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曹操为什么两次焚书 曹操焚书怎么没有被骂
Posted 华佗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曹操为什么两次焚书 曹操焚书怎么没有被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曹操为什么两次焚书 曹操焚书怎么没有被骂
曹操焚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世人皆知,这一错举使得秦始皇背负着千古骂名。其实三国时曹操也曾焚书,但与始皇不同,曹操焚书不仅没有被骂,而且还得到不少人的赞扬。
曹操像
第一次焚书是在官渡之战后。官渡之战是曹操战胜袁绍的杰作之战,不仅巩固了曹魏政权,而且写下曹操军事生涯最光辉的一页。此次战役曹操胜利,袁绍逃亡。士兵在整理袁绍遗留之物时,发现了许多朝中重臣与袁绍的往来书信,信的内容很多都是机密,是他们与袁绍暗自勾结的证物。曹操谋士部下将领都建议曹操,逐一查出心中涉及人员,绝不姑息,杀死他们。而曹操却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说:“袁绍势力那么强大,我都不能自保,更何况别人。”于是命令士兵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毁。曹操焚烧袁绍书信事件,稳定了军心不说,还赢得了河北人心,为在其后收复河北奠定了基础,曹操这一烧烧的相当漂亮。第二次焚书是曹操烧掉自己的《孟德新书》手稿。此次焚书是张松故意报复曹操,当杨修将曹操的新书拿给张松看时,故意把书内容背下来,说曹的新书是抄袭古人的,连本地三岁小孩都能倒背如流。后传入曹操耳朵,觉得不应留下让后人耻笑,遂亲手烧掉自己的新书。而就是这次,让曹操的新书没能流传于世,成为文学史上一大遗憾。
曹操两次焚书,第一次展示自己的度量,第二次展示自己的英雄气概,都被后人称赞不已。
华佗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讲述了华佗为什么被曹操杀死了的具体经过。相传曹操因为要建造宫殿,于是亲自砍下了一棵梨树,这棵梨树位于跃龙祠前。所以,曹操得罪了梨树之神,晚上做了一个噩梦,后来就得了头痛症,一直都未见好。
《三国演义》华佗剧照
有人向曹操推荐了华佗,说华佗医术高明,说不定能治好曹操的头痛痼疾。华佗给曹操诊治后,指出曹操头痛的原因在于脑袋,先要用麻沸散进行身体麻醉,然后进行开颅手术将头中作怪的东西取出来。曹操听后十分震惊和惊恐,便大呼,说华佗想要谋杀他的性命。于是,华佗被曹操关入牢中,最终处死了。
还有一说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华佗不仅医学方面很擅长,他也是位读书人。后来,华佗成为曹操的医师,曹操每次头痛症犯了,华佗一针灸,曹操就好了。华佗想要依靠曹操得到一官半职,便想到一个计谋。华佗声称妻子生病在家,需要回家照顾几日,曹操同意了。华佗回到家后,迟迟不肯回去,期间,曹操派人前去邀请,华佗依然不为所动。后来,曹操大怒,命令部下去华佗家了解情况,如果华佗妻子真的身体抱恙,就多宽限华佗几日;如果不是,就将华佗抓回来,关入牢中,最后几经审讯,华佗认罪了。曹操想处死华佗,期间有人来给华佗求情,但是曹操不为所动,依然将华佗处死了。
说曹操
《说曹操》是近现代历史学家王仲荦所著的书籍。书中分为三大部分讲述了曹操的一生。王仲荦先生以当时社会背景为创作主线,讲述了曹操的出身、争夺兖州的统治权、奠定北方统一基础这三个方面来讲述了曹操的一生戎马生涯。
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剧照
这本著作时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讲述和分析的,里面涉及了很多观点,都是纠正世人对曹操的误解。
后人通过了解曹操,大多都是通过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对曹操进行解读,但是为了塑造人物,是故事饱满而富有可读性,所以,曹操的形象更多的体现在了奸诈和阴险这方面。后来,《三国演义》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而观众通过电视作品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又会加入主观的情绪或思想,所以对曹操的解读就会更有偏差了。
《说曹操》先是以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说起,曹操出生在很不太平的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到处都在爆发。加上,统治阶层内部官宦、政权之间的相互斗争,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中,需要一位有远见、有雄才大略的人来改变社会这样一个现状。所以,曹操后来带兵打仗,就顺应了这样的一个时代要求,曹操小时候就对兵法很感兴趣,拜读了很多军事作品,为此父亲曹嵩很生气,因为曹操整天舞棍弄剑给自己惹了很多麻烦,后来,曹操的军事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曹操得以带兵打仗,在这过程中,曹操结识了很多的英才,并且招入到自己门下。
这部作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为大家解读一个不一样的曹操。
曹操爱才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在历史上,很多仁人志士经常发出怀才不遇的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证明了人才固然重要,但是能遇见一个赏识自己的上司,对自己的才能得到认可和挖掘的人却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电视剧《三国演义》典韦剧照
曹操就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的将领,他将天下的能士招入他的幕下,对他们很是优待,并且也会受到很好的重用。典韦、郭嘉、乐进等等,都是曹操手下的将才。曹操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如果自己的军队大获全胜,对方的军队中如果有将能之材,曹操就会费尽千方百计将他收在自己的门下,进行重用。不会因为在意将能之士的出身或者经历,到自己幕下后,曹操也能给他们发挥才能的场所。
