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军舰被手榴弹炸沉 1974年西沙海战内幕

Posted

篇首语:树怕烂根,人怕无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越南军舰被手榴弹炸沉 1974年西沙海战内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越南军舰被手榴弹炸沉 1974年西沙海战内幕

2、历史军事 中国海军击落敌机后悲壮的自沉

越南军舰被手榴弹炸沉 1974年西沙海战内幕

1974年3月,我从海军上海基地宣传处,被调至新恢复组建的新华社海军分社,当上了一名梦寐以求的军事记者。这年1月,我海军南海舰队对入侵我国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当时越南南、北尚未统一,南越时称越南共和国)军队,进行了反击作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第一次与入侵的外国海军作战。我为自己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未能赶上西沙海战而极度遗憾,到北京后稍作安顿,就匆匆赶往西沙,进行战后采访。

我来到海南岛最南端的海军基地,好不容易等到一艘补给船去西沙,那是一艘吨位不大的民船。经过30多个小时的航行,一座洁白的小岛———西沙群岛的主岛永兴岛,终于从湛蓝色的万顷碧波中跳了出来;再走近些,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岛上最高建筑物的顶端。我顿时泪流满面。

我是从对守岛部队和参战部队的采访中,了解到西沙海战的真实情况的。我南海舰队由猎潜艇271、274号组成的编队,在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于1974年1月17日进至西沙永乐群岛附近海面执行巡逻。次日,扫雷舰389号、396号也驶至永乐海域,加入巡逻编队。猎潜艇281号、282号组成的编队则部署于永兴岛附近,随时准备驰援巡逻编队。南海舰队的主战舰艇护卫舰因失修无法出战。1月19日凌晨,南越海军“怒涛”号和“李常杰”号开始向我巡逻舰艇接近,“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则向琛航、广金两岛接近。我扫雷舰389、396编队首先出动,将“怒涛”号和“李常杰”号拦阻于广金岛西北海面,猎潜艇271、274编队则进至琛航岛东南海域,与“陈庆瑜”号、“陈平重”号形成对峙。7时40分和7时49分,“陈庆瑜”号、“陈平重”号先后派出40多人,试图强行登陆琛航、广金两岛,被我守岛民兵在舰艇编队支援下击退。10时22分,南越四舰同时转而攻击我舰艇编队,我舰艇编队奋起反击。西沙海战就此爆发。

这真是世界海军史上最为奇特的一次海战!交战双方各为4艘舰艇,一方为3艘驱逐舰和1艘护航炮舰,全部是作战舰艇;一方为2艘扫雷舰和2艘猎潜艇,全部是辅助船只。就舰艇的大小而言,一方4艘舰船的总吨位,还不及另一方1艘舰艇的吨位。就是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两支舰艇编队,居然在浩瀚的南海海面上捉对厮杀!制胜的关键是:南越军舰试图拉开作战距离,以发挥其大口径远程火炮的威力;中国舰艇则扬长避短,紧贴对方,以时速极快的小口径火炮猛烈攻击敌舰面。优劣易位,激战4个多小时(其间猎潜艇281、282编队于12时12分赶至战区,加入战斗),南越“怒涛”号护航炮舰被我击沉,3艘驱逐舰被我击伤,而我方先期参战的4艘舰艇两重伤、两轻伤,后两艘毫发无损。本次海战除击沉、击伤敌舰外,还在敌舰逃逸后收复了珊瑚、甘泉和金银三岛,西沙海战就此结束。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这次海战中,我们的水兵使用了手榴弹,最后让敌舰起火爆炸的,就有手榴弹的功劳。这些本来准备补给给守岛民兵用的步兵武器,却在海战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奇效!在战后南越的报纸上,这些手榴弹被描写成“中共海军使用的导弹”。

西沙海战以我们的完胜而告结束,但在采访过程中,荡漾在我内心的却不全是喜悦,还有难以言说的酸楚。中国是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却没有一支和这种文明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海军!回想人民军队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和敌人作战。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抗美援朝,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的战士都是以不屈的意志和血肉之躯,保家卫国。在新中国成立25年后的西沙海战,面对南越的海上入侵,我们的水兵依然需要延续这样的传统!在这次西沙海战中,我们共有18名海军官兵为保卫祖国的海疆而献身,他们就长眠在琛航岛的最高端,日夜守望着祖国的大海。在我乘坐的舰艇离开琛航岛时,我久久伫立在甲板上,以一个长长的军礼,向烈士们表达了我深深的敬意。在向南远眺南沙的时候,我内心的感受从未如此强烈:“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历史军事 中国海军击落敌机后悲壮的自沉

