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魏忠贤杀了哪些大臣和妃嫔

Posted 明朝

篇首语: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魏忠贤杀了哪些大臣和妃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魏忠贤杀了哪些大臣和妃嫔

魏忠贤(1568―1627)明朝天启年间的“秉笔太监”,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狼狈为奸,结党乱政。魏忠贤原是河间肃宁(今属河北省)一市井无赖,目不识丁;但他黠慧有胆,处事果断。熹宗为皇太孙时,魏忠贤是熹宗的跟班,经常带着熹宗宴游,深得熹宗欢心。熹宗在位七年,可以说全由魏忠贤控制朝政。

魏忠贤为了爬上高位和保持权势,必定要排斥异已和翦除政敌。熹宗上台只数月,魏宗贤就在客氏的默许下,矫旨杀了太监魏朝。这是魏忠贤和客氏勾结杀第一个人,也是魏、客“神圣同盟”的开始。

魏忠贤进宫,是魏朝向老太监王安引荐的。有一次,魏忠贤受到弹劾,曾“泣求魏朝”,请魏朝在王安面前求情营救。因此,魏忠贤视魏朝为救命恩人,和他结拜金兰,成了把兄弟。魏忠贤假传圣旨杀魏朝,仅仅为了“得专客氏”,与魏朝争客氏之宠,可见其忘恩负义、残忍狠毒。

王安为人刚正不阿。他服侍先帝三十余年。先帝病逝,王安与其他大臣同受“顾命”,魏忠贤在杀死魏朝之后,如法泡制,即矫旨革了王安的职,并勒令他“自裁”。除去了王安,魏忠贤在宫中为非作歹,更加无所顾忌了。他不但掌握了东厂(明朝由宦官主持的特务机构)大权,而且当上了秉笔太监。有了“秉笔”之权,他“探上意为奸”,狐假虎威,只要谁对他的胡作非为说一个“不”字,轻则革职削籍,重则监禁处死。史书上载,在魏、客“神圣同盟”的鼎盛时期,朝中重臣“一时尽去,部署皆空”。

魏忠贤当政七年,到底杀了多少重臣和妃嫔?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笔者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有三十三人。这三十三人中,皇妃、贵人竟有四人之多。怪不得天启四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指控魏忠贤“二十四罪”之九中感叹:“皇上不能保其嫔妃矣!”请看史籍记载:天启三年,“光宗选侍赵氏,与客、魏不协,矫旨赐死。”“裕妃张氏方妊,膺册封礼。客谮于上,绝饮食,闭禳道中。偶天雨,匍匐掬檐溜数口而绝。…“贵人尝劝罢内操(熹宗、魏忠贤在宫内操练武士活动),客魏恶之,矫旨贵人诽谤,赐死。”“ 又于上郊天之日,掩杀胡贵人,以暴疾闻。”还有皇后张氏与成妃李氏,也遭到了魏、客的毒手。成妃被魏客矫旨“革封”和“绝饮食”。只是她鉴于裕妃之死,“密储食物壁间,数日不死。”后被斥为宫人,保全了一条性命。皇后张氏因怀孕而腰痛,魏、客就装作关心她,密布心腹,“奉御无状”,折腾得她流产方休。怪不得杨涟要发出“皇上不能保其子矣”的感叹了。这六件事,全发生在天启三年一年之中,魏、客之骄横,由此可见一斑。

魏忠贤目不识丁,怎么能为“秉笔”太监呢?这并不奇怪。因他“秉笔”有人,组成了一个文班子代劳,“取旧司礼李永员入备赞画,李实、李明道、崔文升各司监局。“还有王体干、梁栋、石元雅、涂文辅等人,都是他的文班子骨干。特别是李永贞,他“粗通文墨”,习于文字”,是实际上的“秉笔”者。史书上讲他“秉笔导虐,其恶过于忠贤。”

为控制朝政,魏忠贤按魏广微开列的黑名单摈斥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邪人”六七十人,尽除异己;起用阮大铖,黄克缵等“正人”五十六人,广结死党。下有“五虎”(文臣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五彪”(武臣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之)和“十狗”,从内阁六部到四方抚督,都安插了他的亲信。

“五虎”之首崔呈秀,天启四年因贪污罪革职听勘。他为了逃脱惩罚,厚赂魏忠贤,并呼之以父,称魏忠贤为干爸爸。第二年春天,魏忠贤不但“出中旨,免其勘,起用”,复了他的职,而且不断提升他。崔呈秀从此青云直上,官至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成了阉党魁首。又如,天启五年六月,御史倪文焕被劾,在崔呈秀的引荐下,他“青衣叩头,珍奇盈列,求为忠贤父子”,从此投在魏忠贤门下,成了魏忠贤陷害忠良的谋士和帮凶。

魏患贤专权乱政,一些忠良之士并不买他的帐。魏忠贤矫旨杀魏朝不久,王安即看出了他“侵权”的野心,并奏之于帝,欲重治其罪。然而,由于魏忠贤联络客氏玩弄了阴谋,王安成了第一个和魏、客“神圣同盟”斗争的牺牲者。从魏忠贤上台的天启元年到魏忠贤自杀的天启七年;正直的大臣们弹劾魏、客的奏章接连不断,言词“无不危悚激切”,熹宗不但统统当作耳边风,而且动辄下旨“责之”、“谪归”。一些奏章落到魏忠贤及其党徒手中,具奏人的命运就更惨了,不是逮捕囚禁,廷杖致死,就是阴谋杀害,矫旨“正法”。

