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机器价钱(弹棉花:70、80后最深刻的童年记忆,90、00后却都没见过)

Posted

篇首语: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弹棉花机器价钱(弹棉花:70、80后最深刻的童年记忆,90、00后却都没见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弹棉花机器价钱(弹棉花:70、80后最深刻的童年记忆,90、00后却都没见过)

引言

说起“弹棉花”三个字,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80后的人,可能还会依稀记得,90后受电影的影响,也或许知道一些,但对00后而言,弹棉花无疑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听过的词汇。

但对于上一代人70后,以及70后之前的那些人而言,弹棉花几乎是每一个人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弹棉花仿佛魔术一般,让所有的小孩都为之着迷。

弹棉花记忆

笔者对弹棉花最深刻的记忆,是冯小刚导演的喜剧电影《举起手来》。电影中的日本军官酷爱收集中国乐器,阴差阳错之下误把弹棉花弓,当做是中国乐器,并要求弹棉花师傅老幺为其表演节目。

为了活命,老幺现场编了一首《弹棉花曲》唱给日本人听,本以为大祸临头,却不曾想《弹棉花曲》深受日本人喜爱,演唱完后,日本人纷纷鼓掌叫好。

《弹棉花曲》是这样唱的:“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呦,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呦,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呦,哎呦勒呦勒,哎呦勒呦勒......”这个《弹棉花曲》的旋律,优美而动听,笔者虽然只听过一遍,而且时隔多年,但至今依然可以准确的哼唱出来。

弹棉花释义

弹棉花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在民间又被称为弹棉絮、弹花、弹棉等等,弹棉花的匠人也被称之为弹棉郎。弹棉花顾名思义,它是跟棉花有关,弹是个动词,弹的目的就是让棉花变得更为松软。

在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棉被、棉衣都是自己做,棉被盖的时间长了,就不松软也不保暖了,棉衣穿的时间长了,也走形不好看了,于是就要再做新的。

这时候,棉被和棉衣里的旧棉花,就要被重新利用了,已经变的硬邦邦的旧棉花,就要经过弹棉花这道工序,重新变回松软状态,这就是弹棉花。

因为有市场需求,所以弹棉花也成了过去的一种职业,有的弹棉郎因生活所迫,而去全国各地弹棉花,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就背着工具外出赚钱。基本上在所有的北方村镇里,都能见到操着一口外地口音的弹棉郎。

弹棉花工具

弹棉花的工具由三部分组成,支撑杆、弹弓、弹花锤和磨盘。从形状上来看,也确实挺像是乐器的,也难怪日本军官认错。

支撑杆是用来支撑弹弓的,是一条竹竿加一根绳子,竹竿会垂直绑在弹棉郎的腰上,头上面的一头拴着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着弹弓,这样弹棉郎就可以用腰部力量来支撑弹弓了。

弹弓的形状类似锯子,一边是木制的呈弯曲状的支撑轴,另一边是系在弯曲轴两端的弦,支撑轴一般都是用普通的木头做成,弦是用牛筋做成。弹弓通过弦的震动,将棉花弹至松软。具体操作方法如图:

弹花锤就是一个木槌,是用来击打弹弓的工具,弹弓震动需要借助外力,弹花锤就是弹弓的动力来源,弹棉郎一下又一下的用弹花锤击打弹弓,弹弓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击打的过程中,弹弓也会发出蹦蹦蹦的声音,敲的有节奏了,这个声音也是很好听的。

磨盘是一个木制圆盘,表面光滑,背面有把手,是整理棉花的一个工具,弹好的棉花会变得非常松软,不易用手打理,磨盘因表面光滑不沾棉花,所以打理起来会比较方便。

弹棉花流程

1、登记棉花重量

弹棉郎来到村子里做活,会有不少人拿出家中的旧棉花让他们弹,为了不把乡亲们的棉花搞混淆,弹棉郎都会先用秤称一下棉花的重量,然后根据棉花的状态商量好价格,最后将棉花斤数和姓名记在单子上。

2、摊开毡状棉花

登记好的棉花,第一步就要把它拿出来,摊开、抖碎,有的棉花用的时间长了,变成了毛毡一样的形状,这类棉花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弹棉郎会随身带有小钉耙,遇到这种棉花就用钉耙把它抓碎。

3、抽打棉花碎片

撕碎的棉花铺在草席上,在弹之前需要清除棉花里的灰尘,弹棉郎用一根小竹条,用力的抽打草席上的棉花碎,一股股的灰尘就会从旧棉花里迸发出来,随着灰尘出来的还有霉味、尿骚味儿等各种呛鼻子的味道。

4、弹棉花

经过第一轮的抽打,旧棉花已经变得蓬松许多,灰尘也除去了大半,接下来就是用弹弓,将棉花弹的更蓬松一些。弹棉花不是体力活,它是个技巧活,所以技艺高的弹棉郎往往可以把棉花弹的更为松软。

5、铺平整

经过弹棉郎的努力,旧棉花变的像新棉花一样松软,这时候他就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弹好的棉花进行整胎,按照客户提供的尺寸,用网线将棉花网成棉被形状。在这个过程中,把棉花铺均匀是最难的一点。

弹棉花历史

弹棉花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元朝农学家、机械学家王祯,就曾在《农书》中记载过农器纩絮门。

