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数学家秦九韶用数学阐述治国思想

Posted 数学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数学家秦九韶用数学阐述治国思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数学家秦九韶用数学阐述治国思想

资料记载,秦九韶是南宋数学家,出生于四川安岳县,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他发明的大衍求一术、正负开方术等,如今被广泛用于密码学、数值分析等领域。

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秦九韶的数学成就一直未被知晓和认可,直到近现代,才逐渐有人对其进行研究,但他的名气却是国外高于国内。此前,牛津大学出版的《数学史,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现代》图书中,重点介绍的12位数学家中,秦九韶是唯一入选的中国数学家。还有BBC拍摄的一部关于数学的故事的纪录片,他也是唯一被提及的中国数学家。徐品方说。

为了宣传秦九韶,上世纪90年代初,徐品方开始写作大量关于秦九韶的研究文稿,刊发在国内多家刊物上。2000年,安岳县秦九韶纪念馆建成,徐品方被聘为纪念馆顾问。

徐品方告诉记者,秦九韶用数学题的方式,阐述了他对于如何施行仁政的思考,在书的正文天时类、田域类、赋役类、钱谷类等几章设置的50多个数学问题中,一一进行解答,给出一套易于操作的、将数学应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保障民生的方法和举措。

在徐品方提供的资料中,记者看到,秦九韶曾提出了检验米中杂谷粒数的方法,也就是现代数理统计中随机抽样检验残次品的方法。秦九韶通过数学题模式,阐释要保证公粮质量和数量,合理选择储粮地点以及如何进行保管等方法。徐品方说。

秦九韶还通过数学题模式,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以及填海填湖开垦耕地的方法。通过测量广一千九百二十步纵三千六百步大斜二千五百步小斜一千八百二十步,计算出所在地可开垦土地面积203顷50亩,按照每户分15亩,即可解决1300多户流民耕地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四川安岳历史名人

!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秦九韶(公元1202-1261),字道古,安岳人。秦九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其父秦季栖,进士出身,官至上部郎中、秘书少监。秦九韶聪敏勤学。宋绍定四年(1231)

安岳有哪些历史名人

安岳的历史名人有:1、秦九韶:秦九韶,字道古,是南宋著名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1247

华蘅芳

  华蘅芳(1833~1902),中国清代数学家,机械制造家。字若江。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自幼喜好数学。曾遍读秦九韶《数学九章》、李冶《测圆海镜》等历代数学名著,并对《数学九章》进行校补。咸丰间

他是南宋数学家,主张抗蒙数次被弹劾,成恶人却被西方科学界敬仰

随着科举制度的设立,古典文学成为学习的主流,反而数学、天文学等一直被压制,但还是有一些人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提到古代数学家,那秦九韶的名字必然会被提及,而他的著作不仅在几百年后的西方广为传播,受到了科学

他是南宋数学家,主张抗蒙数次被弹劾,成恶人却被西方科学界敬仰

随着科举制度的设立,古典文学成为学习的主流,反而数学、天文学等一直被压制,但还是有一些人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提到古代数学家,那秦九韶的名字必然会被提及,而他的著作不仅在几百年后的西方广为传播,受到了科学

历史秘闻 孔子为何推广儒学?

孔子认为治国须以"儒"来治国方能成功所以周游列国阐述儒的思想儒学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

历史人物 南宋文学家陆九韶简介,著有《解经新说》《州郡图》等作

生于宋高宗建元戌申年,卒于宋宁宗嘉泰己丑年。学问渊博精粹,崇尚孝悌忠信,重义轻利。筑室梭山,隐居不仕,讲学其中。主要弟子有严松,徐仲诚。交结多名士。与朱熹书信往来,切磋学问,曾谓“晦翁(朱熹)《太极图

孔子为何推广儒学?

孔子认为治国须以"儒"来治国方能成功所以周游列国阐述儒的思想儒学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

历史秘闻 贞观之治思想,贞观之治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政策分别列出四条

贞观之治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政策分别列出四条治国思想:纳谏;吸取秦隋灭亡教训;国力尚未恢复,百姓贫困,与民休息;民主理政,臣下直言。治国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令;完善科举制;推行均田制贞观之治:唐贞

贞观之治思想,贞观之治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政策分别列出四条

贞观之治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政策分别列出四条治国思想:纳谏;吸取秦隋灭亡教训;国力尚未恢复,百姓贫困,与民休息;民主理政,臣下直言。治国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令;完善科举制;推行均田制贞观之治:唐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