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清朝军队不用金属铠甲,为什么用看似简陋的棉甲

Posted 清朝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清朝军队不用金属铠甲,为什么用看似简陋的棉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清朝军队不用金属铠甲,为什么用看似简陋的棉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清朝之所以使用棉甲,主要是因为当时火器已经大量装备,逐渐成为战场的主角。

而传统金属铠甲对火器的防护性能很差,铁片连接处的防御性为几乎零。

在同明朝军队的交锋中,满族人逐渐发现看似柔软的棉花对以鸟枪为主的火器有很好的防御性。因为当时火器射程还不是很远,弹丸在远距离无法穿透层叠起来的棉花纤维。

当然棉甲并不代表全部是用棉花制成的,在棉甲的最内部还嵌有一层铁片,这使棉甲不仅能抵挡火器,还能抵挡冷兵器的伤害,这就大大提高了棉甲的防御力。

另外,由于满族兴起于东北地区,那里较为寒冷,于是棉甲的保暖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在作战中极大减轻了后勤保障压力。不过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南方、西北地区作战时,穿着棉甲就非常不爽了。

再者,棉甲的造价相比金属铠甲较为低廉,而且耗时较短。打造一副金属铠甲需要“千锤百炼”,工序非常复杂,不仅成本高,而且耗时间。而棉甲只是把棉花浸水后反复打压成薄片,然后把很多个薄棉片缝制在棉布上,在内部嵌上铁片即可,成本和耗时要比金属铠甲低很多,适合短期大规模列装。

即便如此,棉甲的造价也不是普通人就能承受起的。清朝只有八旗士兵勉强可以普及棉甲,而绿营兵则很少有人能穿得起棉甲。

不过棉甲也只是能对付鸟枪这类的火器,到清末时期,随着西方火器工艺的迅猛进展,清军的棉甲在面对列强时就毫无优势可言了,最终被西式的近现代化军服所替代。

相关参考

清朝軍隊為什麼大規模使用棉甲

棉甲不是滿洲人發明的,而是明朝嘉靖以後,明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普及了。宋末元初,棉花被作為經濟作物引進內地種植後,到了明朝以後,已經成為了江南重要的紡織經濟作物。現在你到太倉沙溪古鎮,你可以看到一整從古

八旗军服排名,清朝的八旗兵是不是全穿的是八种颜色的铠甲,绿营兵

满清八旗的军服是什么样的八旗的旗帜盔甲服色皆以本旗旗色,比如正白旗便是白色的盔甲想请大家介绍清朝军队的组织和构成,因为看到电视剧中很多清朝兵士穿的军装并非八旗样式。八旗是满清王朝的精锐部队,由满洲重骑

八旗军服图片,清朝的八旗兵是不是全穿的是八种颜色的铠甲,绿营兵

满清八旗的军服是什么样的八旗的旗帜盔甲服色皆以本旗旗色,比如正白旗便是白色的盔甲想请大家介绍清朝军队的组织和构成,因为看到电视剧中很多清朝兵士穿的军装并非八旗样式。八旗是满清王朝的精锐部队,由满洲重骑

清朝八旗军的头盔上为何有一根避雷针

相信很多朋友都注意到了,清朝军队中,八旗军的战斗力最强。八旗军一般穿棉甲、戴头盔,清军头盔上有一根非常长的樱枪,被俗称为避雷针。那么,一根重要的问题出现了,清朝军队的头盔上,为何总有一根这样的东西呢?

崇祯为什么会用如此简陋的祭品供奉朱元璋

关于崇祯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祭拜当天的情景总体来说就是气氛很肃穆,格调很高,大殿依然华美,但祭器粗朴,木质的碗啊壶啊酒杯什么的,没什么象样的器皿,祭品也很简陋,肉几片,汤也是冬

揭秘为什么古代打仗的时候士兵要用铠甲护身

《释名·释兵》:“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铠甲在全世界每个地方或早或晚的都出现果,从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秦俑来看,铠甲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大批量的装备了部队,在中国有史记载的历次战争中,都

曾国藩为了戒色,想到一个办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很多人都学不来

清朝末期的时候,国力衰弱,军队的作战能力差,所以打输了很多的仗。清朝在连续输了两次鸦片战争后,还能撑了几十年,是因为有一些厉害的大臣。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在清朝末期,就是显得很重要。左宗棠不仅能领

秦朝服饰之秦代将官铠甲的介绍

秦代将官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

历史人物 姒杼,发明铠甲与长矛 征服东夷

人物介绍《竹书纪年》记载予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镇附近),另载东征后获得九尾狐。予统治时,夏朝进入鼎盛期。杼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

韩国人餐具为什么喜欢用金属知乎

1、历史因素:早在公元前,铁器尚未出现之前,朝鲜半岛已经有使用黄铜筷子的记录,之后这一传统得以延续。韩国的古装电视剧中出现的金灿灿的餐具,也大多是铜制餐具,当然也有金或银制造的。但无论是金银还是黄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