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方面未作出干扰更确切 西沙海战放行说详解
Posted 台湾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台湾方面未作出干扰更确切 西沙海战放行说详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台湾方面未作出干扰更确切 西沙海战放行说详解
“1974年,中国与南越海战爆发后,中国海军准备从台湾海峡蒋军占领的东引岛一侧通过,消息传到台北蒋介石那里,老蒋不假思索地说,‘西沙战事紧啊!’,命令放行,让中国军舰顺利通过!
这是一则坊间流传甚广的历史段子。同样在坊间流传的,还有一篇出自国防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焰少将的辟谣文章,该文称“所谓蒋介石在台湾海峡对解放军海军‘放行’一事,更属毫无根据的胡编”。那么,这则段子是真的吗?徐焰少将的辟谣靠谱吗?这段子,真的“毫无根据”吗?
徐焰少将辟谣:不存在蒋介石对大陆海军“放行”一事
“蒋介石说‘西沙战事紧啊’”的段子,在网络上流传了很久。但一直没有谁能够拿出确凿的证据来支持或者反驳。唯一有分量的反驳文章,出自国防大学学者徐焰少将之手,刊发在《学习时报》2011年10月24日第07版上。文章认为:蒋介石在大陆与南越政权发生冲突没有“协助”过大陆,更不存在所谓的蒋介石在台湾海峡对解放军海军“放行”一事。
辟谣理由一:段子没有正规史料来源
徐焰少将认为段子的来源本身存在问题,文章如此追溯道:
“1974年的西沙海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领土主权的一次重要作战行动,不过出于某些限制,一些决策极少公开报道,结果在一些非主流媒体上出现了不实传闻以吸引眼球。例如从1990年代以后,国内一些刊物和文学作品叙述1974年1月西沙反击战时,曾以小说式笔法说蒋介石得知解放军舰只穿越台湾海峡时下令‘放行’。近年网络上文章不仅引用此传言,还为美化蒋介石越写越玄,甚至还写出什么‘护航’、‘供应’和‘打开航标灯’等离奇细节,造成以讹以讹,被一些人信以为真并引用。”
辟谣理由二:台湾1974年是支持南越当局的
文章还认为,台湾当局自1949年之后,一直与南越当局保持密切关系,在1974年是站在南越当局一边的,不可能“协助”大陆海军。文章说道:
“(台湾)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在西贡派驻庞大的军事顾问团,并派出空运人员协助南越军队作战。蒋介石特别欣赏的将领胡琏便长年以“大使”身份驻在西贡,向南越军提供“剿共”经验,结果其住所还受到越共游击队的爆炸袭击。1973年春美国从南越撤军后,台湾军事顾问团仍留西贡,在此后两年间继续向其提供军事援助。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同南越海军发生西沙海战后,台湾当局继续支援南越当局。驻太平岛的国民党军还接到命令,如果中共海军舰艇靠岸便开火,而南越舰艇靠近则“劝他们离开”,其立场站哪一边不是清清楚楚吗?”
辟谣理由三:大陆舰船在台湾海峡活动未受拦截已成多年惯例
文章称“所谓蒋介石在台湾海峡对解放军海军“放行”一事,更属毫无根据的胡编”的同时,认为事情的真相是:
“真实的历史事实是:1974年解放军海军同南越海军发生西沙海战后,因南海舰队力量不足,从东海舰队调几艘舰通过台湾海峡南下,途中未遭国民党军拦截,却并非台湾当局故意“放行”。1965年‘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后,台方海军因遭痛击已不再向解放军海军主动攻击,解放军也不主动打击对方,大陆的舰船在台湾海峡的活动未受拦截已成多年惯例。至于台湾方面提供‘护航’、‘供应’等说更是向壁虚构,‘打开航标灯’、发出‘请通过’的信号是属违反航海常识的臆想。了解台海地理的人都知道,海峡宽度最窄处也有130多公里,而并非狭窄水道,在如此宽阔的航道打开岸边‘航标灯’,船上的人谁看得见?”[
上述辟谣存在硬伤,台湾默许大陆海军通行是事实
此文在网络和纸媒流传得很广。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其辟谣的三条理由,是存在一些明显的硬伤的。下面逐一说明:
硬伤一:段子最早的纸媒出处,是1988年的《党史信息报》
徐文认为段子出现的时间是“1990年代以后”,且没有正规来源,都是些“小说式笔法”。但据历史学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马振犊先生主编的《台前幕后:1949-1989年的国共关系》一书的注释,该段子的最早出处,其实是1988年8月12日《党史信息报》刊载的一篇文章《西沙之战中的蒋介石》。该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并非什么“市井小报”。
