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之战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长期争霸中原的楚国及其联盟郑国的两国联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鄢陵之战是春秋战国经典战役之一,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鄢陵之战中逃跑的国君是鄢陵之战对于晋楚两国之间国力较量具有一局定胜负的意义,鄢陵一战后,楚国大败,国君楚共王在伤亡惨重的境遇中连夜逃离。鄢陵之战图片鄢陵之战是一场晋楚两霸主国为争夺附庸小国而挑起的战争
鄢陵之战,是春秋中期,继城濮之战、之战之后,晋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元前575年春,楚人诱使郑国叛晋归楚,唆使郑国进攻晋国的盟友宋国。五月,晋厉公与
鄢陵之战对于晋楚两国之间国力较量具有一局定胜负的意义,鄢陵一战后,楚国大败,国君楚共王在伤亡惨重的境遇中连夜逃离。 鄢陵之战图片鄢陵之战是一场晋楚两霸主国为争夺附庸小国而挑起的战争,晋国原本处于弱势
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在麻隧之战打败秦国后,就时刻准备打楚国。但是,楚国在南方,离晋较远,它便寻找机会,把楚军引到北方来打。公元前577年,郑国攻打许国,楚和许是盟国,便出兵援许。郑国很狡猾,派兵截断了楚的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会诸侯,谋划讨伐郑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会诸侯,谋划讨伐郑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的意义介绍官渡之战的结果怎样 官渡之战的意义 官渡之战的意义是什么?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
周简王十一年(鲁成公十六年六月甲午晦,公元前575年6月6日),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点击查看: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曾一度与晋结盟的郑国此时叛晋,又重新亲近楚国,并且发兵攻打晋的盟友宋国,在汋陵(今河南宁陵南)俘虏了宋大夫将鉏和乐惧。中军元帅栾书对晋厉公说:“不能在我们这一辈执政的时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