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三谏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和包拯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包拯三谏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和包拯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包拯三谏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和包拯的故事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政治家。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初授大理评事,景祐四年(1037年),任天长知县,颇有政绩。康定元年(1040年),迁官大理寺丞,知端州。

嘉祐二年(1057年),任开封知府。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替民伸冤除害,深得人心。不久,又以御史中丞兼领京畿转运使,因成绩卓绝,被宋仁宗任命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嘉祐六年,迁给事中正三司使,未几再擢升为枢密副使。七年病逝,被追授礼部尚书。

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在一次朝会上,宋仁宗下诏,以三司使、户部侍郎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听到仁宗的诏书,张尧佐忙兴冲冲地跑出班列,叩头谢恩接旨。然而,满朝的文武百官却冷眼旁观,没有一个人表示祝贺。因为张尧佐任这个朝中要职,是由其侄女的裙带关系得来的。他的侄女就是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张贵妃受到宋仁宗的宠爱,张尧佐自然也跟着青云直上了。

虽然朝廷众官对张尧佐升迁之事不满,但事后也没有人再放在心上,只有一个人为此事忧心忡忡,这个人就是包拯。

当时,包拯正任监察御史,负责对皇帝百官的纠弹。他认为,宋仁宗一再拔擢张尧佐,任人唯亲,不合大宋的法度。因此,他上疏指出宋仁宗这样提拔张尧佐是错误的,并分析其背景是后宫干政、个别大臣曲意奉迎。包拯这一举如天惊石破,激起了一片称赞。

大臣们也纷纷上书反对仁宗任命张尧佐。面对强大的舆论,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宋仁宗经不住张贵妃的一再请求,再次下旨擢升张尧佐。包拯冒着再次触犯宋仁宗和张贵妃的危险,又一次挺身直谏。张尧佐见包拯等人言辞激烈,感到众怒难犯,当即表示不接受委任。于是,宋仁宗也就顺势下台了。

可是,这件事却让张贵妃很不高兴,她一再在仁宗耳边吹风。这年八月,宋仁宗在金殿上又一次降旨提拔张尧佐。可是御旨一下,包拯马上上奏。这一回,宋仁宗打定主意,坚持己见,说:“张尧佐并无大过,可以擢升。”

包拯谏驳道:“各地官吏违法征收赋税,闹得民怨纷纷。张尧佐身为主管,怎么能说是无大过呢?”

宋仁宗叹了口气,婉转说道:“这已是朕第三次下旨任命了。朕既贵为天子,难道擢任一个人就这么不容易吗?”

包拯闻言,直趋御座,高声说道:“难道陛下愿意不顾民心向背么?臣既为谏官,岂能自顾安危而不据理力争!”张尧佐站在一旁,直听得心惊肉跳。

宋仁宗见包拯这么执著,众大臣又纷纷襄赞,而自己又没有合适的理由反驳,心里非常生气,一甩手就回了宫里。

张贵妃早已派人在打探消息,知道又是包拯犯颜直谏,惹得仁宗下不了台,所以等仁宗一回来,她就马上迎上前去谢罪。

宋仁宗余怒未消,举袖擦脸,说:“包拯说话,唾沫直溅到朕的脸上!你只知道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包拯他还在当御史!”

在包拯的努力下,张尧佐最终没有得到升迁,使国家避免了不小的损失。

相关参考

关于宋仁宗仁义的小故事

说起宋仁宗,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只要一提起他,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一位仁义之君。可以说我国历史从古至今,没有哪位皇帝比他更仁义了。总说宋仁宗仁义,那么关于宋仁宗仁义的故事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几...

包拯智斩鲁斋郎的故事

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1064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斋郎,官名。属太常寺。北魏已有太常斋郎、祀官斋郎,均为七、八品的小官。唐代太常寺所属郊社署有斋郎一百十人,无品级,供郊庙之役。宋代也有此官,员数无定...

包拯智查诈骗案的故事

...,将信将疑,查明真假皇子,由谁负此重任?众大臣举荐包拯。仁宗深知包拯公正廉明,善破奇案,屡断疑难,便颁旨命包拯查处此案。包公接旨,辗转深思:仁宗无子,十分着急。如果冷清是真皇子,仁

包拯陈州粜米济赈的故事

...户部尚书范仲淹上殿奏本,保举龙图阁大学士兼开封府尹包拯到陈州粜米济赈。本来仁宗已派了刘得申、杨金吾两个官员去陈州开仓赈灾,这两个人都是当朝权贵刘衙内的亲属,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女婿,可他俩在陈州...

包拯智审绣鞋案的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复核各地死罪案件。这日,包公细察江州衙解送的“朱连因奸杀人一案”案卷,认为此案有两点不清:一是案犯杀人后,取走绣鞋作甚?二是杀人凶器和丢失的绣鞋下落不明,尚须详勘细鞫,再作决断。...

包拯智侦盗杀案的故事

...目中,一直是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包青天。北宋年间的包拯,早年在地方任知县,后至开封任监察御史等职,在历次断案中显示出过人的聪慧与胆识。他为民请命的一生,将永远使人怀念。北宋仁宗年间,扬州吉安乡谢景家发...

包拯智断血手印的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开封城里有两家大富豪:一家姓林,生儿子林得招;一家姓王,生女儿王千金。因双方关系不错,家长做主,给两个孩子定下了姻缘。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林得招15岁那年连遭不幸——先是父亲突然病逝,后...

包拯智察失踪案的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奉旨巡按。所到之处,即设巡行衙门。广贴告示,晓谕百姓:准讼者直到堂前,鸣冤告状,自陈曲直。这年秋,包公巡至潮州。一日,巡行衙门升堂放告,有潮州城郊江边村三人拉扯到堂前告状。赵三郎与周...

包拯智勘劫杀案的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潮州举子邹士龙和王之臣一同进京赶考。途中谈及家事,俱言妻子有孕。邹士龙首议:你我自幼同窗,情同手足。如皆生男,结为兄弟;皆生女,结为姐妹;倘若一男一女,愿结秦晋之好,指腹为亲。王之臣欣然...

包拯智审夺子案的故事

北宋仁宗年间,郑州衙吏赵令史与郑州西城马员外相交甚密。马员外一妻一妾,妾生一子。赵令史常去马家,后来,竟与马员外之妻赖玉香通奸,被马员外之妾张海棠撞见。赵令史见奸情败露,恐张海棠告知马员外,顿起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