硬伤二:与南越保持密切关系,并不意味着台湾会不顾民族大义放弃守护南海主权
确实如徐文所说,因为与大陆的长期的对立关系,台湾与南越政权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这样关乎民族大义的问题上,台湾会选择与南越政权站在一起。台湾方面的真实态度,《台前幕后:1949-1989年的国共关系》一书有详细的描述:
“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南越当局提出了强烈抗议,并再次重申中国对南沙诸岛‘具有不可争辩的主权’……2月4日同日,台湾当局也向南越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蒋经国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记者提问时,明确地表明了决不允许外国霸占南沙群岛的态度。有记者问,如果中共海军与南越在南沙群岛开战,台湾海军持何态度时,蒋经国回答说,共军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当然站在中国人一边,‘中华民国’海军绝不会趁中共海战之时出击,做不利于中国人的事。记者们为此热烈鼓掌。台湾《中央日报》就南海局势发表了社论,社论中提及大陆方面时没有沿用过去谩骂式称为‘共匪’的言词而换之以‘毛共’代之,使之避免了外国人有‘可乘之隙’。这说明,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台湾方面头脑还是清醒的。”这些公开声明,其实也是支撑毛泽东做出台湾不会干扰大陆海军通过台湾海峡的判断的重要因素。
至于“驻太平岛的国民党军还接到命令,如果中共海军舰艇靠岸便开火,而南越舰艇靠近则‘劝他们离开’”这一事实,其实也不难理解:台湾当时仍未与大陆结束敌对关系,其担忧大陆海军乘胜攻占太平岛,也是人之常情;至于对南越舰艇,因台湾当时并无意与南越撕破脸皮,南越也不愿与台湾因南海问题直接敌对,故采取“劝他们离开”的策略,也属正常。
硬伤三:该航线是大陆海军第一次走,“未受拦截已成多年惯例”的理由站不住脚
徐文以“1965年‘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后,台方海军因遭痛击已不再向解放军海军主动攻击,解放军也不主动打击对方,大陆的舰船在台湾海峡的活动未受拦截已成多年惯例”为由,认为大陆海军通过台湾海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与台湾海军的“放行”毫无关系。但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据当年参与指挥西沙海战的时任海军副司令的孔照年将军的说法,这条航线是大陆海军第一次走,并没有什么“惯例”。孔将军说:
“从台湾海峡中线南下,从来没人这么走过。所以我们当时多少也有些担心,担心国民党会不会干扰我们,我建议走外线,走内线(紧贴海岸线)会很浪费时间,我分析国民党不会干预,最多是监视我们,因为是我们卫国作战,是保卫中国的领土,他不敢动。”(《现代舰船·A版》,2008年第一期,《海军司令员谈西沙海战》)
亲历者孔照年将军接受采访称:台湾海军知道大陆军舰通过海峡,但只监视,不干扰
孔照年将军还以亲历者的身份,在接受《现代舰船》杂志采访时,确认了一个重要事实:台湾海军对大陆海军通过台湾海峡的过程是知晓的,而且全程监控,但没有做任何干扰。孔将军说:
“当时2艘‘阳’字舰在中线另一侧监视我们,两边都没吭声,没发信号,安安静静地过去了。后来有个说法传出来,说蒋介石对西沙的事有个态度是不要打扰。(《现代舰船·A版》,2008年第一期,《海军司令员谈西沙海战》)”
孔将军的这一回忆,也纠正了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台湾海军“打开航照灯”、发出“请通过,请通过”的信号等不实描述。事实上,双方是在心照不宣的状态下安安静静地完成这一历史性事件的。
亲历者老兵李兆新回忆文章称:国民党没干扰,没开照明灯,没护航
老兵李兆新,当时“作为当时南海舰队司令部情报处译电员,直接参与了西沙海战”,特别是2月21日夜来南海增援的东海三舰,在通过台湾海峡时,正是李兆新值班,“有幸亲眼目睹并直接处理了三舰通过台湾海峡的全过程”。李兆新老人的回忆,与孔照年将军的说法完全一致,是在非常安静的情况下,没有受到台湾海军任何干扰,也没有得到“打开航照灯”、发出“请通过,请通过”的信号的协助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台湾海峡的——李兆新老人说:“要是真像人们传的那样,如果国民党兵打开照明灯,又是来护航,又是送给养,恐怕还没到近前,就会被我们的炮弹打回,因当时我三艘导弹护卫舰全部是炮弹上膛,沿海部队也全部进入高级别战备状态,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
