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生平简介,吕公著是怎么死的

Posted 陛下

篇首语:如果,不能运气爆棚。那就,努力实力过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生平简介,吕公著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生平简介,吕公著是怎么死的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 ),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

吕公著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任颍州通判,与欧阳修结为讲学之友。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吕诲出京未果,故坚请外任,为蔡州知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因劝阻神宗罢免司马光未果,便坚请罢知通进银台司之职,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

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后召入朝,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高滔滔)临朝,吕公著获召入朝,首上十事疏,以学为重。同年,拜尚书右丞。元v元年(1086年),拜门下侍O,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变熙宁新法。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独自当政。元v三年(1088年),吕公著恳辞相位,升任司空、平章军国重事,时人称吕氏之荣。元v四年(1089年),吕公著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哲宗亲临致祭,赠太师、申国公,谥正献,哲宗亲题其碑首为纯诚厚德。后屡遭贬夺,并入元v党人籍,宋高宗绍兴年间,获封还全部赠谥。

吕公著讲说以治心养性为本 ,语约而理尽。在宋代学术史上,开启了吕学端绪。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五州录》、《吕申公掌记》、《吕正献集》、《吕氏孝经要语》、《葵亭集》等。

北宋政治家吕公著生平简介

嗜学有行

吕公著从小好学,以至废寝忘食。父亲吕夷简对他器重惊异,说:今后必定为王公辅臣。后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没有赴任。任颍州通判,知州欧阳修与他结为讲学之友。后来欧阳修出使契丹,契丹皇帝询问宋朝学问德行之士,欧阳修首先以吕公著回答。后判吏部南曹,宋仁宗奖许吕公著淡于名利,赐给五品官服。又被任命为崇文院检讨、同判太常寺。寿星观营造真宗神御殿,吕公著说:先帝已经有三神御殿,但不停地建立,岂不是祭祀没有丰厚父庙之义。后进官知制诰,三次上疏辞谢。改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读。

濮议之争

主词条:濮议

宋英宗亲政时,加吕公著为龙图阁直学士。当时正议论追崇英宗生父濮王赵允让,有人建议称呼濮王为皇伯考,吕公著说:这是真宗来称呼太祖的,怎能施于濮王。等到下诏称亲,而且分赐讳号,吕公著又说:称亲则有两个父亲的嫌疑,濮王讳可以避于陛下面前,不应与七庙同讳。吕诲等人因此事被调离朝廷,吕公著说:陛下即皇位以来,纳谏之风没有彰扬,而且多次贬退谏官,何以风示天下?英宗未听从。吕公著便请求补外任,英宗说:学士为朕所器重,怎能离开朝廷?吕公著一直请求,被任命为蔡州知州。

因时劝谏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召吕公著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当时司马光因论事被解除御史中丞之职,回到经幄。吕公著封还诏命说:司马光因举职赐罢,这是为有言事职责的人不能尽其言。诏令以告示形式直接交付阁门。吕公著又说:制命不由门下省,那么封驳的职责,因臣而废弃。希望陛下治臣的罪,来端正纪纲。神宗示谕他说:之所以流放司马光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学而已,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公著一直请求,最后被神宗解除了知通进银台司之职。

熙宁(1068年—1077年)初年,吕公著任开封知府。当时夏秋久雨,开封发生地震。吕公著上疏说:过去人君遇灾,有的恐惧以致福,有的简诬以致祸。陛下以至诚待臣下,那么臣下思虑尽诚以回报,上下至诚而变异不消失的,从来没有。做人君主的只有除去偏听独任的弊端,而不被先入之语所蒙蔽,那么就不会被邪说所乱。颜渊问为邦国之道,孔子答以疏远奸佞之人为戒。大概奸佞之人惟恐不顺合君意,那么其势必容易亲近,正直的人惟恐不符合大义,那么其势必容易疏远。只有首先格王端正此事,没有事正而世不治理的。礼官遵用唐代旧例,请求神宗五月临御大庆殿接受朝拜,因而上尊号。吕公著说:陛下正超越汉、唐,追复三代,何必在阴盛的日子,为不符合礼义的朝会,接受无益的虚名?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争论青苗

