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三司使林特简介,著有《祥符会计录》等作
Posted 尚书
篇首语: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宋三司使林特简介,著有《祥符会计录》等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宋三司使林特简介,著有《祥符会计录》等作
人物简介
林特(约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居福建宁德南埕。
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携带自写的文章进谒南唐国主李Z。李Z奇之,命作赋,顷刻而成。因而被授为兰台校书郎。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林特归宋,宋太宗任为长葛(今河南长葛县)县尉。又先后改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县)录事参军、大理寺丞和陇州(今陕西陇县)通判等职。端拱元年(988年),经宰相吕蒙正推荐,任三司户部勾院通判。
咸平年间(998~1003年),度支使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宋真宗派林特等前往考察利弊。林特经过调查认为,制置青白盐对朝廷与百姓不利,上书请恢复旧盐商贩。所奏合旨,被升为礼部员外郎。后又任户部副使、盐铁副使。
景德元年(1004年),真宗北征,命林特为同知留司三司公事。真宗谒陵,林特为行在三司副使,奉命参与制定新茶法,使朝廷每年增加茶税收入百余万,被升为礼部郎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封禅泰山,三年,祭祀汾阴,林特均为行在三司副使。后以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七年,为行在三司使。
乙未,以三司使林特为户部侍郎、同玉清昭应宫副使。
兖州景灵宫,太极观成,迁吏部侍郎。
天禧元年,为修上《圣祖宝册》副使,转尚书右丞。
天禧四年(1020年),升任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太子宾客林特上表请求皇太子赵祯在群臣拜谒时不必回礼,真宗下诏不许。后改太子詹事。
当时,宰相丁谓以符瑞土木迎合帝意,林特巴结丁谓,每见必拜,一日三见亦三拜之,故得丁谓善待。
真宗不豫,丁谓欲提拔林特为枢密副使,李迪不赞同。二人殿前争执后皆被罢相。
乾兴元年(1022年),宋仁宗即位,林特被任为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后丁谓被贬官,林特也被贬为许州(今河南许葛)知州。后又奉诏还朝,任户部尚书知通进银台司,判尚书都省,勾当三班院。不久病逝,赠尚书左仆射,后又赠太尉。
时人评价
林特精敏善吏职,身体素羸弱,但未曾一日告假,据案终日不倦,因而深得真宗宠信。真宗经常询以朝廷大事,林特借机中伤同僚,使同僚惧怕。因“天性邪险,善附会”,与朝官丁谓、王钦若、陈彭年、刘承等5人被称为“五鬼”。
文学著作
著有《祥符会计录》30卷,《东封西祀朝谒太清官庆赐总例》36卷,《茶法条贯并课利总数二十三策》,《三司新编敕》30卷。
史料记载
林特字士奇。祖揆,仕闽为南剑州顺昌令,因家顺昌。特少颖悟,十岁,谒江南李景,献所为文,景奇之,命作赋,有顷而成,授兰台校书郎。江南平,伪官皆入见,特袖文以进。太宗以为长葛尉,改遂州录事参军。代还,命中书引对,授大理寺丞、通判陇州,有治状。田重进镇永兴,太宗以重进武人,选特与杨覃并为通判,人赐白金二百两,给实奉。会出兵五路讨李继迁,督所部转刍粟,先期以办。吕蒙正辟通判西京留守事。蒙正入相,荐之,入判三司户部勾院。
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真宗选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同商利害,所奏合旨。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为户部副使,诏赴内朝。三司副使预内朝,自特始。徙盐铁副使。
真宗北征,命同知留司三司公事,迁司封员外郎。车驾谒陵,为行在三司副使,诏与刘承、李溥比较江淮茶法。因裁定新制,岁增课百余万,特迁祠部郎中。封泰山,祀汾阴,皆为行在三司副使。以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将祀太清宫,遣特储供具,为行在三司使。礼成,进给事中,为修景灵宫副使兼修兖州景灵宫、太极观。昭应宫成,迁尚书工部侍郎,真拜三司使。枢密使寇准言特奸邪,又数与争事,帝为出准,特在职如故。乙未,以三司使林特为户部侍郎、同玉清昭应宫副使,太常少卿马元方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事。帝以特久任三司,高年勤瘁,特置此职,班在翰林学士之上,优其月给以宠之。帝数访以朝廷大事,特因有所中伤,人以此惮焉。兖州宫观成,迁吏部侍郎。天禧元年,为修上《圣祖宝册》副使,转尚书右丞。
