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杰出政治家谢安为人处世之道如何?
篇首语:顾虑太多难以起步,背负太多难走远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晋杰出政治家谢安为人处世之道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晋杰出政治家谢安为人处世之道如何?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一直隐居拒绝为官,直到四十多岁才正式出仕。入朝为官后,谢安就为朝廷尽心竭力,为东晋政局稳定、多年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深受后世赞赏。
因为出身名门又年少聪慧,谢安从小就得到了东晋许多名士和官员的肯定。然而,谢安志不在仕途,一直拒绝他人的举荐和朝廷的应召。为了躲避出仕,谢安跑到了会稽东山隐居,与王羲之等一票名士好友游山玩水,悠然自得。除了纵情山水,他当时还一直教育自己谢家的子弟。
直到在朝中为官的弟弟战败被贬,谢家在朝廷的势力减弱,谢安才起了出仕之心。公元360年,他先是在桓温帐下作司马,再被任命为太守,之后入朝一路升迁。373年,桓温意图篡位,谢安从容不迫与其笑谈许久,使他不敢下手,在他求九锡之礼时也是谢安借故拖延。谢安竭力辅佐皇帝,缓和桓族势力与朝廷的矛盾,协调百官,稳定朝政。
除了政治,谢安在军事上也有颇有成就。377年,谢安挑选侄子谢玄等人为将镇守广陵,从而击退了前秦的进攻。383年,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击败号称百万的前秦大军,之后又为东晋收复失地,赢得40年的和平。
淝水之战后,谢安因为功高震主,开始受到皇帝的猜忌。于是,谢安主动交出权力,可惜不久病逝,享年66岁,被追赠太傅,谥号文靖。
谢安赴宴
“谢安赴宴”出自《世说新语》中的雅量篇第29条,讲述的是桓温三番五次拒绝入朝的诏令后在373年入京朝见孝武帝,谢安与王坦之前去迎接的故事。而在此之前,桓温通过废立皇帝、陷害大臣等手段建立了极高的权威,而谢安与王坦之是当时的辅政大臣。
故事讲,桓温设宴邀请百官,并且埋伏好士兵准备趁机杀了谢安与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谢安却面不改色对他说:“东晋王室的存亡,就在此行了。”两人赴宴时,王坦之还是一直失态不能保持冷静,而谢安却从容就坐,甚至当场作了一首《洛生咏》。原打算下杀手的桓温反倒被谢安的气势给镇住了,于是就撤走了士兵。王坦之和谢安两人在以前是一直齐名的,可这件事以后,谁优谁劣就很好判断了。
当时的桓温可谓狼子野心,有谋朝篡位之嫌,此次他入朝,说是拜见实则是图谋不轨。而谢安与王坦之的任务说是迎接其实就是阻止甚至挫败桓温的行动。历史上,桓温此次入京最后也只是将一位官员下了牢狱,没能篡位成功。不久,桓温因患病而离京,同年又上表向朝廷为自己求九锡之礼,也是谢安以修改稿件的名义借机拖延到桓温病死,使他到死野心都未能如愿。
从历史看,谢安是挫败桓温篡位的功臣,而从“谢安赴宴”的故事来看,谢安处事不惊、冷静应对的风度的确令人叹服,而王坦之则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谢安索解
“谢安索解”出自《世说新语》中的文学篇第24条,讲述的是谢安小时候向人请教学问的故事。“索”是探索、询问的意思,“解”就是对学问的解释。谢安请教问题,不明则反复追问,可见其好学而不耻多问。
故事讲,谢安年少的时候,曾经向当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的阮裕请教白马论,阮裕自己写了文章给他看。当时谢安不能立马理解阮裕说的话,所以就反反复复打破砂锅问到底。阮裕于是感叹:“非但是能够谈论白马论的人很难得,就是现在探索理解白马论的人也已经非常难得了。”
白马论是先秦时期许多哲学家们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更出名的表述是“白马非马。说“白马”不是“马”,是因为“马”是在定义它的形态,而“白马”是指它的颜色,颜色与形态是不相同的。现在看来,这个问题是在逻辑上偷换概念。
史书上对谢安读书求学方面的记载相对很少,这主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东晋大肆实行门阀制度,大大小小的士族林立,官员也基本从士族中选出。所以,门阀士族一直保持对只是和教育的垄断,家中子弟基本上都是由自己人教育,而不是送去私塾学堂。而谢安所在的谢家在他小时候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门阀,因此他从小应该是在家中学习。
故事中谢安请教先秦的哲学问题,也可以看出他后来对哲学的喜爱。据说,谢安很喜欢老庄和佛家,所以也非常擅长清谈,就是不谈政治、军事等俗事,只讨论哲学。
相关参考
东晋尽管是一个不太盛世的时代,但还是出现许多的名人,以东晋名流谢安为例,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且其教育子孙的方式更是值得称颂的存在!在短短三百年间,谢家就出了几百个响当当的人物,可以说这跟谢安的教育有
东晋尽管是一个不太盛世的时代,但还是出现许多的名人,以东晋名流谢安为例,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且其教育子孙的方式更是值得称颂的存在!在短短三百年间,谢家就出了几百个响当当的人物,可以说这跟谢安的教育有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子仪的为人处世之道让他虽功高震主却善始善终,令人沉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纵观我国的历史,有无数个英雄豪杰,或功勋卓著,或满腹经纶,或功高震主,但是能够善始善终者却很少。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纵观我国的历史,有无数个英雄豪杰,或功勋卓著,或满腹经纶,或功高震主,但是能够善始善终者却很少。而唐朝的郭子仪却能一身正气,功高盖世,且善始
谢安是东晋生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四十岁才出仕为官,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为朝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谢安首要被推崇的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
谢安是东晋生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四十岁才出仕为官,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为朝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谢安首要被推崇的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
自古以来,中国的风水学说就受到世人的关注,在古代有这么一位风流宰相,他死后被葬在了一块风水宝地,由于那地方风水太好太好,九十多年后竟被歹人给夺了去。后来,宰相的后人把那坟墓给抢了回来,可是却再也不
古代墓葬到如今,已是十墓九空,几乎全被盗墓贼光顾了。卞壶墓被盗令人可惜,而死后未能安宁的东晋名臣,并非他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范之役——“淝水之战”晋方主帅谢安,在下葬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在面对着恒温的鸿门宴的时候,淡定从容的表示了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恒温深受震撼,放弃了杀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是将自己的军事才华和从容的气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在面对着恒温的鸿门宴的时候,淡定从容的表示了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恒温深受震撼,放弃了杀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是将自己的军事才华和从容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