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张之洞中计

Posted 纹银

篇首语: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张之洞中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张之洞中计

  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入京,晋谒慈禧太后,因未能得到回任的命令,一时不敢离京。谁料这一待便是一年。
  张之洞生性旷达,在京城赋闲无所事事,闷得发慌,便经常带着仆人去古玩街琉璃厂闲逛,从东口走到西口,凡古董店必进去看一看。时间久了,琉璃厂的店主没有不认识他的。
  一天,张之洞来到一家古董店,见店内朱栏上放着一口八角形的缸,这缸的八面有字,篆、隶、草俱备,似是古人题跋。张之洞虽有心辨认,但缸体上碧苔紫藓,斑驳陆离,字迹模糊,难以句读。缸口边有一块缺损,露出极细红丝,看起来,此缸是用一整块巨石凿成。缸内有几条五颜六色的金鱼,在浮萍、水藻之间得意地游动。
  张之洞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石缸,便问店主这缸是什么年代制成的。店主答:“不瞒老爷,我小时候听祖父讲,先祖曾与人,对方输了一万两银子无力支付,便以此缸作抵押。据传,此缸乃是明代宫中古物。闯王李白成人京后,将金银珠宝尽数用车载走,而对此缸弃之不顾,于是此缸便流落民间。至于何代所制,何人所制,小的学识浅陋,实无可考。”张之洞听了店主的一番话,不由地心里发痒,便问石缸的价钱。店主答:“先祖遗言,凡皇亲国戚、八旗阔佬前来购买,须纹银一万两以上,若遇上清正廉明而又嗜好古玩的士大夫,价可略减。依小的看,老爷似无力购得此缸。”张之洞听罢,哈哈大笑,说此缸他买定了。随后,离开了古玩店。
  回到住处,张之洞因身边一时没有这么多银子,便向几个老友借了5000两白银。第二天早上,张之洞来到琉璃厂,想以5000两银子将缸买下,然而店主说什么也不愿卖。张之洞道:“此缸幸好遇上我这识货的主,所以才愿出5000两纹银,京中富有人家虽多,但未必有人肯重金购买此物。”店主答:“老爷是识货大家,固然不错。然古玩一行,一向也就讲究个货卖识家。今日遇上老爷这识货大家,岂可降价出售?”张之洞笑了笑,让店主先收下这5000两银子,说他数日之后,定当补给。店主这才勉强同意。
  不久,张之洞回任的谕旨颁发,他让手下人用厚毡将石缸裹起来,抬到回程的车上。
  回到湖北武昌总督府后,张之洞将石缸放在后院书房外,并仿照京城店家的做法,特意做了一个朱栏放置石缸,然后,邀请省城学识渊博的官员,前来考证石缸究竟是何年、何人所制。
  前来的官员中有按察使梁星海等几名嗜古好学的博物大家。众人仔细看过石缸后,均不知石缸的制作年代,更说不上是何人所制,但一致认为石缸的确为一件稀世宝物,且赞叹不绝。张之洞听了众人的品评,不禁眉飞色舞,抚髯大笑。
  一天夜里,忽然雷雨骤至。暴风挟带冰雹,势如万箭齐发,倾河倒海。早晨,雨过天晴,张之洞来到院中,只见石缸已变成了一堆烂泥,几条金鱼正在水中扑腾。张之洞恍然大悟,这才知道石缸原是赝品,自己上了古董店老板的当。
  正当张之洞懊恼之际,门人忽传梁星海来见。梁星海一见张之洞便问:“昨夜石缸无恙否?”张之洞笑着将结果告诉了梁星海。梁星海为张之洞惋惜,张之洞抚髯大笑:“所幸,当日只借得纹银5000两,若是果真借得万两纹银,只怕也都付给店家了。这世上之人与物看起来貌似高古,实则未必如此哟。”
中计张之洞

相关参考

张之洞领导了洋务运动,张之洞评价如何

张之洞洋务运动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整个民族工业发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早期洋务运动和改革的一个总体方针。毛泽东对张之洞评价颇高,认为重工业发展不能忘了张之洞,足以看出张之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张之洞是清末重要的政治家,清流派中坚,洋务运动后殿,也是晚清推行新政的重要角色。本文为大家揭秘张之洞简介以及张之洞轶事。张之洞简介,图为张之洞生活照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

晚清大臣张之洞简介,张之洞有多少个儿子

张之洞简介张之洞是晚晴时期的人物,一生政绩颇丰,兴办新式教育,发展军工及重工业,为整个中国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如此,现在武大,华农等多所高校都是张之洞创办的学校的前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张

张之洞的个人贡献 张之洞临死遗言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中国首个系统完备军工厂,在晚清末年的政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简介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生平

张之洞简介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生平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

历史人物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是怎么死的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张之洞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

历史人物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是怎么死的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张之洞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

历史人物 张之洞的个人贡献 张之洞临死遗言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中国首个系统完备军工厂,在晚清末年的政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力

张之洞刁难孙中山是怎么回事?张之洞是个怎样的人?

  那时,孙中山刚刚从国外学习归来,乍眼一看,不就是一个学生气十足的青年而已嘛。孙中山早就听说过张之洞的大名,他想自己一定要去认识这位人物,便信心满满的跑去张之洞的府上拜会了。谁知道,最后他竟然被张之

历史人物 张之洞晚年一直都在纳妾而不是娶妻 张之洞这么做有什么原因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之洞娶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张之洞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所造出来的枪炮大家一定是知道的。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大臣,有希望和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