之战始末

淝水之战始末:淝水之战,是中国北方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据史料记载,这次战役最后以8万晋军大胜80多万前秦军而告终。但有人对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提出了质疑:淝水之战真是以少胜多吗?

淝水之战爆发的原因 淝水之战后的中国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前秦战败后苻坚被杀,北方重新分裂。东晋则趁此北伐,保住东晋数十年的安定。  淝水之战爆发的原因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

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个地方 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前秦的皇帝苻坚为了统一全国想南方的统治者东晋发起的一次作战,可惜,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据记载,前秦的皇帝苻坚摔了八十多万大军南下,结果却败给了东晋的八万大军

淝水之战历史影响

1.淝水之战结果如何最后是东晋胜利,前秦失败!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淝水之战确定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淝水之战直接导致了前秦统治的分崩离析,后来前秦主苻坚也被叛乱者姚苌缢杀。而偏居江左

淝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淝水之战简介

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前秦的皇帝苻坚为了统一全国想南方的统治者东晋发起的一次作战,可惜,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据记载,前秦的皇帝苻坚摔了八十多万大军南下,结果却败给了东晋的八万大军

淝水之战的主人公 淝水之战大败的君主是谁

淝水之战大败的君主是谁?前秦皇帝符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fú)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皇帝,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使

淝水之战的主人公 淝水之战大败的君主是谁

淝水之战大败的君主是谁?前秦皇帝符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fú)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皇帝,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