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1913年2月11日大正政变

Posted 内阁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 日本·1913年2月11日大正政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 日本·1913年2月11日大正政变

1913年2月11日大正政变

指由人民群众参加的推翻第三次桂太郎内阁的政变。亦称“第一次护宪运动”。1911年8月,西园寺公望第二次组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着手进行财政清理,同时加强对军部的抨击。陆军对此十分恼怒,指令陆军大臣上原勇作给第二次西园寺内阁出难题,硬要增设两个师团的编制,遭婉拒。上原勇作在建议被内阁正式否决后立即提出辞呈。掌握元老院大权的陆军元老山县有朋支持军部,陆军拒绝推荐继任陆军大臣,西园寺内阁遂被迫集体总辞职。曾在西园寺任内担当内大臣兼侍从长的桂太郎在山县的支持下负责起草诏命,并任命自己为总理大臣,集宫廷大权和政府大权于一身,组成第三次桂太郎内阁。军部此举使全国哗然,以政友会和国民党为核心,掀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先后召开了三次拥护宪政大会。1912年12月24日,桂太郎竟以天皇名义下令第30届议会休会。1913年2月10日,桂太郎指示警察当局驱散群众,威胁要解散议会,议会遂为群众包围,桂太郎内阁被迫总辞职。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群众起来推翻内阁的事件,它表明民主势力在与军阀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相关参考

日本内战后,明治政府为何未对幕府人员斩草除根

大正二年,1913年11月22日,德川庆喜因肺炎去世。享年,77岁。他是德川幕府在位最短的将军,却是最长寿的。比开创者德川家康,还多活了2年。比他的前任,德川家茂,多活了56年。他本来在1869年就可

日本 日本·1936年2月26日日本“二·二六”政变

1936年2月26日日本“二·二六”政变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青年法西斯军官制造的流血军事政变事件。也是陆军内部皇道派与统制派两派的一次决战。兵变的起因是皇道派青年将校受日本法西斯主义鼻祖北一辉思

日本 日本·1913年7月泽柳事件

1913年7月泽柳事件指大正初年京都大学发生的大学争取自治权的事件。1913年泽柳政太郎从东北大学转任京都大学总长,在没有经过教授会认可的情况下决定将医、理、工、文各分科大学的7名教授解聘。这一决定遭

历史人物 大山岩是谁 日本帝国陆军的创建者之一大山岩简介

大山岩(おおやまいわお,天保13年10月10日(1842年11月12日)-大正5年(1916年12月10日)),日本政治家,明治和大正时期的九位元老之一,元帅陆军大将,日本帝国陆军的创建者之一。从一位

世界历史 在巴黎和会上风云一时的日本政治家

牧野伸显(まきののぶあき,1861年11月24日(文久元年10月22日)-1949年(昭和24年)1月25日)日本帝国时期的政治家,大正、昭和两朝重臣,明治维新功臣大久保利通次子。从一位勋一等伯爵。在

历史百科 1917年11月2日《蓝辛-石井协定》签署

1917年11月2日《蓝辛-石井协定》签署《蓝辛-石井协定》是美国和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为缓和与协调美日在对华政策方面的矛盾而达成的一项妥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力图取代德国而吞并中国山东,并

历史百科 “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日本二二六事件

“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日本二二六事件1936年2月26日,日本陆军中法西斯派别之一——“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1929—1933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日益膨胀。法西斯分子借日

日本 日本·1934年11月日本士官学校事件

1934年11月日本士官学校事件指1934年11月发生的,由村中孝次、矶部浅一等陆军皇道派青年军官及士官生参加的未遂政变事件。也称“十一月事件”。事件源于日本陆军法西斯分子的两派皇道派和统制派的矛盾激

土耳其 土耳其·1913年1月23日恩维尔贝伊政变

1913年1月23日恩维尔贝伊政变1913年1月23日,青年土耳其党人恩维尔贝伊发动军事政变。1911年的意土战争以及1912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进一步削弱了奥斯曼帝国,且促使境内被统治民族纷纷要求

历史百科 1945年3月9日“三九政变”

1945年3月9日“三九政变”“三九政变”,日本帝国主义为独占印度支那而策划和发动的反法政变。政变进行于1945年3月9日,故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由于侵占东南亚各国而加剧了其与法国的矛盾。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