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

相关tags:

节度使名词解释:
 
唐玄宗以后至五代时最高地方军政长官。节度一词出现较早,意为节制调度。节度使成为正式职衔始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之时,玄宗开元、天宝之际,为了御边的需要,缘边陆续设置了安西、北庭、河东、河西、朔方、范阳、平卢、陇右,剑南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节度使为差遣职,其官署称为使府、幕府,幕职有节度副使等文职和都知兵马使等武职,总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所辖区内州县归其统属。安史之乱中,朝廷为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度使,安史降将多封为节度使,各地节度使乘机扩大势力,地位略低的为观察使,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一些强藩,如河北、山东等镇节度使,拥兵自大,父死子袭,成为割据势力,内地节度使也程度不同的与朝廷保持着离心状态。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节度使势力进一步膨胀,中央政府濒于崩溃,对藩镇的控制力也丧失殆尽,各藩镇争战不已,兼并频仍,遂演成北方五个朝代更迭、南方九国(北汉在北方)政权纷立的分裂割据局面。北宋初,太祖赵匡胤收回兵权,节度使失去实权,成为荣誉之职。
 

藩镇等于节度使吗?

唐代藩镇即是节度使,原本是为了边疆防御而设。等到<<安史之乱>>后,为了酬庸有功将领及安抚安史降将,又大量授以节度使的职位,于是节度使遍布天下。他们拥有重兵,互相勾结,抗命朝廷

节度使

  节度使(汉语拼音:jiédùshǐ),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节度使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旧制,武将统兵出战称总管,平时镇守边地则称大都督。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但非正式官名。睿宗时,以凉州都督贺拔延嗣充任河西节度使,始为正式官名

历史百科 节度使权倾一方

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开始设置掌握边镇武力的节度使。唐玄宗天宝(741—755)初年,已设立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治广州,今广东广州市)。当时唐朝的全部兵力不足60万,边镇驻军兵员

王忠嗣 详细比安禄山还厉害的节度使

节度使是我国古代一种对边疆进行有效防备而设立的官位,但是在唐代的安史之乱却将节度使这个官位推到了末路。历史上,有很多人知道节度使都是因为安禄山,但是,今天带给带家的却是比安禄山还要厉害的人物——大唐四

王忠嗣 详细比安禄山还厉害的节度使

节度使是我国古代一种对边疆进行有效防备而设立的官位,但是在唐代的安史之乱却将节度使这个官位推到了末路。历史上,有很多人知道节度使都是因为安禄山,但是,今天带给带家的却是比安禄山还要厉害的人物——大唐四

李重进为何叛乱 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

李重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帅,在北周的国家建设中扮演者很强大的角色,而在北宋中也被赵匡胤封为了节度使。很多人都不知道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关于李重进的官职也是众口不一,而从中国古代史籍中,能够看出李重进

李重进为何叛乱 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

李重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帅,在北周的国家建设中扮演者很强大的角色,而在北宋中也被赵匡胤封为了节度使。很多人都不知道李重进是什么节度使,关于李重进的官职也是众口不一,而从中国古代史籍中,能够看出李重进

节度使到底是一个什么职位 为什么唐朝要设立呢

唐朝为什么要设立节度使,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如果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会发现,唐朝许多有名的将领,还有一些因为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和节度使,这一个官位有很大的关系。而且纵观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