太子宾客林特请皇太子不答拜,诏不许。
真宗既疾甚,殆不复知事,李迪、丁谓同作相。内侍雷允恭者,嬖臣也,自刘后以下,皆畏事之,谓之进用,皆允恭之力。尝传宣中书,欲以林特为枢密副使,迪不可,曰:“除两府,须面奉圣旨。”翌日争之上前,声色俱厉。谓辞屈,俯首鞠躬而已。谓既退,迪独留纳札子,上皆不能省记,而二相皆以郡罢。
时天下完富,丁谓以符瑞、土木迎帝意,而以特有心计,使干财利佐之。然特亦天性邪险,善附会,故谓始终善特,当时与陈彭年等号“五鬼”,语在《王钦若传》。
家族成员
子潍、洙。潍亦有吏能,历官至三司盐铁副使,以秘书监致仕。英宗即位,加太子宾客,卒。
洙,官至司农卿、知寿州,临事苛急,鼓角将夜入州廨,拔堂槛铁钩击杀之。
林贤妃,宋神宗妃。三司使特之孙,司农卿洙之女。幼选入宫,既长,遂得幸,封永嘉郡君,升美人。生燕王俣、越王啤⑿瞎公主,进婕妤。元v五年薨。诏用一品礼葬,赠贵仪,又赠贤妃。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哲学家、思想家李简介,著有《四书反身录》等作
人物生平李(1627~1705)明末清初人,字中孚,号二曲,又号土室病夫,二曲镇二曲堡人,父李可从,于崇祯十五年(1642),战亡于河南襄城。留下李和母亲彭氏,无片瓦寸土,度日艰难。彭氏决意教李从学,
三司使(拼音:sānsīshǐ),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后唐长兴元年(930)始设三司(盐铁、户部、度支)使,总管国家财政。宋初沿旧制,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
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文学家毛际可简介,著有《春秋三传考异》等作
简历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中进士后,派往河南彰德府(即安阳市)担任推官,后调陕西任城固知县,调祥符令。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博学鸿词科不第,回任。不久以事罢官,返里读书著述。康熙二十三年(1
历史人物 北宋官员、诗人陈师道简介,有《绝句》《十七日观潮》等作
人物生平陈师道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陈洎,官至三司盐铁副使,赠工部侍郎;父亲陈琪,官至国子博士通判绛州。到陈师道时,家境已衰落,“先君以家赀让群弟蓄孤振穷,欲死恤终。夫人同之,不以累其夫。先君卒贫,不能
浅谈宋朝的 ”四入头”——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
《容斋续笔》:「”国朝除用执政,多从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进拜,俗呼为四入头。”如上文所说,宋朝的执政官(执宰)大多从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和御史中丞这四个职位升迁过来的,可见其乃
包拯(999-1062),字希仁,汉族,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
黄文莲是上海浦东高行人,嘉庆《松江府志》卷五十九《古今人物传十一》记载他的生平:文莲廉洁勤敏,尝让产于弟,樵苏不爨泊如也。著有《书传盐梅》、《道德经注》、《听雨楼诗稿》。妻曹亦工诗,有《玉映楼吟稿》。
人物简介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
人物生平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一句,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
历史人物 晚唐文学家、诗人温宪简介,著有《杏花》《春鸠》等作
人物经历温宪(约840—890后),字号不详,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温庭筠之子。仕途坎坷。光启中,为山南从事。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后任郎中。《全唐诗》存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