“宁海”、“平海”两舰被炸沉后,“逸仙”舰改作旗舰。9月25日上午,日军出动9架飞机对它进行猛烈轰炸。“逸仙”舰用仅剩的99枚空炸榴弹进行还击。令人称奇的是,舰首150毫米主炮还击落了两架敌机。不过该舰已被击中多处,舱内大量进水,后沉没江中。

抗日战争中,国人更多关注的是双方陆军和空军。其实,实力不强的中国海军在阻止日军迅速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后认为,要置中国于死地,必须控制上海和南京。而南京国民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明确指示海军要绝对确保对江阴以西长江航线的控制。为此,国民政府海军部制定了与陆战相配合的战略目标,以长江为布防重心,集中主要舰只,封锁出海口,消灭长江内的日本军舰。从此,中国海军走上了抗战前台。

 沉船封江构建长江防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主要舰队向中国大陆沿海集结。为防止日本舰队溯江而上,中国海军高层决定阻止日军入江,但在如何封江等问题上犹豫不决,延误了时间。直到7月下旬,上海附近各军港的舰只,才陆续向江阴上游的长江江面集中。

1937年7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切断长江中上游日军第三舰队第11战队的退路。但不幸的是,这一军事机密被化名为廖雅权、潜伏在南京汤山温泉当服务员的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获得。8月11日和12日两天,长江中游的日本舰船匆忙撤退。由于中方缺乏足够的警惕和协调,当海军部醒悟过来后,才发现所有日本军舰已经全部逃脱。

根据最高国防会议的精神,8月11日,中方开始实施封江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最主要的是破坏航标,以增加敌舰航行难度,减缓其前进速度。

8月12日,中国海军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主力等49艘军舰在江阴江面集合完毕。首批准备自沉的“通济”、“大同”、“自强”、“德胜”等8艘军舰和20艘民用舰船早已在江面准备待命。只听海军部长陈绍宽一声令下,各舰船打开水底门,缓缓下沉。由于水流湍急,首批下沉舰船多半被水流冲离理想位置,导致封锁线出现许多缺口。海军部于是又征用“公平”、“万宰”、“泳吉”等3艘民轮沉入江中构筑封锁线。同时,海军部又从江苏、浙江等省紧急征用民用船只185艘,满载石子沉入封锁线的缺口中。

  海战变空战中国初战告捷

由于江阴构筑了封锁线,再加上长江两岸强大的火力,日军只好改用舰载机和陆基航空兵先进行轰炸。遗憾的是,中国海军对日军以航空兵为主的交战手段缺乏心理准备,仍然以水面舰队决战的模式安排迎战。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领海军主力“宁海”、“平海”、“逸仙”等8艘巡洋舰在沉船封锁线后方布防,第二舰队的小型舰艇部署其后。

1937年8月,江阴大战拉开序幕。8月16日,7架日机贴着江面向江阴飞来,侦察我军部署。舰上水兵发炮进攻,日机不敢低飞,在高空掷下两枚炸弹后逃走。19日,日军从“加贺”号航母起飞的12架舰载机飞抵江阴要塞上空。中国军舰与要塞两岸对空火力齐发,织成密集的火网,12架飞机仓皇逃离。从16日到20日,敌机或进行侦察,或投石问路,均未发生实质性战斗。

此前,日军派出大批谍报人员前往上海至南京长江沿线各地,侦察中国军队的布防情况。特务原田直三在江阴经过数日秘密侦察,摸清了江阴要塞的布防情况。日军据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决定于22日对中国海军进行突袭。

22日下午,12架敌机分两个编队扑向江阴要塞与电雷学校,轰炸两岸炮台和电雷学校。要塞和军舰上的中国高射炮群等防空火力立即还击,“平海”舰3号高射炮在见习指挥官刘馥指挥下,击中第三架敌机的油箱,日机在空中冒出浓烟,一头扎到山上的丛林中。山下电雷学校高空机枪火网命中敌第一编队第五架飞机,飞机爆炸后化为一团火球坠入学校食堂前方。

此役,中国海军在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击落敌机两架,使日机对中国海军有所忌惮。这也是中国海军在抗战中,以舰艇炮火首次打下日本飞机,极大地鼓舞了海军的士气。

此后一段时间,日军停止了对江阴地区的正面空袭。而中国海军则忙于补给炮弹,希望进行舰舰决战。直到9月中旬,双方都在进行备战。

  海空大决战中国主力战舰沉没

9月23日,中日双方海军展开决战。日军10余艘军舰向江阴前进,“平海”、“宁海”与“逸仙”迎战。随后,日军派出4个编队共58架飞机对中国舰队进行轮番轰炸,但技术拙劣的日军不但没有一颗炸弹命中目标,反而被中国击落了7架战机。不过,炸弹散片对中国军舰造成了重大损害,“宁海”舰多处受伤,开始进水。最后舰身严重倾斜,船上官兵死伤过半,最终搁浅在长江北岸。

