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
张之洞简介张之洞是晚晴时期的人物,一生政绩颇丰,兴办新式教育,发展军工及重工业,为整个中国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如此,现在武大,华农等多所高校都是张之洞创办的学校的前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张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中国首个系统完备军工厂,在晚清末年的政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简介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生平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张之洞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张之洞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中国首个系统完备军工厂,在晚清末年的政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力
那时,孙中山刚刚从国外学习归来,乍眼一看,不就是一个学生气十足的青年而已嘛。孙中山早就听说过张之洞的大名,他想自己一定要去认识这位人物,便信心满满的跑去张之洞的府上拜会了。谁知道,最后他竟然被张之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之洞娶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张之洞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所造出来的枪炮大家一定是知道的。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大臣,有希望和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正
张之洞是晚清汉族重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的人物事迹,想来已经快要被人写烂了。俗话说的好,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那么站在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汉族重臣,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所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顺天府解元,二十八岁参加殿试,一鸣惊人,成为慈禧太后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