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关于129运动的诗歌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关于129运动的诗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关于129运动的诗歌
诗歌:反思一二九
如喷发的火山
他们曾震撼土地
振臂呐喊的余音
仍似午夜的山风
卷起后人梦中的
潮起潮落
燃烧的激情
投给黯淡与沉寂
一线星光
还有 一片嘈杂
无可奈何
花落夕阳里
似曾相识
飞燕南归来
古今轮回
史书只多了那么几页
当金币碾过道德
欲望击碎神圣
有人渴盼重塑那份
侠客的理想
带着一种拷贝的信念
天真地奔走疾呼
攥住的
却是一把哀叹
任何人
不能靠模仿
而伟大
任何伟大
都会因盲动
而失真
在湍急的河流中
惟理性之帆
能够远航
青灯,书卷
阅尽沧桑历史
苦茗,朱笔
做天下文章
这是千年不变的
丰碑的传说——纪念一二九运动
今夜。
翻过六十七张历史厚重的扉页
应该记得那段带有刺骨朔风的峥嵘岁月
沿着风雨飘摇的红色轨迹
一种金戈铁马般的呐喊
开始在我的耳膜边一点点萌生
那时的天穹不曾苏醒
那时的土地布满伤痕
那时的面孔只剩下麻木
徘徊于亡国灭种的边缘
生耶?死耶?和耶?战耶?
我最最挚爱的兄弟姐妹
以先锋的姿态连同悲昂壮烈的呼吸
叩问灵魂
从北平 从天津 从东北
从年轻的心脏
迸发出长夜不息的响雷
洞穿了无数炽热的胸腔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起来——起来——站起来
你可看见地下奔涌的岩浆
亘古昭示着铿锵的誓言:还我河山
在这个太阳升起的国度里
一场关于血与火的虔诚洗礼
升华!!!
以浩气锤炼飒飒长剑
以碧血铸就巍巍丰碑
相关参考
儿歌:团结友爱亲又亲一颗星,冷清清,两颗星,亮晶晶,三颗星、四颗星、五颗星,汇成星河放光明。一个人,孤零零,两个人,笑盈盈,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团结友爱亲又亲。古诗词无衣【诗经·国风·秦风】岂曰无
祖国颂歌1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想到祖国,满怀激情祖国——在这里我为您放歌祖国啊,祖国——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文明源泉的汇合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铺满天山的白雪您凝重而深邃
一、《满江红·写怀》作者:宋代岳飞1、全诗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
诗中乡情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
八路军第129师 八路军第129师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和陕北红军第29、第30军等部于1937年8月改编而成的
刘邓大军,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又称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刘邓大军的谍报工作,不但对保证作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央提供了极有价值
“重叠设伏”,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战法。三天之内,在同一地点连续两次成功伏击同一强敌,它的发明人是刘伯承元帅。这种战法,兵法中无记载,它打破了“用兵不复”的原则。1937年10月,日军占领石家庄后,沿正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
刘伯承对曾万钟说:“日军不攻娘子关而攻新关,是想来个避实击虚。如果新关也不易得手,它极可能再往南迂回。这样,新关以南的石门,则必须火速派兵占领,严防日军偷袭。”刘伯承和曾万钟会谈之后,形势的发展正如刘
刘伯承对曾万钟说:“日军不攻娘子关而攻新关,是想来个避实击虚。如果新关也不易得手,它极可能再往南迂回。这样,新关以南的石门,则必须火速派兵占领,严防日军偷袭。”刘伯承和曾万钟会谈之后,形势的发展正如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