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科索沃空袭

Posted 战争

篇首语: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科索沃空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科索沃空袭

科索沃空袭

战役背景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它的直接导因是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面积1. 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20万,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其余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等。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阿族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 ,并谋求从南联盟分离出去,最终与阿尔巴尼亚合并。而塞族则将科索沃视为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不愿放弃那里的一寸土地。阿塞两族针锋相对,互不让步。一些阿族极端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 ,号召阿族人“起义” ,并策划了一系列袭击和暗杀事件,使暴力冲突逐步升级。从1998年2月开始,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即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全然不顾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战役经过

战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月24日到27日,共进行了四轮,目标集中在南联盟的防空体系、指挥和控制中心、军工厂和在科索沃的塞族军队。

3月28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

4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据统计,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 。飞机共出动32000架次,投弹13000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多家医院被毁,300多所学校遭破坏,还有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至于军人的损失,北约方面虽然宣称南联盟军队有5000人丧生,万人受伤,但南联盟只承认有462名军人和114名警察部队人员在空袭中死亡(战后核查结果表明,南军的实际损失与北约公布的数字相差很大) 。

南联盟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击落了包括美国人自诩“击不落”的F -117A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架、直升机7架、巡航导弹238枚。

以美国为首的、拥有19个成员国的全球最大军事集团,经过78天的狂轰滥炸,使用了包括B -1B和B -2战略轰炸机在内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付出了约130亿美元的高额战费,竟没能使一个只有10万平方千米的小国屈服,使北约丢尽了脸面。

北约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的做法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北约在5月7日出动B2战略轰炸机、用5枚导弹对驻南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北约的这一野蛮暴行遭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强烈谴责,北约在外交上越来越孤立。迫于压力,北约不得不重新回到联合国的渠道和政治解决的道路上来,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由西方7国和俄罗斯提交的科索沃问题决议。表决之前,南联盟开始从科索沃撤军,北约宣布暂停对南的空袭。至此,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结束。6月20日,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南轰炸。

评价

科索沃战争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尤其是以人权及人道主义危机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的这种霸权主义使世界的战争和不稳定因素上升,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也阻碍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巴尔干上空硝烟弥漫——北约对南联盟大规模空袭

巴尔干上空硝烟弥漫——北约对南联盟大规模空袭一辆国际列车被北约导弹击中1999年2月6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和谈,于2月23日就科索沃实质性自治达成一致。3月1

历史百科 世界古代史··科索沃战役

世界古代史··科索沃战役奥斯曼土耳其击溃巴尔干联军的战役。1389年6月15日,奥斯曼土耳其素丹穆拉德一世率军3万人侵略塞尔维亚时,在布里斯蒂那城附近的科索沃平原(今南斯拉夫境内)与塞尔维亚、波斯尼亚

科索沃战争的结果如何 科索沃战争的过程是什么

战争过程1998年,美国和北约就在计划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但没有美国的帮助,北约也难以达到目的。1998年2月,南联盟共和国政府军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冲突。1998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军逐渐占据优势,

历史人物 巴耶塞特一世是谁

巴耶塞特一世(约1354年—1403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执政时期是从1389年到1402年。是穆拉德一世之子,著名的军事统帅,别称“闪电”;1389年随父参加科索沃战役,在其父遇刺身亡后,继续统帅军

历史人物 巴耶塞特一世羞辱 巴耶塞特一世的女儿 巴耶塞特一世妻子

中文名:巴耶塞特一世别名:雷霆国籍:奥斯曼帝国出生日期:1354年逝世日期:1403年www.cha138.com职业:政治家,军事统帅主要成就:科索沃战役  尼科堡战役  安拉卡战役执政时期:138

历史人物 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什么关系

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什么关系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都是苏联十分著名的军事指挥家,两个人的作战习惯各有倚重,罗科索夫斯基更加擅长于精细作战,而朱可夫则更加擅长于猛烈的进攻。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两个

历史百科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其居民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人,其余是塞尔维亚和黑山人。历史上,阿族和塞族长期不和。20世纪80年代末,阿族人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从塞尔

历史秘闻 十字军发动最后一次东征

14世纪时,个别的君王及爵士发动了许多小型的十字军东征,如1390年对突尼斯失败的一次十字军东征和在波罗的海海岸一直进行着的北方十字军入侵。奥斯曼人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得胜后控制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

十字军发动最后一次东征

14世纪时,个别的君王及爵士发动了许多小型的十字军东征,如1390年对突尼斯失败的一次十字军东征和在波罗的海海岸一直进行着的北方十字军入侵。奥斯曼人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得胜后控制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

二战东线上空的转折,苏德库尔斯克大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决定性的战役之一,在这场战争中苏德双方全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跟武器,空战、空袭、反空袭交替进行,直杀得库尔斯克地域烈焰翻滚,浓烟、砂尘遮天蔽日,并创造了历史上最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