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宦官刘瑾魏忠贤资料 魏忠贤功过有哪些

Posted 明朝 魏忠贤 宦官

篇首语:多练多乖,不练就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大宦官刘瑾魏忠贤资料 魏忠贤功过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大宦官刘瑾魏忠贤资料 魏忠贤功过有哪些

魏忠贤的罪过,这边就不再一一赘述了,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等等的事情也让魏忠贤的骂名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但是魏忠贤掌权时期也并不是只会做恶,他也做了些有利于江山社稷和人民的事情,说这些不是为了为魏忠贤伸冤,而是希望大家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个“十恶不赦”的人。

魏忠贤掌权时期,明朝政府在辽东后金的对战之中,一扫万历末年的颓势,打了许多胜战。当时袁崇焕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重用,从袁崇焕和魏忠贤交流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关系还算和谐。而且袁崇焕最有名的几场胜战,都是在这个时期打下的。而且这一时期,关外的战况几乎都是捷报,不仅用大炮轰伤了努尔哈赤,宁锦大捷的时候明朝军队,多次重创皇太极,打的皇太极只能躲回盛京。

其实战争形势这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饷充足,而军饷之所能够如此充足还是需要税收,魏忠贤的另一个本事就是非常会收税。魏忠贤重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人废除的工商税和海税。因为当时“天下金银,尽聚三吴”,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和对外贸易都非常的发达。几十年都未曾投入使用的黄河水道,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修缮,魏忠贤还向东林党人垄断的产业进行征收款项。但是尽管魏忠贤热衷于征税,但是他并没有给农民加赋,这也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出身农家,深知农民疾苦的原因吧。所以魏忠贤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只知兴风作浪的奸佞小人。

明朝大宦官刘瑾魏忠贤的资料

明朝时期,宦官当道,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宦官,魏忠贤算一个,刘瑾也算一个。所以也有很多人好奇,这两位在得势时期谁的权利比较大。其实这个是没办法具体比较的,有句古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上位之后,都会培养自己的心腹大臣,也是这个时代和机遇,创造了这两个权倾一时的宦官。但是如果真要比较的话,刘瑾和魏忠贤之间还是能够有一些依据判断高下的。

刘瑾是明德年间的宦官,六岁的时候被另一位太监刘顺收养,因此净身进宫当差。刘瑾巧言令色,深得武宗的喜爱,常常进贡给武宗一些新奇的玩乐用的东西,哄的武宗非常的高兴,他也因此得到了升迁,一直做到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而从这里我们可以有一个比较,魏忠贤当时是坐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掌印太监是司礼监的主管,所以秉笔太监是掌印太监的下属。用这样的方法比较,刘瑾权利还是要比魏忠贤大一些的。

但是魏忠贤除了做这个秉笔太监,他还是东厂的领导者。东厂作为皇帝直接管辖的特务机关,在当时的权利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而且魏忠贤做秉笔太监时的掌印太监王体乾,索然比魏忠贤的权位更高,但是还是忌惮于魏忠贤的势力,听命于魏忠贤,是魏忠贤的爪牙。这样看来,刘瑾倒也不如魏忠贤了。而且魏忠贤全盛时期,被称为“九千岁”,朝中上下“只知忠贤,不知皇帝”,足见魏忠贤的权势之大了。

魏忠贤墓在哪里

魏忠贤是在崇祯皇帝继位之后死的,他死的时候正是崇祯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要铲除他的时候,所以魏忠贤的死相并不好。

崇祯元年十一月,崇祯皇帝将魏忠贤发配到了凤阳去看守皇陵。谁知道魏忠贤还自己养了一群死士,崇祯皇帝知道之后震怒,到了已经容不下魏忠贤的地步,于是下令将魏忠贤捉回来处死。魏忠贤知道自己这一次已经必死无疑了,于是就在半路上吊自尽了。魏忠贤死了之后,崇祯皇帝还下令将魏忠贤的尸体肢解,戳骨扬灰。没有遗体,有没有骨灰,魏忠贤自然没有什么墓地了。再加上魏忠贤作恶多端,更加没有人会为了他建墓了。

