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日本二二六事件

Posted 内阁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日本二二六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日本二二六事件

“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日本二二六事件

1936年2月26日,日本陆军中法西斯派别之一——“皇道派”发动军事政变。

1929—1933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日益膨胀。法西斯分子借日本政党内阁不能提出对付经济危机的有效对策和政党的腐败现象,图谋在天皇名义下由军部直接掌权。为此,法西斯分子采取暗杀和发动政变等手段,企图建立军事独裁政权。

1930年11月,推行“协调外交”的滨口首相遭法西斯分子枪击,不久身亡;12月,继滨口内阁执政的若槻内阁受到法西斯分子指责,在军部的压力下总辞职;12月13日,组成了以犬养毅为首相,荒木贞夫为陆军大臣的政友会内阁。尽管犬养内阁积极推行战争和扩张政策,但仍未使狂热的法西斯分子满意。1932年5月15日,一群以士官生为主体的陆海军法西斯分子袭击了首相官邸、警视厅等处,枪杀了首相犬养毅。事件发生后,军队借口“时局非常”,拒绝政党继续组阁。于是恢复老办法,由天皇任命组阁。这样,日本的“政党内阁”就此告终,以后内阁总理只限于军人和官僚、贵族担任。犬养首相被杀后,以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组成了所谓“举国一致”的内阁。斋藤内阁日益屈从于军部,对外实行“焦土外交”(即使全国化为焦土,也要贯彻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积极炮制“满洲国”;对内加强法西斯统治,镇压所谓“危害国体”的各个进步组织,并努力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积极培养法西斯骨干。

随着军部在政治上日益得势,其内部也出现了矛盾。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裂成两派。一派称为“皇道派”,它以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为骨干,其首领为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这一派成员多为出身于中小地主及富农的中下级军官,他们打着“发扬皇道,尊崇天皇”的旗号,主张以武力改变现状,推翻现内阁,由天皇执政,建立军部的独裁政权。支持这一派的是那些专门发展军火工业起家的新兴财阀和地主。另一派称为“统制派”,参加者多为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元老军官,其首领为永田铁山、宇垣、南次郎等。他们反对军事政变,主张用自上而下的合法手段控制政权,树立军部的统制权。支持这一派的多是日本老牌财阀和宫廷贵族,如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急欲通过武装政变实行军事独裁的“皇道派”对企图合法掌握国家政权的“统制派”日益不满,因而密谋起事,建立自己的军事政权。

参加“二二六事件”的日本青年军官

1936年2月26日凌晨,以荒木贞夫为代表的“皇道派”军人,在新财阀的支持下,由22名军官率领1400余名士兵,发动军事政变,占领了首都东京的许多重要行政机关,其中包括陆军省和警视厅。他们袭击了首相官邸和其他高级官吏的住宅,杀死了内务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和陆军教育总监渡边将军。叛乱分子占领首都中央地区达3天之久,要求天皇罢免“统制派”军官,建立以“皇道派”为首的军人法西斯政府。但是军部多数的法西斯分子害怕擅自使用部队发动政变会破坏天皇制军队的基本秩序,从而引起天皇制度的崩溃,加上军阀集团的内讧,叛乱得不到其他部队的支持,因此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二二六事件”后,“统制派”向“皇道派”展开全面进攻。荒木、真崎等7名大将被免除现役,编入预备役,对直接参加事变的80多名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则处以刑罚,其中19人被判死刑,70人被判徒刑。“皇道派”经此打击而一蹶不振,“统制派”在军队中占据了领导地位。1936年3月,在“统制派”支持下日本组成广田弘毅内阁。广田内阁一开始就接受了陆军“建设国防国家”的要求,1936年5月恢复了保障军部特权的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6月,由陆海军修改了“帝国国防方针”,把苏联和美国并列为第一位的假想敌国,陆海军为此确定扩充军备的计划。8月7日,广田内阁的首相、陆相、海相、外相、藏相五相会议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即“在外交和国防两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还要向海洋方面扩张发展”。这一国策方针,加速了日本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把日本进一步导向军国主义道路。

相关参考

日本 日本·1934年11月日本士官学校事件

1934年11月日本士官学校事件指1934年11月发生的,由村中孝次、矶部浅一等陆军皇道派青年军官及士官生参加的未遂政变事件。也称“十一月事件”。事件源于日本陆军法西斯分子的两派皇道派和统制派的矛盾激

历史军事 300名叛军刺杀首相竟杀错人

日本军内皇道派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一次政变。1932年5月15日,日本法西斯少壮派军人曾袭击首相官邻和警视厅等地方,击毙首相犬养毅,要求成立军人内阁未成。此时法西斯势力进一步扩展。参加“二·二六”事变

皇道派和统制派

在法西斯化的过程中,日本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继续搞政变,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称为「”皇道派”,拥戴前陆军大臣荒木贞夫和教育总监真崎甚三郎,其成员多为下层军官,与民间激进法西斯组

日本 日本·1935年8月12日相泽事件

1935年8月12日相泽事件指1935年8月,皇道派的相泽三郎中校杀死统制派的永田铁山军务局长的事件。1931年“十月事件”后,樱会实际上解体,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遂出现两派:一派继续主张以军事政变为手

爱搞政变,上军事法庭,逃脱正义制裁

1946年1月1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审判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战犯。同年5月3日法庭开庭审判。受审的日本甲级战犯共计28人。其中包含二战「”三大罪魁”的东条英机,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侵华「”先

日本 日本·1932年5月15日日本1932年五·一五事件

1932年5月15日日本1932年五·一五事件日本海军少壮派军官发动的武装政变事件。1931年“十月事件”和右翼团体血盟团制造惨案后不久,少壮派军官古贺清志、中村义雄、三上卓和山岸宏勾结士官学校学生,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1984年12月31日布哈里发动军事政变

1984年12月31日布哈里发动军事政变1984年12月31日,布哈里少将发动军事政变,组成军事革命委员会,宣布成立联邦军政府。布哈里指责前沙加里政府腐败无能,教育制度以惊人的速度日益恶化,失业数字达

西班牙 西班牙·1923年9月13日里维拉发动军事政变

1923年9月13日里维拉发动军事政变米格尔·普里莫·德·里维拉(1870-1930),西班牙军人和独裁者。生于加的斯。早年入军校。1898年在古巴和菲律宾服役。1915年以后任加的斯和巴塞罗那军事法

辛酉政变对中国局势有何影响 辛酉政变事件

辛酉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为赞襄政务大臣(又称顾命八大臣),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

历史军事 揭秘真实的九一八事件

学术界普遍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这种认识存在偏差,“九·一八事变”不能做为日本侵华的开端。因为早在“九·一八事变”前,侵华的大幕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