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羌族的道教简介

Posted 道士

篇首语: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教 羌族的道教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少数民族地区的道教   土家族 毛南族 白族

壮族 京族 羌族 苗族
纳西族 瑶族 仫老族

近现代以来,羌族地区修建了许多道观。四川理县富裕的羌族人家办理丧事时,往往要请道士做法事。清明上坟和中元节祭,请道士唸经的就更多。道士唸经作法、举办庙会时,羌族群众和汉族群众都前往参加。羌族的法师「许」,供奉奉道教的至尊神三清作为传教祖师,供奉道教神灵北方真武大帝为掌教祖师。羌族法师的咒语,很像道教的咒语,其结尾多为「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参考资料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四卷,第274页。

相关参考

道教 毛南族的道教简介

少数民族地区的道教 土家族毛南族白族壮族京族羌族苗族纳西族瑶族仫老族毛南族在宗教信仰方面,以混有佛教色彩的道教为主。毛南族的道士专做打斋超度亡魂的法事。毛南族的人在家宅人丁家畜不旺时,往往请道士做安龙

道教 道教建筑简介

道教艺术道教文学道教绘画道教音乐道教雕塑道教建筑道教建筑是道教供奉神仙的场所,也是道士修行、传道和生活的地方。道教建筑从汉晋时期的「治」、「靖」,至南北朝时期演变为规模较大的「馆」或「观」,到了唐代发

道教 道教散文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教散文是道教文学的一大类型。其渊源可追溯于老子、庄子的哲理散文。由于早期道派的创立者大多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他们采用散文体式来编撰道教经

道教 道教手册简介

《道教手册》,道教学术著作,今人李养正主编。该书以手册的形式,全面地介绍了道教的内容。全书共有十六个部分,分别罗列了道教的各方面情况:第一部分为道教的历史发展,介绍了道教的渊源、形成以及魏晋南北朝、唐

道教 民国道教简介

道教历史东汉道教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民国道教当代道教民国元年(1912年)。当时的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龙虎山正一的「天师」称号,道教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宫观田产也受到冲击。1928年,

道教 道教戏曲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教戏曲的产生与神仙人物故事在社会上的流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脚本都以神仙为主角。目录1起源2特点3元代以后的发展4相关条目起源道教戏曲

道教 道教掌故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历史上将国家的旧制旧例称作「掌故」,后来氾指一国的典章制度或乡里人物等故实。道教掌故即在道门中被广泛认可的制度或故事。道教掌故相当之多,

道教 宋元道教简介

道教历史东汉道教两晋南北朝道教隋唐五代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民国道教当代道教目录1 北宋道教 1.1北宋统治者崇道1.2北宋道派1.3道教教理的建设2南宋金元道教3参考资料 北宋道教 北宋统治者崇道北宋

道教 道教楹联简介

道教文学道教诗词道诗道词道教散文道教小说道教戏曲其他楹联掌故童谣道教楹联是书写于道教活动场所、景观等地的一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或称「对联」,常出现于建筑物、游览区的入口处,尤其是房屋大门,更

道教 越南的道教简介

目录1道教传入2丁、黎、李、陈时期3玉山祠与《会真篇》4真武信仰5母道教中的道教影响6道教和高台教7越南华人中的道教8参考资料9注释道教传入根据越南学者的研究,佛教传入越南的时间大约是在二世纪。至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