主词条:王安石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吕公著奉命编修《英宗实录》 。六月,任御史中丞。

熙宁三年(1070年),当时王安石正颁行青苗法,吕公著极言道[13] :自古以来有作为的君主,没有失去人心却能图治,也没有能胁之以威、胜之以辩却能得人心的。过去所谓的那些贤能之人,现都认为青苗法是不对的,但发出议论的人把这一切诋毁为流俗浮论,难道过去都是贤能而现在都是不肖吗?王安石对他的话感到愤慨。神宗让他荐举吕惠卿为御史,吕公著说:吕惠卿固然有才能,但奸邪不可以任用。神宗把这话告诉王安石,王安石更加愤慨,诬陷吕公著恶语中伤,神宗于四月初八贬吕公著为颍州知州。

熙宁八年(1075年),彗星出现,神宗下诏求取直言。吕公著上疏说:陛下临朝希望治理国家,时日已经很久,但左右前后,没有人敢直言。致使陛下有想治理天下的雄心,但没有致治之实,这是任事大臣辜负了陛下。大概士人的邪恶正直、贤能不肖,已经素定了。现在则不是这样,前不久所荐举,认为是天下最贤能的人;但后来被贬逐,认为是天下最不肖的。其于人才既然反复无常,那么于政事也违背常理不加审慎了。古代为政,开始不为百姓所信服的有之,像子产治理郑国,一年后人们怨恨,三年后人们歌颂。陛下垂衣拱手希望成功,于此七年,但众人的陈述,与以前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同,陛下难道没有察觉吗?

后被起用知河阳军,入朝提举中太一宫,调任翰林学士承旨,改任端明殿学士、知审官院。神宗慢慢同吕公著谈论为治之道,便涉及佛老之学,吕公著问道:尧、舜知道此道吗?神宗说:尧、舜难道不知道?吕公著说:尧、舜虽然知此,但惟独认为知人安民是难事,所以成为尧、舜。神宗又说唐太宗能以权智驾御臣下。吕公著回答说:唐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而已。神宗对他的话表示赞许。

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十四日,吕公著与枢密直学士薛向同知枢密院事 。有人打算恢复肉刑,建议取死囚试验劓刑、刖刑,吕公著说:如果尝试这些还不死,那么肉刑就会实行了。便停止。当时西夏梁太后幽禁夏惠宗李秉常,朝廷将要大举征讨西夏。吕公著说:兴问罪之师,当首先选择主帅,如果没有合适的人,不如不举兵。等到兴兵时,秦、晋二地民力大困,群臣们不敢上言,吕公著多次上奏兴兵的害处。

元丰三年(1080年)九月二十九日,吕公著任枢密副使。

元丰五年(1082年),吕公著因病乞求离职,于四月二十六日被罢为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不久,永乐城陷落(即永乐城之战),神宗临朝叹息说:边地百姓疲敝如此,只有吕公著向朕说过而已。便移其为扬州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将要立太子赵佣(即宋哲宗赵煦)时,神宗对辅臣说,应当以吕公著、司马光任师傅(指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

守成良相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初五,哲宗即位,由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听政,守旧派再度执政。吕公著以侍读的身份返回朝廷。高太皇派使臣迎接,询问他所想要说的,吕公著说: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务。但建议的人以变法侵夺百姓为务,斥去所有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因此日久而弊端更深,新法颁行而百姓更加困苦。诚然能得公允正直之士,讲求天下利弊,同心协力而为之,应该不难。

吕公著到朝廷后立即上十事疏,认为人君即位,要修德以安百姓,修德最要紧的也是首先要办的是学。有十件事最为重要,这十件事是:畏天、爱民、修身、讲学、任贤、纳谏、薄敛、省刑、去奢、无逸。 又请求备置谏官,以开言路。同年七月初六,拜尚书左丞。