在“宁海”号拼死抗击敌机的同时,旗舰“平海”号也遭到日机的轮番轰炸和扫射,舰体在巨大的震波中被震出江水,又重重地落入江中。此后它在撤退过程中,再次遭到30多架飞机的围追堵截。25日清晨,“平海”舰沉入长江。

“宁海”、“平海”两舰被炸沉后,“逸仙”舰改作旗舰。9月25日上午,日军出动9架飞机对它进行猛烈轰炸。“逸仙”舰用仅剩的99枚空炸榴弹进行还击。令人称奇的是,舰首150毫米主炮还击落了两架敌机。不过该舰已被击中多处,舱内大量进水,后沉没江中。

在敌机空袭中失去大多数主力军舰以后,中国海军部长陈绍宽下令放弃“海圻”、“海容”、“海筹”、“海琛”等年久失修、缺乏防空火力的巡洋舰。9月25日夜,4艘军舰打开海底门,静静地沉入长江。随后,“青天”、“湖鹏”等舰也被炸沉。

尽管中国海军的第一、第二舰队在中日海军大战中几乎悉数被击沉,但中国海军进行的江阴抗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推迟了日军的进攻速度,其惨烈程度也是少有的。亲临要塞观战的德国军官法尔肯豪森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见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战。”

江阴抗战,为江苏、浙江、武汉等地的大量工厂、企业、人员内迁赢得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参考

对历史人物蒋介石该怎么进行评价

蒋介石一生中最闪光的一句话西沙海战过程简述:1974年1月18日,越南政府不顾中国一再警告,派兵侵占中国西沙永乐群岛,并与守岛民兵发生冲突。从而展开了西沙海战的序幕。南沙海军火速支援,无奈越南舰队吨位

6艘军舰保护西沙钻井平台 中国在联合国批评越南

当地时间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王民就越南干扰中国南海钻井平台一事照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转去中国的立场文件《“981”钻井平台作业:越南的挑衅和中国的立场》,并要求秘书长将中国的立场文件作为联...

6艘军舰保护西沙钻井平台 中国在联合国批评越南

当地时间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王民就越南干扰中国南海钻井平台一事照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转去中国的立场文件《“981”钻井平台作业:越南的挑衅和中国的立场》,并要求秘书长将中国的立场文件作为联...

中国自解放战争以来有打过海战吗详细说一下有的话

中国与越南曾于1974年、1988年在南海的西沙及南沙爆发海战。一、西沙海战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处,由宣德、永乐两个群岛和其他岛礁组成,是亚洲东北部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越南在西沙疯狂挑衅4大原因

越南驻联合国大使黎淮忠10日无理要求中国把在西沙群岛毗连区的“981”钻井平台“移走”,并撤走护卫平台的逾百艘船只,消息传来,国人震惊,越南为何有这种疯狂举动?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挑衅中国?其背后的深...

一个西沙群岛守边老兵的往事回忆,追溯真实的历史故事

-风物君语-"一入西沙千帆醉,从此马代是路人!"▼西沙群岛,第一次被中国人熟知,缘于发生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西沙海战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也有人认为是我国海军迈向「”蓝海”的第一步。

回顾80年代伊朗与美国波斯湾海战,伊朗海军大型军舰损失殆尽

1984年年初,两伊战争陷入僵持对峙状态。伊拉克为了打破僵局率先发动「”袭船战”,攻击波斯湾内航行的中立国油轮和货船,意图削弱伊朗的经济实力逼伊朗就范;而伊朗随后也加入到「”袭船战”中。据统计,在两伊

西沙本无事只因贼惦记 人民日报谈中越争端

自今年5月初以来,越南在我国西沙群岛的中建岛附近海域对我国企业正常的海上作业持续干扰,越方侵害我国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以及海上平台安全的冒险行动受到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摇旗呐喊和助威,也颇吸引了...

越南曾承认中国南海主权

1958年9月14日越南总理范文同致中国总理周恩来的照会。以总理照会形式确认在统一前后出尔反尔承认西沙属于中国20多年>自1950年中国同越南(指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建交后,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

你争我夺的1974年

点击浏览本期目录本文原载于最新一期《文史参考》(7月上)近日,南海局势渐趋紧张,越南、菲律宾与中国的摩擦不断。中越南海争端由来已久,迄今为止最为激烈的冲突是在1974年的1月,中方舰艇面对实力超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