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横行华北的大鼠疫
Posted 明朝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横行华北的大鼠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横行华北的大鼠疫
1644年,人们还不知道细菌为何物,尽管它们比人类的历史长得多。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大疫往往代表着细菌造成的传染病流行。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后 期,大疫在北方多次流行。从年间开始,山西开始出现瘟疫。六年,山西出现疫情,十年山西全境大疫,十六、十七两年为高峰。河南江苏在崇祯十三年到 十七年间也多次出现大疫。北京附近,崇祯十三年,顺德府、河间府有大疫。崇祯十六年,通州、昌平州、保定府均有大疫,并且传入北京。和山西的情况一样,在 初次流行的第二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北京大疫进入高峰,高峰期正是三、四月间。> > 这个横行华北的大疫究竟是什么?“东死鼠、西死鼠, 人见死鼠如见虎”,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烈性传染病:鼠疫。当时人们不知道传播途径,因为每次流行都见到死耗子,知道和耗子的死亡有关系,因此得名鼠疫。 250年后,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和法国人耶尔森从香港鼠疫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杆菌,证明这种杆菌是鼠疫的病源,人们才开始对鼠疫有了认识,并且找到了防止手 段。可是在1644年,面对鼠疫,人们只能束手待毙。> > 历史上最有名的鼠疫流行是十四世纪消灭了欧洲将近一半人口的黑死病。黑死病是通过跳蚤的叮咬在耗子之间、耗子和人之间传播的。其发病很快,死亡率极高。> > 当兵临城下的时候,北京城里鼠疫正好是突然爆发的关键时刻。联想一下前些年病毒在北京时,那种恐慌的情况,如果有敌人,怎么能守得住?> > 鼠疫在生活环境差的百姓和士兵中间流行,官僚家庭受波及很小,所以在深宫里的崇祯不知道,在城外的李自成也不知道。等到李自成想惩罚性地攻一下城,没等开始,守城的士兵纷纷献城。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守不了。> > 李自成就这样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轻易地进了北京,同时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地发现他梦里繁华的京城现在如次落败。相关参考
在中国历史上164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顺治元年,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年之内,紫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三百六十一年间后人对那一年发生在北京的历
流民、老鼠、天灾、人祸,所有的因素凑在一起,终于在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第一例鼠疫爆发在了大明对抗游牧民族的前线——大同。瘟疫爆发以后,再加上当时大同处于战争的前线,所以当地百姓纷纷逃难,流民数
1644年的中国,正是明清交替。历史舞台上有三位主角:明朝皇帝朱由检、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或许还应加上一位,明朝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其实,还有一位主角一直为人们忽略:小老鼠。164
1644年的中国,正是明清交替。历史舞台上有三位主角:明朝皇帝朱由检、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或许还应加上一位,明朝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其实,还有一位主角一直为人们忽略:小老鼠。164
明朝末年,盛极一时的李自成起义军却在清军与吴三桂军队的联合进攻下迅速失败,李自成也死于地主武装的袭击中。是什么原因导致李自成起义军的溃败呢?有人认为是起义军进入北京后军心涣散,军纪败坏,导致了他们的溃
明朝末年,盛极一时的李自成起义军却在清军与吴三桂军队的联合进攻下迅速失败,李自成也死于地主武装的袭击中。是什么原因导致李自成起义军的溃败呢?有人认为是起义军进入北京后军心涣散,军纪败坏,导致了他们的溃
明万历年间,政府的赋役越来越重。随之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最后波及华北数
明清鼎革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中,对于大明王朝以出乎预料的速度瓦解崩溃,更让人捉摸不透。所以,针对明朝的灭亡,一直以来便有着多种解释:白银本位的财政系统崩溃、官僚集团和统治机器的腐朽、农民义军和关外
话说1939年初,欧洲局势愈演愈烈,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大战正在酝酿之中,大家摩拳擦掌但是还没开始动手,而另一方面隔壁亚洲的中国,战争却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两年前日军往中国大举增兵,迅速攻占了华北、华东和
鼠疫改变欧洲历史 1348年,一场鼠疫大流行,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改变了人类的卫生保健史。这个时候是中国的元朝末年。 这次鼠疫最早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奥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