在旧时,姑娘出嫁是要缝棉被的,有钱人家会用新棉花来做,没钱的人家只能用旧棉花做,但无论新棉花还是旧棉花,都是需要弹的,新棉花里面有棉花籽,需要通过这个方法去籽,旧棉花是需要弹干净、弹蓬松。

所以,民间一直有弹棉花这个职业,元朝、明朝、清朝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民间一直都有弹棉郎。

再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弹棉花的机器被生产出来,一代、二代、三代、逐渐进步,机器弹出来的棉花,比手工的更干净、更蓬松,甚至连旧衣服都能扔进机器里面,弹出各种颜色的棉絮。随着机器的不断产出,手工弹棉花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结语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被子、棉衣也都不再需要自己制作,大家都是从商场购买。在被子方面,又开始流行蚕丝被、太空被、羽绒被等,棉被逐渐也用的少了,在棉衣方面,也都是羊绒、鸭绒等新型材料,现在几乎没人再穿厚重的棉衣了。

对于00后而言,他们从一出生就用上了新材料的被子和棉衣,连棉花都没怎么见过,就更别说弹棉花了。

弹棉花在中国传承了有500多年了,现在虽然淘汰,但作为历史,也是非常值得年轻人去了解的。这些老物件,一定会给你带来一种别样的感受。

相关参考

弹棉花机(寻访传统技艺——手工弹棉花)

...5月24日讯(通讯员邱雯珍)弓弦声响,棉絮纷飞,蓬松的棉花在匠人的手中服帖地成为一床床棉被……神奇的手工弹棉花曾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伴随着工厂化生产的普及和物流的进步,如今手工弹棉花的店铺已是寥寥无几。然...

弹棉花(弹棉花)

儿时每季棉花采收完成后,家里会请弹匠来家里弹棉絮。弹匠背来比人还高的弹弓,用弓丝接触层层铺好的棉花,用一个手榴弹形状的木器,蹭蹭蹭的打在弓丝上,那声音像嗡嗡响,又有点像弦乐丝竹声,棉絮被丝弦的震动挑拨...

棉用英语怎么说(“谈”棉花,不如“弹”棉花( Fluffing Cotton Like an Instrument))

你也谈棉花,我也谈棉花。只是这棉不是那棉,这花也不是那花。这“谈”不是那“弹”,这“谈”也不是那“弹”。如今,只见棉制品,却不见那弹棉花的人,更不见了昔日众人弹棉花的胜景,亦不闻昔日那些弹棉人唱的歌、...

开弹棉花机店(杭最后一家弹棉花老字号作坊最近停工了 手艺快失传了)

...奶奶就开始准备当年的第一床棉被了。巷子口原有一家弹棉花的店,把棉胎尺寸、重量写给老板,付好钱、约好日期就可以安心等着了。几天后,从老板手里拿过用透明塑料袋装着的棉花被,高高兴兴回家,套好被套便可以随时...

棉花揉磨机(弹棉花喽这里的姑娘要出嫁,做几床棉被是娘家人的心意)

记忆里我对弹棉花印象最深的事有两件:一是看黄宏主演的《巧奔妙逃》里有段弹棉花的喜剧,上面唱着弹棉花啊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哎哟勒哟哎哟勒哟那时候看到这...

拖鞋防滑有什么妙招(踩在棉花糖上,小米有品Q弹拖鞋火了1秒解压超柔软,还抑菌防滑)

踩在棉花糖上,小米有品Q弹拖鞋火了!1秒解压超柔软,还抑菌防滑每天洗澡最怕的不是停水,而是因为地滑而摔倒。世界卫生组织有统计,每年大概有30万余人次是死于意外摔倒。其中三分之一多处骨折,还有20%因为摔倒而导...

梳棉机和弹花机的区别(十堰人的一天——弹棉花的匠人)

在朝阳路上的一个棉被加工店,店里的彭师傅夫妻二人专门定制棉被。每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店的生意就越来越忙,寒冷的冬天能盖上一床厚厚的棉被睡上一个暖和的好觉是每个人的愿望。 由于机械化的生产,城市里手工定制...

棉花加真空棉一起弹被子好吗(5种“网红”收纳工具,本身就是收纳死角,买得越多家里越乱)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整整齐齐,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整理怎么办呢?这一对矛盾,使得许多“网红”收纳工具大火——但真正用过的人都知道,这些东西根本就是智商税,买得越多家里反而越乱。正赶上618,恐怕这些收纳工...

拉丝棉花糖机(勾起你童年回忆的小吃——棉花糖)

棉花糖机制作棉花糖当看见小商贩载着棉花糖机当街现做棉花糖时,你是不是回忆起小时候吵着嚷着让爸妈给你棉花糖的情景。记得当初它经常出现在庙会中或学校门口,当看见它的制作过程(一勺白糖放入快速旋转的简单机器...

流动式棉花糖机(这样好看好玩好吃的棉花糖,成了老北京孩子童年记忆)

...前我上小学,在上学路过的西什库口上,经常见到一个做棉花糖的流动小商贩。他的挑子一头是做棉花糖用的简单机器,另一头是个小圆笼。他摆摊的常地儿除了菜市场、街头,更多的是在小学校周边,因为这种食品对孩子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