而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西山碧云寺是魏忠贤在世的时候,自己为自己建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连尸骨无存,也就自然没有葬在这里。后来魏忠贤的爪牙为他在这里建了一个衣冠冢,但是这个衣冠冢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就被人给毁了,也是魏忠贤自己作恶多端的原因吧。

后来人们在山西的碧云寺发现了一对“四不像”镇墓兽,经过有关专家的确认,是魏忠贤的遗物,大致是魏忠贤生前为自己所建的墓地的装饰物。应该是在康熙年间墓被毁之后被人们遗留在这里没什么用的东西。但是这对镇墓兽无论从造型风格还是历史意义来看,都非常具有研究价值。魏忠贤作恶多端,这能驱邪避怪的镇墓兽也没能保他有个好下场。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明朝宦官魏忠贤 刘瑾谁更厉害?

明朝宦官魏忠贤刘瑾谁更厉害?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能这么比。而且你把严嵩摆在刘瑾、魏忠贤这俩太监里边,您让严阁老情何以堪呐。。。以上纯属搞笑。如果单说权势的话,应该是魏忠贤吧。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

历史秘闻 不是魏忠贤,也不是刘瑾,而是此人

明朝的宦官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其中有个“名垂青史”的大太监叫王振,是英宗皇帝面前的红人。他没有什么背景,十年寒窗也没考上功名,后来入宫当了太监,史书上没说明是什么原因。英宗是一个常常发昏的皇帝,他并不是

历史人物 魏忠贤的故事 大明朝宦官魏忠贤怎么死的 九千岁魏忠贤的妻子儿子死因

  中文名:魏忠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肃宁县  出生日期:1568年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627年  职业:司礼秉笔太监、九千岁  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

明朝历史 太监汪直十六岁时权势可比魏忠贤,战功不比名将差

提起明朝历史,很多人都会想到宦官专权这个问题,其实明朝的宦官专权始终难以与东汉、唐朝相比,还是比较low的,汉唐宦官都能废立皇帝,明代宦官再牛逼,也是皇权之下的奴才。有明一代,著名的宦官有刘瑾、魏忠贤

历史人物 明朝大宦官魏忠贤和他的遍地生祠

  在一个皇帝、一个女人、一帮吹鼓手的推波助澜下,的「无上名号」愈来愈多愈来愈高,也愈来愈离奇:厂臣、元臣、上公、尚公、殿爷、祖爷、老祖爷、千岁、九千岁,对于九千岁似乎还不满意,因而有些人干脆叫他「九

历史人物 魏忠贤简介 中国明朝末期宦官九千岁魏忠贤生平

  (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别称魏四,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贤,表字完吾。末期。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  ,末期,原名李进忠,北直隶肃宁(今属

九千岁魏忠贤是谁?奸臣魏忠贤有没有妻子?

  明朝宦官专权始于明熹宗继位之后,沉迷于木匠活的皇帝,信赖自己身边陪侍的宦官。因为过于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常常无暇政事,这个时候宦官作为能时刻面见天容的人,自然而然的权利就变大起来了。而闻名于后世,

五个平民百姓竟然斗倒了一代大太监魏忠贤

明朝末期,一个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权的昏暗时期。魏忠贤大肆排除异己,阉党势力横行天下。周顺昌是当时的公知,深得百姓推崇。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杀戮不绝的现状,遂辞官回家。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何

五个平民百姓竟然斗倒了一代大太监魏忠贤

明朝末期,一个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权的昏暗时期。魏忠贤大肆排除异己,阉党势力横行天下。周顺昌是当时的公知,深得百姓推崇。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杀戮不绝的现状,遂辞官回家。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何

五个平民百姓是如何斗倒了一代大太监魏忠贤的

明朝末期,一个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权的昏暗时期。魏忠贤大肆排除异己,阉党势力横行天下。周顺昌是当时的公知,深得百姓推崇。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杀戮不绝的现状,遂辞官回家。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