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
相关tags:
顺昌名词解释:府名。北宋政和六年(1116 年)升颍州置。治所在汝阴(今阜阳)。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太和、颍上、阜南、界首、临泉等县地。金复为颍州。南宋绍兴十年(1140 年),刘锜率领八字军,大败金兀术于此。
相关tags:
顺昌名词解释:府名。北宋政和六年(1116 年)升颍州置。治所在汝阴(今阜阳)。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太和、颍上、阜南、界首、临泉等县地。金复为颍州。南宋绍兴十年(1140 年),刘锜率领八字军,大败金兀术于此。
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顺昌,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顺昌之
周顺昌是东林党官员,生于1584年,死于1626年,万历年间中进士,字景文,号蓼洲。明熹宗一朝,因为上书弹劾阉党之首魏忠贤,而受到阉党的打击抱复,最终冤死。 人物档案 姓名:周顺昌 别称:太
顺昌县于933年(后唐长兴四年)建县,“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达昌盛之意”。建国后,顺昌县划分5个区。第一区驻城关,第二区驻洋口,第三区驻大干,第四区驻元坑,第五区驻仁寿;1951年6月增设第六区,驻谢
顺昌大捷绍兴七年(1137)十一月,金熙宗废除了刘豫伪齐政权,向南宋诱降。主要条件是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南宋,代价是南宋向金王朝称臣纳贡。尽管南宋朝野反对屈膝求和的舆论很强烈,但是宋高宗仍然再次起用大投
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顺昌,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顺昌之
宋金顺昌之战金朝掌握军政大权的挞懒、蒲卢虎集团,为了打破宋金战争的僵局,把原属伪齐管辖的河南、陕西地区归还给南宋,同南宋议和,企图把南宋军队从江淮引到金骑兵能发挥优势的中原及关陕地区加以歼灭。宋高宗及
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顺昌,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顺昌之
利用天候夜袭歼敌的顺昌之战 宋绍兴九年(l139年),宋、金达成以黄为界的和约。次年五月,金又毁约四路攻宋,欲夺回交还给宋的河南、
顺昌之战是南宋初抗金的重要战役之一,也是宋军步兵在平原地带击败女真重骑兵的经典战例。整个战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40年5月25日至6月1日,历时6天。宋军经过3次战斗,打退了金军的前锋部队
人物简介林特(约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