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怎么评价隆兴北伐?

Posted 金朝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怎么评价隆兴北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怎么评价隆兴北伐?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议和,只不过孝宗是一个硬汉,屈辱的条约肯定不会签订,于是就摩擦了很久,最后金朝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才达成了协议,下面我们来看看。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而孝宗此时听说金人议和的要价贪得无厌,便激愤的表示:“有以国毙,也不屈从。”抗金呼声再次高涨。十一月,孝宗罢免汤思退,贬至永州居住。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上疏请斩汤思退及其同党王之望等,汤思退在流贬途中闻讯,惊悸而死。

汤思退罢相同时,陈伯康再次被任命为左相,主持大局。但宋军一再处于劣势,孝宗不得不再派王抃为使者与仆散忠义议和。金朝见以战迫和的目的基本达到,便停止进攻,重开议和。

隆兴二年岁末,宋金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其主要条款有:宋金世为叔侄之国;“岁贡”改为“岁币”,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南宋放弃所占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双方交换战俘,叛逃者不在其内。

与绍兴和议相比,南宋在隆兴和议中的地位有所改善。皇帝不再称臣,岁贡改为岁币,数量也有所减少,这是金朝最大的让步,而南宋在采石矶会战以后收复的海、泗等六州悉数还金,则是宋朝最大的让步。

历史上对隆兴北伐的评价如何

宋孝宗不顾太上皇赵构和部分大臣的反对,发动了隆兴北伐,宋军在取得了几次小规模胜利之后,大败于宿州。

在对金朝的两场重要的战役中,宋孝宗措置失当,两战皆败。在陕西之战中,听从史浩主张,拒绝虞允文的谏言,主动放弃陕西,导致吴磷大败,丧失了局部战略优势。

在符离之战中,宋孝宗既不能御驾亲征,亦不肯赴建康督战,仓促北伐,未做好打恶仗的准备,造成李显忠失利,宋军先胜后败;在追究符离战败责任的过程中,不杀导致宋军失败的罪魁邵宏渊,军威不立。 在对金世宗的两场重要外交博弈中,宋孝宗任人不明、意志脆弱,两场外交都以失败而告终。

“符离之败”后,孝宗把与金国议和提上了议事日程。在金军的强大压力面前,南宋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南宋虽然摆脱了称臣的不利地位,但在外交礼仪上仍然处于下风,宋孝宗仍然要起立接受金国国书,这令孝宗无法接受。

在隆兴北伐中,台谏、皇权、相权交相影响,台谏群体成为皇权之下最强大的势力。

但台谏所被赋予的权力只是皇权的衍生物,最终决定权还是皇权,在岳飞平反过程中,孝宗以一己之力为平反岳飞,可以看到孝宗强势皇权独断的作风。在隆兴北伐这一事件不断推进的各个阶段中,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台谏群体所展示出的政治力量和孝宗本人的政治作风,也能更清晰地看到孝宗朝政治的特点,最终了解台谏群体在孝宗皇权独断下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

相关参考

宋朝 宋代·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隆兴元年五月宋孝宗北伐失利后,张浚布置魏胜守海州,陈敏守泗州,戚方守濠州,集中水军于淮阴,马军守寿春,以防金军的南侵。此时,汤思退为相主和,张浚遭谗降职。八月,金朝来书索要海、泗、唐、邓四州,

历史军事 宋金第二次议和—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为了实现他“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兵分四路南侵,不料在采石矶遇到了虞允文的抵

历史人物 南宋中期第一名将,他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毕再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宋中期通常指的是宋孝宗“隆兴和议”到宋宁宗“开禧北伐”失败的这段时间。这一阶段,南宋与金朝大体保持了和平,除了“开禧北伐”外,双方

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中国宋孝宗初年,宋、金之间重订的一次和约。金海陵王完颜亮侵宋失败,各地农民起义接连发生,统治集团之间也争权夺利,相互火并。初登帝位的金世宗忙于稳固自己的统治,向宋派出使臣议和,要求维

宋朝历史 宋朝的皇帝那个是最好的

孝宗赵昚(shèn),宋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

历史军事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北伐不议和,那么伐金的结果会不会改写?

说到宋朝其实大家说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岳飞这个问题,其实真的是可惜了,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过去就过去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这个一种说法,就是去假设一些问题,假如当时的赵构是支持岳飞的,而且是全力的支

姜维一共经历了几次北伐

姜维北伐的对将姜维北伐的结果如何?一共经历了几次北伐?姜维这个人在历史中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只不过,总的来说,对姜维的评价大多是贬多褒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呢?姜维雕像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大将

历史军事 宋太宗派20万大军北伐:被辽朝“孤儿寡母”击溃

太宗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北宋又发动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北伐战役,企图一举夺取燕云十六州。战争的结果却是以宋军更大的惨败告终,从而使在对辽关系上“终宋不振”。这段悲惨的历史不知令当时及后世多少人扼腕叹

历史人物 如果宋孝宗有岳飞,北伐结果会怎样?

岳飞之死,一直都是一个令人们痛惜的结局,一代名将却惨遭这样的下场,对岳飞有多同情,对秦桧就有多少恨。而后世,宋孝宗时期,意欲北上收复北宋失地,却没有成功。这个时候,一定有人不由得联想,如果岳飞没有被冤

明朝历史 如何评价朱棣北伐

其实朱棣北伐背景非常复杂,有元朝和蒙古族的矛盾,也有明朝刚刚建立时期朝中党派之争的矛盾,所以后代历史学家一直对于朱棣北伐背景这个话题讨论不休,认为朱棣北伐背景其实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