在宛平之战中,因为自己一时贪图美色惹恼了张绣,于是张绣假装投降。在半夜之时,张绣带领军队杀进曹操的军营中,杀得曹操军队措手不及。在这场战争中,曹操的长子曹昂战死,勇将典韦也战死在这场战争中。在典韦的葬礼上,曹操痛哭,心中万般不舍。一次,路过故地时,曹操突然放声大哭,身边的将士都不知为何,曹操说明缘由,典韦在这个战死了,自己失去了一名爱将。众人听后,都下马悼念典韦,而曹操亲自上香以示纪念典韦,在他悼念后典韦之后,才去给儿子和侄子上香。
曹操爱才的事例特别多,足以看见曹操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伯乐。
曹操身世
曹操的祖父为曹腾,是东汉皇宫的一名宦官。汉顺帝即位,特别重用曹腾,经常赏赐曹腾一些东西,汉顺帝不仅在生活习惯上照顾曹腾,赏赐他一些和别人不同的东西,在仕途上,曹腾也从小黄门变成了中常侍。
曹操画像
后来,汉顺帝去世之后,立了两岁的儿子汉冲帝即位,没过多久这位小皇帝便夭折了。朝中的大臣便商议着立帝行动,朝廷中有两种声音,一是说立清河王为皇帝,一是说立刘志为皇帝。曹腾看到时机快成熟了,于是便找到了梁冀,说自己愿意站在刘志这一边,和梁冀一同拥护刘志为皇帝。后来,梁冀在曹腾的支持下,毒死了清河王,顺利地让刘志做了皇帝。刘志当了皇帝之后,对拥护他的人给予了优待,曹腾也升为了费亭候。曹腾在宫中共经历了四代皇帝,什么事情都做的很完善。
曹腾收养了一个儿子,便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曹腾死后,曹嵩袭承了曹腾的官位,成为了东汉一名官员。但是,曹嵩不像父亲曹腾一样清廉,曹嵩利用职位之便,在朝期间,为自己谋了很多财富。
曹操的父亲曹嵩凭借自己多年在朝廷为官的经验,期间敛了不少的钱财,后来,东汉末年,朝廷中可以拿钱买官这一做法。曹嵩便拿着家里的钱财,为自己捐了太尉一职位。曹嵩很是满意这个职位,所以不惜花掉重金,也要官至太尉。而曹嵩到了太尉一职后,也迎来了自己在官场上的鼎盛时期。
曹操祖父
曹操的祖父是曹腾,为东汉的一名宦官。曹腾为人忠厚、忠义,为人所敬仰。曹腾在汉安帝时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后来,汉顺帝即位,特别重用曹腾,经常赏赐曹腾一些东西,汉顺帝不仅在生活习惯上照顾曹腾,赏赐他一些和别人不同的东西,在仕途上,曹腾也从小黄门变成了中常侍。
曹腾墓
后来,汉顺帝去世之后,立了两岁的儿子汉冲帝即位,没过多久这位小皇帝便夭折了。国家不可能没有皇帝,于是,朝中的大臣便商议着立帝行动,朝廷中有两种声音,一是说立清河王为皇帝,一是说立刘志为皇帝。曹腾看到时机快成熟了,于是便找到了梁冀,说自己愿意站在刘志这一边,和梁冀一同拥护刘志为皇帝。后来,梁冀在曹腾的支持下,毒死了清河王,顺利地让刘志做了皇帝。刘志当了皇帝之后,对拥护他的人给予了优待,曹腾也升为了费亭候。曹腾在宫中共经历了四代皇帝,什么事情都做的很完善。
曹腾还注重给汉桓帝推荐优秀人才,延固、赵典等人都是曹腾推荐的。一次,有一名太守派遣官吏给曹腾送礼物想要贿赂他,结果被益州刺史益州刺史种钡弥了,便上书弹劾曹腾,汉桓帝知道曹腾是无辜的,就没有追究曹腾。而曹腾得知后还夸赞种笔且晃徽直的人才,劝告皇帝应该重用。
后来,曹腾死后,养子曹嵩袭承了他的爵位。
相关参考
武将三碗酒,曹操两行泪,正是这两次醉酒,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进程
细看三国正史和演义小说和电视剧,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时的人们只喝酒不喝茶,不管是庙堂之中还是城门楼上,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不管有菜没菜,不管有事没事都要整两杯。比如张飞战马超之前,马超在城下
受了成语“焚书坑儒”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秦始皇吗?不是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
受了成语“焚书坑儒”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秦始皇吗?不是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
受了「」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吗?不是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都发生在秦。第
受了成语“焚书坑儒”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秦始皇吗?不是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
刘备曹操两人为什么都要杀吕布?吕布怎么死的?曹操在白门楼捉住吕布时,曾有意受降他。问刘备有何建议,备曰:“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便杀了吕布。吕布曾“辕门射戟”救过刘备,而刘备反要害吕布。马中赤
历史人物 贾诩没有想过篡权上位么?贾诩是不是三国里最无欲无求的人
贾诩的才智其实算是三国里非常厉害的人物了,贾诩曾用计谋打败曹操两次,加入曹操后在官渡之战上帮助曹操获胜,而且还成功预测曹操和曹丕两次出征均会失败。按照贾诩的声望和地位,为什么贾诩就甘愿当一名下属呢?贾
历史人物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是什么?秦始皇有没有被后人冤枉?
当人们讨论秦始皇一生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的时候,难免会把焚书坑儒拿出来当一个典型例子。焚书坑儒肯定是秦始皇的罪过之一,但是关于焚书坑儒的真相却一直存有争议,秦始皇到底是坑儒还是坑术士呢?如果是坑
秦始皇焚书坑儒最主要动机是控制当时人民思想吧!若他没有焚书的话,就不会有后来汉朝的今古经学之争吧!1.原因及结果:史记李斯列传中记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皆知,但史上有次更加悲惨的焚书坑道鲜为人知。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震惊天下,这次事件成了秦始皇一生的污点。这位统一了华夏六国的千古一帝,如果没有“焚书坑儒”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