元v元年(1086年)闰二月初四,拜门下侍郎。 同年四月十五日,吕公著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当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一同建置,中书独为取旨之地。吕公著就请求事于三省者,与执政大臣共同进呈,取旨而各自实行。又执政官员通常几天在政事堂一聚,事情多由其长官决定,同事不得干预。至此,才命每天集聚,于是成为定制。

同年,司马光去世,吕公著独自当权。当时右司谏贾易因进谏攻击别人短处直接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替他说话,便只罢知怀州。吕公著退朝后对同僚说:谏官所议论,得失不足言。看主上正值壮年,担心今后有人进谀说惑乱,正是依赖左右诤臣,不可以让人主轻厌言事的人。众人没有不叹服的。

吐蕃首领鬼章青宜结长期为洮、河一带的祸患,他听说朝廷息兵省戍,暗地与西夏人合谋再取熙、岷州。吕公著上疏派遣军器丞游师雄以方便之策谕求众将,不过一个月,就活捉鬼章青宜结致于朝宫下。

哲宗在资善堂宴请亲近大臣,拿出所书写的唐人诗分赐给众人。吕公著就聚集所讲书中要语明白、切合于治道的,共一百篇进献,以备哲宗游意翰墨,作为圣学的帮助。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吕公著生平简介 吕公著是怎么死的

  吕公著是宋朝著名政治家,北宋名臣吕夷简的儿子,字晦叔,有吕正献、吕申公、小吕申公、吕司空的称号。  吕公著所在的吕家,是宋朝著名的官宦书香世家,其祖上从后唐起一直到宋朝他这一代,都在朝为官,未曾有

历史人物 吕公着生平简介 吕公著是怎么死的 吕公著的贡献 吕公著的故事

  本名:吕公著  别称:吕正献、吕申公、小吕申公、吕司空  字号:字晦叔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寿州:(今安徽凤台)  出生时间:1018年  去世时间:1089年3月17日 

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政治家吕公著简介,吕公著是个怎么样的人

人物生平嗜学有行吕公著从小好学,以至废寝忘食。父亲吕夷简对他器重惊异,说:“今后必定为王公辅臣。”后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没有赴任。任颍州通判,知州欧阳修与他结为讲学之友。后来欧阳修

吕申公吕公著是个什么样的人?吕公著人物故事

  人物档案  姓名:吕公著  字号:晦叔  别称:吕正献、吕申公、小吕申公、吕司空  谥号:正献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寿州  出生时间:1018年  去世时间:1089年  官

历史人物 吕申公吕公著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档案  姓名:吕公著  字号:晦叔  别称:吕正献、吕申公、小吕申公、吕司空  谥号:正献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寿州  出生时间:1018年  去世时间:1089年  官

宋朝 吕公著生平简介?吕公著历史评价?

吕公著宋仁宗时的宰相吕夷简,共有4个儿子,他们是公绰、公弼、公著、公儒。这4个孩子都异常聪颖,颇有才气。吕夷简对夫人说:“这4个儿子将来都能贵显。只是不知有没有能当上宰相的,我们试验一下看看。”有一天

历史人物 刘安世生平经历了什么事情 宋朝后期大臣刘安世简介

刘安世(1048年-1125年),字器之,号元城、读易老人。魏州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北宋后期大臣。>>熙宁六年(1073年),刘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后因司马光、吕公著举荐,升任

历史人物 北宋诗人吕希哲简介,《登单州城楼》作者吕希哲有后代吗

人物简介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学;复从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游,闻见益广。太学出身,以荫入官。王安石劝其勿事科举,侥幸利禄,遂绝意进取。父吕公著殁,始为兵部员外郎。因范祖禹荐,哲宗召为崇政殿说

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

历史百科 问周、司马、邵、程、张之事迹

问周、司马、邵、程、张之事迹周敦颐,字茂叔,宋营道人。初为分宁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熙宁初知郴州,因赵抨、吕公著荐,为转运判官,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胸怀洒落,如光风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