老人的回忆还提供了一个细节,反驳了“大陆舰船在台湾海峡活动未受拦截已成多年惯例”的辟谣理由,文章说:“马祖岛……是我三舰通过台湾海峡的中心区域,从1954年开始,马祖列岛与我黄岐半岛发生大小规模战斗多起,1958年8月,著名的‘金马炮战’就是在马祖、金门一线全面开火的。1966年1月9日的马祖空战,我空70团两架歼5机,就是在这一区域击落台空HU—16战机的。多年来,我们在这一区域与蒋军虽炮战空战不断,但我们从不在马祖岛以东海域与其进行海战,因这一区域是蒋军控制的中心区,海战一打,北有东引守军,南有金门守军,东有台北,蒋军必来援助,我将受四面夹击,这对我极其不利。这一次,我三舰缓慢向马祖以东海域驶来,渐渐进入这一死角区。”可见用“惯例说”来解释这一事件,是站不住脚的。
结语
至此,可以得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1、大陆军舰安然通过台湾海峡,台湾方面没有做任何干扰;2、台湾方面是掌握大陆军舰的动向的;3、台湾方面默许大陆军舰通过,但没有“打开航照灯”、发出“请通过,请通过”的信号。惟有蒋介石那句“西沙战事紧啊”,虽有《党史信息报》的刊载,但没有能够得到其他史料的佐证。不过台湾方面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立场,已毋庸置疑。这立场,自然也正是蒋介石的态度。毛泽东那句“蒋先生还是讲民族大义的”的评价,可谓中肯之语。
相关参考
1974年19日晨,越舰派出士兵分别登陆琛航岛和广金岛,守岛民兵果断开火,将南越士兵赶了回去。8时15分,被中国海军396编队拦截的南越16号舰调航转向,直对着396舰冲来,企图迫使396舰转舵。这是
中国与越南曾于1974年、1988年在南海的西沙及南沙爆发海战。一、西沙海战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处,由宣德、永乐两个群岛和其他岛礁组成,是亚洲东北部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以求的军事记者。这年1月,我海军南海舰队对入侵我国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当时越南南、北尚未统一,南越时称越南共和国)军队,进行了反击作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第一次与入侵的外国海军作战。我为自己作为...
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碧蓝的海水拍打着白色沙滩,军港里战舰拥波慢摇,远处烈日下,几队海军战士挥汗如雨,正紧张而有序地从4艘陈灰色猎潜艇上卸下大大小小设备,吊放岸上,这是4艘国产6604型猎潜艇,设计源自二
航海瞄准系统、通信和控制系统的不完善,同时缺少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的现代手段,使得空军作战变得困难。这样一来,中国海军被迫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作战,而第一架解放军海军飞机在西沙群岛被完全控制几小时之后
导读:1974年3月,我从海军上海基地宣传处,被调至新恢复组建的新华社海军分社,当上了一名梦寐以求的军事记者。这年1月,我海军南海舰队对入侵我国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当时越南南、北尚未统一,南越时称越
荷兰人为了和中国进行贸易活动,在澎湖建立根据地,这种行为在明朝看来是受到了严重的挑衅,明朝政府包围了荷兰人,进行谈判,谈判中提出如果荷兰人同意退到台湾就允许荷兰人在内陆的贸易往来。料罗湾海战起因是福建
导读:自今年5月初以来,越南在我国西沙群岛的中建岛附近海域对我国企业正常的海上作业持续干扰,越方侵害我国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以及海上平台安全的冒险行动受到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摇旗呐喊和助威,也颇
-风物君语-"一入西沙千帆醉,从此马代是路人!"▼西沙群岛,第一次被中国人熟知,缘于发生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西沙海战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也有人认为是我国海军迈向「”蓝海”的第一步。
2014年5月2日开始,中海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附近进行钻井作业,越南方面调集大量船只干扰、冲撞中国的钻井作业。中越双方在附近海域百余艘船只对峙,爆发了高压水炮大战。在越南国内爆发了打砸哄抢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