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宋真宗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
Posted 宋真宗
篇首语: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宋真宗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宋真宗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宋真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泰山封禅,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历代帝王要在泰山进行封禅大礼,都有必要条件,文治方面,至少要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武功方面,底线是四海臣服。
我们来细数一下历史上泰山封禅过的那些君主吧:
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唐高宗、唐玄宗。
秦皇汉武自不必说;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唐高宗虽然人们对他的印象是懦弱平庸,这实在是一个误会,以孝治天下,帝国内部稳定,同时唐朝疆域在高宗朝达到了最大,为盛唐打下了基础;唐玄宗晚年昏庸,但早年开创了大唐盛世。
这5位帝王,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杰?
再说说其他帝王,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宋太祖,赵家江山都是他打下的,这些帝王,都不敢轻易说泰山封禅,因为这件事真是太神圣了。
往后说,明太祖朱元璋,驱逐鞑奴,恢复华夏;明成祖朱棣,也是明朝盛世的开创者,万国来朝;清康熙,好歹被粉丝称为千古一帝,也颇有功绩;清乾隆,以十全老人的自负自恋,也没有敢说泰山封禅这事儿。
宋真宗算个什么玩意儿?
宋真宗赵恒,一生干过三件大事,一是澶渊之盟,二是咸平之治,三是天书封禅。这三者都是有联系的。
澶渊之盟:
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个放弃天朝身份的皇帝,承认了辽与宋并立的局面,放弃了对燕云十六州的争取。
华夏几千年来建立起的华夷格局,宋真宗同学凭一己之力就粉碎了,不止如此,每年还要给辽国岁币,说难听点,就是花钱买个太平。更为严重的结果是,宋军战斗力从此之后呈数量级下降,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了。
咸平之治:
澶渊之盟也并非没有好处,毕竟钱到位了,换来了30余年的太平时光。正是在这段时间内,宋朝人口剧增,GDP飞速增长,国家有钱了,经济繁荣,史称咸平之治。
但前面说了,恶果终究要自己咽下去的。
天书封禅:
事实上,澶渊之盟后,宋真宗自己也认识到了这是一步臭棋,但事情都做了,要皇帝认错是不可能的,只能想其他办法来维护天子尊严。
真宗皇帝的两位宰相,王钦若和丁谓替他相处了一个好办法,他们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一度连寇准这样名相都需要进献祥瑞才能复相,可见官场风气有多坏。而宋真宗完全看不到这些问题,他沉迷于封禅,劳民伤财,对大宋的根基简直是毁灭性打击。
以至终北宋一朝,都充满了内忧外患,即便是在仁宗朝,也不得不被北方民族欺侮,幸而宋仁宗是个好皇帝,稳住了局面,但仁宗之后,宋朝就越走越远了。
为什么后世皇帝不泰山封禅?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嘛,泰山封禅本来是一件神圣无比的事情,但宋真宗凭借一己之力,把这件事变成了一个笑话,从此泰山封禅失去了神圣性,后世帝王想封禅,也不好意思去泰山了。
不知道乾隆老爷子在暗地里骂了宋真宗多少次,毕竟一件出风头的事情,被这货给毁了。
相关参考
本文约4300字|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1.现在看来,宋真宗赵恒真的是「”天选之子”。为什么呢?作为宋太宗的第三子是没机会即皇位的。但他大哥疯了,二哥暴死,太宗逼死弟,侄,留下的皇位只能传给他了。就是如此
历史人物 历代皇帝的泰山封禅中,宋真宗要说第二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泰山封禅对历代统治者来说,是一件大事。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封禅的。一般来说,皇帝封禅,要符合三个条件:1.国家统一;2.处在太平盛世;3.天降祥瑞之象。封禅是皇帝彰显其政绩的活动,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
历史人物 历代皇帝的泰山封禅中,宋真宗要说第二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泰山封禅对历代统治者来说,是一件大事。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封禅的。一般来说,皇帝封禅,要符合三个条件:1.国家统一;2.处在太平盛世;3.天降祥瑞之象。封禅是皇帝彰显其政绩的活动,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
在我国古代,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往往都要到泰山去封禅,以夸耀自己的文治武功。像秦始皇、汉武帝等,都进行过泰山封禅。 可笑的是,宋代的真宗皇帝本没有什么文治武功,仅凭着几个大臣的帮助,与辽国达成了赔
在我国古代,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往往都要到泰山去封禅,以夸耀自己的文治武功。像秦始皇、汉武帝等,都进行过泰山封禅。 可笑的是,宋代的真宗皇帝本没有什么文治武功,仅凭着几个大臣的帮助,与辽国达成了赔
提起宋真宗,可能很多人一下子记不起这位皇帝有什么特点。但提到“杨家将穆桂英”、“澶渊之盟”便能轻易想他。就是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却为了一时颜面干出了贻笑大方的事情,而且还是通过贿赂自己的大臣。
提起宋真宗,可能很多人一下子记不起这位皇帝有什么特点。但提到“杨家将穆桂英”、“澶渊之盟”便能轻易想他。就是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却为了一时颜面干出了贻笑大方的事情,而且还是通过贿赂自己的大臣。...
泰山
泰山封禅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后心里很不畅快,想办法要刷洗一下城下之耻。善于逢迎的参知政事王钦若则早已想好了主意,起初要真宗北伐恢复燕云十六州,真宗认为难以获胜不可行。王钦若便说出真实本意是:“唯有封禅泰山
封禅是古代皇帝最高的祭祀仪式。而封禅的条件也是极其苛刻,既要皇帝本身功德无量、国泰民安;还要位出正朔,人皆咸服。连李世民这般创下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的明君圣主,也因为得位不正而不敢有所僭越。因此封禅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