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相关tags:

《晋书》名词解释: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命重修《晋书》。成于众人之手,令狐德棻贡献最多, 因唐太宗为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二纪和陆机、王羲之二传撰有四篇史论,故题为“御撰”。《晋书》共130卷,其中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另立载记30卷,记载了北方所建16国史事。记事起自晋武帝太始元年(256),止于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包括西晋、东晋两个时期共156年的历史,书中也追述了武帝祖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司马昭等自汉以来的事迹。由于《晋书》成于众手,前后重复,彼此失去照应等问题较多。《晋书》为了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心理,不加甄别地将一些遗闻逸事、神怪传说收入书中。削弱了史书的可信性和严肃性。追求词藻华丽,多采诡异之文。

晋朝历史 晋书王羲之传

 晋书王羲之传  唐·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子玄之凝之徽之徽之子桢之徽之弟操之献之)许迈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

晋朝历史 邓攸――《晋书》卷九

  邓攸(?—326),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他小时以孝著称,被中正品评为灼然二品,出任吴王文学,后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可马越参军、吏部郎、河东(治今山县西北)太守。西晋怀帝永嘉(30

晋朝历史 胡威――《晋书》卷九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他父亲胡质在魏政权中以忠正清廉而著称,任官至征东将军、荆州(治今河南新野)刺史。胡威自小就廉洁谨慎,他从京城洛阳去荆州探望父亲时,没有车队仆从,只是

晋朝历史 吴隐之――《晋书》卷九

  吴隐之(?—413)字处默,濮阳鄄城人,是时期魏国待中吴质的六世孙。他少时家中贫困,却清高廉洁,从不非分妄取。在为父母守丧时,以孝著称,并由此得到当时有权势者的赏识,因而一出仕就担任士族所任的清官

晋书刘毅传翻译节选自大学历史文选上

刘毅认为:魏国用九品中正制管理官员,是不好的,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以后的危害,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并没有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反而有八种弊端,于是上书皇帝要求改变这种情况。他说:我听说:执政者,以量才授官为

《晋书》中藏了一个大秘密,《三国志》才能解

公元234年,诸葛亮动员第五次北伐,屯兵于五丈原,屯田于渭南。在攻击北原失利今后,诸葛亮假装大举西进,以吸引魏军主力,实际上却乘夜攻击阳遂。然则,诸葛亮这出奇制胜的计策被魏军识破,魏军在阳遂提前做好了

《晋书》中藏了一个大秘密,《三国志》才能解

公元234年,诸葛亮动员第五次北伐,屯兵于五丈原,屯田于渭南。在攻击北原失利今后,诸葛亮假装大举西进,以吸引魏军主力,实际上却乘夜攻击阳遂。然则,诸葛亮这出奇制胜的计策被魏军识破,魏军在阳遂提前做好了

历史人物 《晋书周浚传》原文及文言文翻译

周浚,字开林,汝南安成人也。浚性果烈。以才理见知,有人伦鉴识。乡人史曜素微贱,众所未知,浚独引之为友,遂以妹妻之,曜竞有名于世。浚初不应州郡之辟,后仕魏为尚书郎。累迁御史中丞,拜折冲将军、扬州刺史,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