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朱元璋为何要杀开国功臣?过河拆桥冷人心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像火炬,能燃起智慧的火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朱元璋为何要杀开国功臣?过河拆桥冷人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朱元璋为何要杀开国功臣?过河拆桥冷人心
整个洪武朝,我们关注的焦点还是皇帝跟李善长的关系,可以说朱李二人的矛盾斗争握住了整个国初的政治脉络,整个洪武时代朱元璋所关注的最大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清除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
李善长本是朱元璋的乡谊,虽然有志官场,奈何天赋不高,无法在科举中胜出,到了不惑年龄依然是一事无成,但长期的隐忍早已使得李善长内心波澜不惊。
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刻,李或许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他选择了朱元璋。他为什么选择了朱元璋?有的说辞是他看中了朱元璋,但我想更合理的原因大概是他无法在其他诸侯那里找到位置。
李善长淮西人的身份和处事稳重的特点很快博得朱元璋的信任,他开始替朱元璋打理内务,总管钱粮、赋税、田土、人口,他能够把每一件事情处理的天衣无缝,令朱元璋无后顾之忧。
李善长具备的是经世济用之才,从这里可以看出经天纬地之才或许在王朝的开建中并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李的淮西身份和非士子身份也使得他能够跟朱元璋的这些武将们打成一片,由此带来一个盘根错节的淮西集团,无论这个集团看起来多么松散,但它都是那么的牢不可破,这个集团成就了一代帝王,也束缚了一代帝王。
大明开国后,李善长位居人臣第一,被任命为中书省左丞相,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善长的功劳与威望。朱元璋跟李善长的微妙关系从何时开始或许我们无从所知,但李善长位列中枢后无疑加速了这种微妙。
历史上皇权与相权矛盾一直存在,从汉代至宋代都是采取提高内侍的地位或其他平行机构的地位来削弱相权,到了元代,相权又有所加强。明初承元制,中书省总揽一切权力,且中书省的级别还高于当时的大都督府和御史台。
而且担任右丞相的徐达又常年在外,这样帝国的权力都集中在李善长手里,这是制度的结果,不是个人的结果,只要制度在那里,皇权被抑制已经是必然,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开始产生不快,但统一帝国的战争仍在继续,朱元璋只好先放放。
李善长坐上了这个位置,开始培植淮西势力,这样一来众人纷纷走李善长的门路,甚至到了后期面对朱元璋的嗜杀雄猜,文臣武将也去早已致仕的李善长那里倾诉心肠,这些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
虽然国初李善长已经位列人臣第一,但朱元璋已经对李善长显示出了冷漠,这种冷漠当事人当然是清楚的。此时的李善长已经敏感的意识到自己该离开庙堂了,洪武三年,在外领兵打仗的将军们都回来了,按例封赏晋爵。
而坐镇后方的李善长也被封为韩国公,位列将军们之上,从这个微妙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出洪武皇帝已经忌惮他了,一个令帝王忌惮的人终是离死亡不远,相反一个令君主不断欺负的人却有着大好的前程。
李善长终于明白皇帝要赶他走了,但他在临走前却把胡惟庸安插进了中书省,这表明他并不想彻底离开庙堂,他想退居幕后遥控一切。
我想这个时刻洪武已经动了杀机,李善长到底缺乏处理复杂而微妙政治哲学的智慧。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
十年的时间,皇帝虽然不断处罚不符合他标准的官吏,但手中的刀始终没有向李善长挥去,他在忌惮,他在等待。十年后终于这把刀砍倒了胡惟庸,也砍向了李善长,接下来又是一个十年,大批李善长的人马因为各种原因遭到诛杀。
相关参考
很多人都说称帝后的朱元璋是个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兔死狗烹、总找茬屠杀功臣的魔鬼,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功臣在建国前和建国后都表现出较高的德行,或许还不会有事,因为阎王爷杀人也需要理由,无厘头的杀人是不会
说到朱元璋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朱元璋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皇帝,当然了,朱元璋还是古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对当时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贡献的。那么,关于朱元璋,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朱元璋
...首先就要说开国皇帝的出身,汉明两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都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刘邦略好一些,朱元璋是最底层中的最底层。他们这样的“泥腿子”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他们很明显是不自信的,
众人都知道,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心机皇帝,其疑心病非常重,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处死大臣,甚至屠杀开国功臣,这让群臣每天都抱着「上朝如上坟」的心情面对朱元璋。令人不为所知的是,他对开国元勋大清洗的原因,竟
众人都知道,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心机皇帝,其疑心病非常重,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处死大臣,甚至屠杀开国功臣,这让群臣每天都抱着「上朝如上坟」的心情面对朱元璋。令人不为所知的是,他对开国元勋大清洗的原因,竟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终结了元末的混乱局面,建立了由汉人统治的大明王朝;并且他还在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都作出了重大改革,让中国再一次进入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另一方面,不少人认
古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但凡开国的封建帝王都少不了要杀一些开国功臣,只是有多有少而已,在汉族建立的秦、汉、晋、唐、宋、明六大统一的封建王朝中,汉和明是杀伐开国功臣最严重的王朝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汤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汤和26岁参加起义军,为人沉稳多智,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做饭了千户的职位。不过,就在朱元璋投军后,眼光独到的汤和看准了朱元璋的能力,自愿让出了自己的位
历史人物 朱亮祖是明朝开国功臣,被朱元璋用鞭子抽死 为何无人为其鸣冤
大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九月,永嘉侯朱亮祖被明太祖朱元璋召回首都金陵,被武士用鞭子活活抽死,一同被打死的还有其担任广东府军卫指挥使的长子朱暹(音先)。朱亮祖是大明王朝开国功臣,为大明的建立和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