对魏忠贤最有代表性、最完整系统的弹劾,是天启三年六月杨涟疏参魏忠贤的奏章,举事确凿,论理透彻,以大量事实,列举出魏忠贤勾结客氏“小忠小信以幸恩,大奸大恶以乱政”的二十四大罪状。对魏忠贤和客氏来说,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疏入之后,平时不可一世的魏忠贤,亦“惴惴惧祸”。对杨涟的奏章,他无词辩驳,只得向熹宗哭诉,以求宽恕。熹宗从小对魏忠贤偏爱,再加上客氏从中周旋,委曲调之”,熹宗昏昏然地将杨涟的奏章交给了魏忠贤的死党魏广微去处理。尽管那时应和杨涟奏章的,“或专或合”、“指陈剀切”、“不下百余疏”,但熹宗“俱不听”。这样一来,魏忠贤更加有恃无恐了。杨涟及附和杨涟奏章的大臣们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两年之后,“身事三朝,亲受光宗顾命”的杨涟,终于“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惨死在狱中。

魏忠贤对政敌的残酷迫害和血腥镇压,并没有把正直的士大夫吓倒。不少人视死如归,临死之前还与魏忠贤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例如左谕德缪昌期,明知忤魏忠贤,等于“身履虎尾”,不会有好下场。但他正气凛然。魏忠贤托人求他写墓碑时,他偏偏“嗔目叱日;“吾平生耻为谀墓,岂肯顺趟旨耶!”随即被魏忠贤的爪牙许显纯所杀。又如左都御史高攀龙。他早被削籍,在家杜门著书。天启六年三月,魏忠贤又下令捕他。他闻缇骑至,即焚香沐浴,手缮遗疏,云:“臣虽削籍,旧属大臣。大臣不可辱,辱大臣则辱国矣。”便投水自尽。扬州知府刘铎就义前以“一时功名有限,千秋清议难逃!”回答魏忠贤死党的鞠问。尤为值得一提的,魏忠贤对忠良之士的迫害,曾激起过多次民变。最典型的一次,要算天启六年三月魏忠贤派缇骑至苏州逮捕早已削职在家的原吏部主事周顺昌那次了。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为何救不了大明江山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

明朝大宦官刘瑾魏忠贤资料 魏忠贤功过有哪些

魏忠贤的罪过,这边就不再一一赘述了,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等等的事情也让魏忠贤的骂名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但是魏忠贤掌权时期也并不是只会做恶,他也做了些有利于江山社稷和人民的事情,说这些不是为了为魏忠贤伸冤,

明朝大宦官刘瑾魏忠贤资料 魏忠贤功过有哪些

魏忠贤的罪过,这边就不再一一赘述了,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等等的事情也让魏忠贤的骂名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但是魏忠贤掌权时期也并不是只会做恶,他也做了些有利于江山社稷和人民的事情,说这些不是为了为魏忠贤伸冤,

都有哪些呢? 大明权监魏忠贤的4项历史记录

明朝天启年间,出了一个专权的大太监魏忠贤。在太监这个行当,魏忠贤至少创下了四项记录。第一,娶妻生女后,中年净身。大多数太监,都是出身于贫苦家庭,幼年时期,由父母请人为其净身,然后送进宫里谋个前程。但是

都有哪些呢? 大明权监魏忠贤的4项历史记录

明朝天启年间,出了一个专权的大太监魏忠贤。在太监这个行当,魏忠贤至少创下了四项记录。第一,娶妻生女后,中年净身。大多数太监,都是出身于贫苦家庭,幼年时期,由父母请人为其净身,然后送进宫里谋个前程。但是

明朝后期东林党争和魏忠贤专权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不依附权臣,敢于批评内阁辅臣和部院大臣为清高的风气。其中,以东林书院为基地的东林党更是以清流自命,作为在野派的他们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场,甚至敢于批评皇帝,与统治阶层内以籍贯为纽带

明朝后期东林党争和魏忠贤专权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不依附权臣,敢于批评内阁辅臣和部院大臣为清高的风气。其中,以东林书院为基地的东林党更是以清流自命,作为在野派的他们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场,甚至敢于批评皇帝,与统治阶层内以籍贯为纽带

历史秘闻 此人乃明朝忠臣,令魏忠贤畏惧,满清破城后,因拒绝投降被惨杀

导读:有人说,明朝亡于宦官专权;有人说,明朝亡于连年天灾;也有人说,明朝亡于皇帝没有能力。究竟是明朝为何而亡,一直有不同的争议,或许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大明王朝快灭亡的时候,仍有大臣

为什么魏忠贤能专权

明朝末年,政治极端腐败。  明熹宗是一个不务政事的皇帝,他从不认真地考虑政务,却喜好干木匠和油漆匠的活,每天只知道抡斧拉锯,用木头盖房子。当大臣们向他报告重要事情时,他总是一面做手中的木工活,一面漫不

此人乃明朝忠臣,令魏忠贤畏惧,满清破城后,因拒绝投降被惨杀

导读:有人说,明朝亡于宦官专权;有人说,明朝亡于连年天灾;也有人说,明朝亡于皇帝没有能力。究竟是明朝为何而亡,一直有不同的争议,或许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大明王朝快灭亡的时候,仍有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