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刘备临终交待诸葛亮取代刘禅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如果,不能运气爆棚。那就,努力实力过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刘备临终交待诸葛亮取代刘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刘备临终交待诸葛亮取代刘禅

刘备托孤不是谜,而是明白的历史事实。而他的一句"君可自取",不见得就是试探诸葛亮,更有可能是对诸葛亮代替刘禅当皇帝的认可。

章武三年春,东征失败的刘备率军返回蜀中。大军到了永安,亦就是赫赫有名的白帝城,刘备疾病加重,自感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急召诸葛亮等重臣来到自己身边,准备托孤之事。

古人托孤,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托的好,帝业得以延续;托的不好,江山易人。刘备虽名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但到他这一代时,家境已败落到“与母贩履织席为业”的地步。几十年惨淡经营,刘备在军阀林立的混乱局面中立住了脚,三分天下有其一,在他花甲之年登上了帝王的宝座。而今大业未成,又遭新败,自己却将撒手人间,刘备当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受。此时,刘备之子刘禅已有十七岁,论年龄,不算年幼,但刘禅是个没有本事的人,俗称“扶不起来的刘阿斗“。对于儿子的德才,刘备自然心中有数,不可指望独撑局面,必须要有人加以辅佐。然而此时,于刘备情同手足的关羽、张飞先后去世,遍观蜀中,唯有诸葛亮是可寄托之人。

刘备与诸葛亮,从三顾始到托孤止,他们的君臣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这种和谐的君臣关系成为历朝历代效法的楷模。刘备对诸葛亮,先是降格以求,后是施之于重任;诸葛亮于刘备,不仅仅在于他的竭尽禅思,屡建奇功,更在于他对于刘备的忠心耿耿。正是基于对诸葛亮的深刻了解,刘备才把辅佐刘禅的大任交于了诸葛亮。

然而,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的一番话,却引起人们许多猜测。刘备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人说,这是刘备故意考验诸葛亮的话,意即刘备临终时,仍不能对诸葛亮百分之百的放心。这就是所谓的刘备托孤之谜。有的人在描述这段历史时,甚至不惜添油加醋,说诸葛亮听了这番话,诚惶诚恐,一边痛哭流涕,一边跪在地上,直到把头都磕破了,才赢得刘备的信任。

时下理论研究盛刮“新意”风,文不惊人死不休。理论研究,史学严加搞出新意本应提倡,但切忌形而上学。没有新意硬要搞出新意,新意便被扭曲。刘备对诸葛亮有十余年的了解,用现在的话。亦可说为考查,因此,把辅佐之事托付于诸葛亮,是建立在对诸葛亮深刻了解和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我们研究历史,既要看历史的渊源,又要看历史的发展,既要分析历史的具体事件,又要联系历史背景,切不可在一些细节上钻牛角尖,更不能为新意而新意,把历史研究引向死胡同。

刘备托孤不是谜,而是明白的历史事实。而他的一句"君可自取",不见得就是试探诸葛亮,更有可能是对诸葛亮代替自己当皇帝的认可。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了作为政治家的刘备,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在那个封建世袭制年代,他已经具备了民主思想的萌芽。他并没有把世袭制看成是铁板一块,不可更改的定义,仅这一点,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备让位诸葛亮是真的吗 刘备是不是真的让诸葛亮取代刘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让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一直以来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第一种认为刘备太虚伪,临死前还在试探诸葛亮,说什么:要看着刘禅能辅佐,就辅佐,若不能辅

刘备临终最毒一计,一箭三雕为刘禅斩草除根,诸葛亮临终如梦初醒

三国时期的刘皇叔堪称“创业皇帝”的典范,从最开始的织席贩履,再到最终入居川蜀君临天下,期间更是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佳话。而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刘备的人物形象,想必都会系之以“仁德”二字吧?不错,如

诸葛亮为什么不取代刘禅称帝? 三国最大谜题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这段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精彩绝伦的历史故事,也诞生出了很多光彩夺目的历史人物,比如关羽,曹操,赵云,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张飞,吕布,貂蝉等。不过,三国时期的谜题也有很多。例如,三

历史秘闻 诸葛亮临终前嘱咐刘禅一件事,刘禅非常郁闷,千年后世人恍然大悟

乱世三国时期,许多人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实现心中的抱负,先后投奔过不少主公,就连自称刘皇叔的刘备,都曾投靠过公孙瓒、刘表及曹操等人的帐下,吕布更是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然而,诸葛亮自从出山开始,一直效力于

诸葛亮临终前嘱咐刘禅一件事,刘禅非常郁闷,千年后世人恍然大悟

乱世三国时期,许多人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实现心中的抱负,先后投奔过不少主公,就连自称刘皇叔的刘备,都曾投靠过公孙瓒、刘表及曹操等人的帐下,吕布更是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然而,诸葛亮自从出山开始,一直效力于

历史秘闻 赵云不懂意思 诸葛亮却吓得冷汗直流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很精彩的桥段「刘备白帝城託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依你的才能必能安顿国家,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刘禅可以辅助,你便辅助他;如果他不行,你可以自行取代。」这看

历史秘闻 赵云不懂意思 诸葛亮却吓得冷汗直流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很精彩的桥段「刘备白帝城託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依你的才能必能安顿国家,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刘禅可以辅助,你便辅助他;如果他不行,你可以自行取代。」这看

赵云临终前大喊四个字,诸葛亮听后脸色大变,后主刘禅无地自容

导读:“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这一句话曾让多少三国迷们热血澎湃。赵云或许不是三国中武功最高的,甚至只能是个中等偏上的地位,但比起胆气恐无人能出其右。连刘备都对赵云啧啧称奇说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银甲银

诸葛亮对刘禅有何建议 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好吗

诸葛亮对刘禅的建议刘备在与东吴孙权的大战之中失败,在病危之际,他将自己的幼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让他们两个人辅佐刘禅管理朝政。并交待刘禅要对诸葛亮以父之礼相待。事无具细,均要与诸葛亮讨论决定。刘禅

历史人物 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好么?揭秘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看法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的实际掌权人,刘禅虽然贵为皇帝但是手上并没有多少实权。如果是这样的话,刘禅会不会记仇诸葛亮呢?刘备的遗言其实已经把刘禅的地位给贬低了,因为刘备给了诸葛亮随时都能取代刘禅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