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最毒一计,一箭三雕为刘禅斩草除根,诸葛亮临终如梦初醒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临终最毒一计,一箭三雕为刘禅斩草除根,诸葛亮临终如梦初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临终最毒一计,一箭三雕为刘禅斩草除根,诸葛亮临终如梦初醒

三国时期的刘皇叔堪称“创业皇帝”的典范,从最开始的织席贩履,再到最终入居川蜀君临天下,期间更是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佳话。而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刘备的人物形象,想必都会系之以“仁德”二字吧?不错,如果从演义的记载上来看,这位动不动就感情落泪的皇叔的确是位难得的仁君。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难发现,刘备的性格变化是经历了一个过渡期的。那就是在创业初期直到入主西川之前,刘备向来都是怀仁怀德,对于自己三顾而求得的军事孔明也是敬重有加,可谓是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再加上他当时单凭“皇叔”这个名正言顺的称谓,也同样得到了天下仁的敬重与爱戴。

但是,自从刘备取得西川,尤其是在登临帝位之后,他之前宽厚怀仁的性格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他为报兄弟私仇,不惜自绝孙刘联盟,倾尽国力攻伐东吴,以至于最终兵败夷陵,不仅使得蜀汉元气大损,自己也因病殒命于白帝城。而在此期间,蜀中诸臣皆力劝刘备不可意气用事,但他当时就连诸葛亮的谏言都不予接纳,一改之前虚心的态度,以至遭此大祸。

但是,兴许是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刘备直到临终前最终明白了过来,不仅悔恨不已,还将丞相召至塌前,这才有了后来著名的“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领成都之主”的白帝托孤的感人故事。而在嘱托完诸葛亮之后,刘备又命太子刘禅认孔明为相父,凡事以皆从其言。这对于身为臣子的孔明而言,刘备这番言行举止自然是令他感激涕零,不敢悖逆。

然而,作为一代帝王的刘备,自然也是深谙权谋之术的。所以,他的托孤之举真的就似我们表面上看的那样简单吗?

要知道,在刘备所部进入西川之后,朝堂之上便明显出现了两个阵营。一个便是以刘备为体系所领导下的一班旧臣亲属,而另一个则是以李严为代表的川蜀刘璋旧臣。所以,这两派之间的看似相安无事的背后,其实也是暗流涌动。因此,刘备首先在最后也是选出了诸葛亮和李严作为左右托孤大臣,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共同辅佐后主治理国家。而刘备此举看似是出于尊重朝堂上的两个阵营,互不偏袒,实际上还是为了能够让这两个阵营之间相互制约,避免权力尽数倾向于任何一方。

其次,在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社稷面前,刘备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真心实意将江山拱手相让的话,那他做皇帝实在是屈才了,称其为圣人也不为过。所以,他在对孔明托孤的一番话中,其本意则是为了试探丞相的忠心。并且当时群臣在场,诸葛亮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大家所共同见证的,因此,哪怕日后丞相果真有反心,群臣也不会答应。说白了,刘备对于孔明这不是完全的信任,不然也不会让李严职尚书令。

其三,我们都知道在向诸位将领嘱托后事时,只单独给赵云说了句话,其余诸将便是一言而概之。这又是为什么呢?刘备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因为刘备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倘若两位托孤重臣皆有辜负,那么赵云所掌的兵权同样能够匡扶汉业,整理朝野。

所以说,直至诸葛亮临终之时,他才最终发现了先帝这绝妙的一箭三雕的计策。不过就是令自己鞠躬尽瘁,效忠蜀汉政权;再就是将李严提拔上位,令蜀中旧臣制约诸葛亮一支;最后,还令赵云“监管”朝政,以防不测。这种帝王权术虽然精明,但闻之想必也会令人心寒不已吧?

当然了,昭烈皇帝的算盘打得再妙,也最终没能算出蜀汉的气运,丞相自然虽知事之难成,却依然怀着一个赤胆忠心,只为报之前的三顾之恩。然而,当所有人的努力都随着魏国“安乐公”的封号赐下后,便尽付了历史的滚滚波涛之中。

相关参考

刘备临终交待诸葛亮取代刘禅

刘备托孤不是谜,而是明白的历史事实。而他的一句"君可自取",不见得就是试探诸葛亮,更有可能是对诸葛亮代替刘禅当皇帝的认可。章武三年春,东征失败的刘备率军返回蜀中。大军到了永安,亦就是赫赫有名的白帝城,

三国历史 刘备临终交待诸葛亮取代刘禅

刘备托孤不是谜,而是明白的历史事实。而他的一句"君可自取",不见得就是试探诸葛亮,更有可能是对诸葛亮代替刘禅当皇帝的认可。章武三年春,东征失败的刘备率军返回蜀中。大军到了永安,亦就是赫赫有名的白帝城,

历史人物 看汉武帝如何一箭三雕扭转局势

“免死诏书”成“催命诏书”!看汉武帝如何一箭三雕扭转局势!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汉武帝时,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

春秋战国 秦穆公替手下背黑锅“一箭三雕”的故事

  ——帝王争夺天下不但要有强大的部队,还要有爱才爱民之心,这比打仗更重要!经过教训才明白这个道理,替手下背黑锅,不失为聪明之举!>>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不听蹇叔、百里奚等人的

诸葛亮临终前嘱咐刘禅一件事,刘禅非常郁闷,千年后世人恍然大悟

乱世三国时期,许多人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实现心中的抱负,先后投奔过不少主公,就连自称刘皇叔的刘备,都曾投靠过公孙瓒、刘表及曹操等人的帐下,吕布更是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然而,诸葛亮自从出山开始,一直效力于

历史秘闻 诸葛亮临终前嘱咐刘禅一件事,刘禅非常郁闷,千年后世人恍然大悟

乱世三国时期,许多人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实现心中的抱负,先后投奔过不少主公,就连自称刘皇叔的刘备,都曾投靠过公孙瓒、刘表及曹操等人的帐下,吕布更是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然而,诸葛亮自从出山开始,一直效力于

赵云临终前大喊四个字,诸葛亮听后脸色大变,后主刘禅无地自容

导读:“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这一句话曾让多少三国迷们热血澎湃。赵云或许不是三国中武功最高的,甚至只能是个中等偏上的地位,但比起胆气恐无人能出其右。连刘备都对赵云啧啧称奇说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银甲银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刘禅留下一虎将霍弋,却并未收到重用

美国一位总统说了这样一句话:“人要记得随时关起身后的门。”这句话里面隐藏的意思就是过去的事情,不要一直耿耿于怀,这样活起来会很累的。我们把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规划好未来。小编祝大家每天都能有个好心情,

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死后给蜀汉后主刘禅主留下了什么

在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的时候,也许刘备早就明白,刘禅守不住自己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为此而在上演了一出临终托孤,诸葛亮死后,获得权力释放的刘禅自然会因为无法黑化诸葛亮而气愤。不得不说,诸葛亮也确实是个

历史人物 刘禅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刘禅将诸葛亮当做父亲看待吗?

刘备临终前,可以说将蜀汉和刘禅都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上,诸葛亮也的确尽职尽责,为蜀国的大业鞠躬尽瘁。而刘禅,这个被后世嘲笑了千年的皇帝,对待诸葛亮又是怎么样的呢?有人说刘禅其实恨极了诸葛亮,也有人说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