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檀道济唱筹量沙

Posted 兵士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29 檀道济唱筹量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129 檀道济唱筹量沙

2、檀道济靠玩沙子吓退北魏大军 战史奇迹

129 檀道济唱筹量沙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换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的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合起来称为南北朝。
宋武帝做了两年皇帝,到第三年,就病死了。武帝的儿子宋文帝即位以后,北魏大举渡过黄河,进攻宋朝,在黄河以南占领了大片土地。宋文帝派檀道济率领大军抵抗。
有一次,北魏兵进攻济南,檀道济亲自率领将士到济水边,在二十多天里,跟魏军打了三十多仗。宋军节节胜利,一直追到历城(在今山东省)。
这时候,檀道济骄傲起来,防备也有点松懈了。魏军瞅个机会,用两支轻骑兵向檀道济的宋军前后两翼发起突然袭击,把宋军的辎重粮草,放了把火烧了。
檀道济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断了军粮,就没法维持下去,准备从历城退兵。
宋军中有个兵士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北魏就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
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天晚上,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唱着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子在量米。
有人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
这个消息马上被魏兵的探子听到了,赶快去告诉魏将。说檀道济营里军粮还绰绰有余,要想跟檀道济决战,准是又打败仗。
魏将得到情报,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杀了。
其实,魏将中了檀道济的计。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
到了天色发白,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
魏将被檀道济打败过多次,本来对宋军有点害怕,再看到宋军从容不迫地撤退,吃不准他们在哪儿埋伏了多少人马,不敢追赶。
檀道济靠他的镇静和智谋,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以后,北魏也没敢轻易进攻宋朝。
檀道济在宋武帝和宋文帝两代,都立过大功。但是由于他功劳大,威望高,却引起了宋朝统治者的猜疑。
有一次,宋文帝生了一场病。宋文帝的兄弟刘义康就跟心腹商量说:“如果皇上有什么三长两短,留了檀道济总是一个祸根。”
他们就用宋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硬说檀道济收罗坏人,企图谋反,把檀道济逮捕起来,要办他死罪。
檀道济在他被捕的时候,气得瞪圆了眼,愤怒的目光像要喷射出火焰来。他恨恨地把头巾拉下,摔在地上,说:“你们不是在毁坏自己的万里长城吗?”
檀道济终于被杀了。这个消息传到北魏。魏朝的将士都高兴得互相庆贺,说:“檀道济一死,南方就没有叫人害怕的人啦!”
后来,宋文帝也很后悔。有一次,北魏的大军打到江北的瓜步(今江苏六合)。宋文帝在建康的石头城上t望远处,很感慨地说:“如果檀道济还活着的话,不会让胡骑横行到这个地步。”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檀道济靠玩沙子吓退北魏大军 战史奇迹

在军事谋略中,善于进军是一种智慧,而善于撤军也是一种智慧,然而撤退有时候比进攻更能考验人的计谋。军事家檀道济就是这样一位有谋有略的军事家,仅靠沙子吓退北魏大军。

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南史·檀道济传》

军队在撤军的过程中,容易遭到追兵的分割截断,各兵种和各单位如何交相掩护,前后有照应,稳妥转移到安全的战略地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那么,军事家檀道济是如何击退敌军的?

“唱筹量沙”便是一出精彩的撤退大戏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当时还是南北朝时期,北边的北魏正在和柔然部落交战,南边的宋文帝刘义龙觉得有机可乘,可以一举出兵收复北边的中原大地。他一直想效法他的老爸宋武帝刘裕当年光辉的北伐事业。

精彩的历史很难重复,当年刘裕横 “气吞万里如虎”,到儿子刘义隆手里却是“赢得仓皇北顾”,北伐军被魏军打得找不着北,多处战略要地告急。

刘义隆在最无奈的时刻,搬出了当年跟他老爸一起打进洛阳城的老将檀道济,他想用这种老于进攻的将领来扳回战局。檀道济军事能力是不错,但也得看老板如何,老板太怂了,檀道济的手脚也施展不开。

整个失败的战局已经定下来了,檀道济也创造不了奇迹,这位当年第一个杀进洛阳城的先锋将,而且是“三十六计”的作者,也面临一个生死的抉择问题。他的部队开到北方前线,就陷入北魏大军的重围,而且,人还活着,粮却没了。更麻烦的是,缺粮信息已经泄露,是宋军的叛徒跑到北魏军营里泄露的。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檀道济反而高调起来,他让粮草官扯起嗓子大声报告军粮的数量:一石,两石……一百石,一千石……

真的是这么多粮食吗?非也,而是一袋一袋的沙子,在军营里堆积如山,为了增强可信度,就在上面铺上一层白花花的大米。而这些白花花的大米,是宋军仅存的一点生存资本了,被檀道济大胆地用做了伪装。宋军量了一个晚上的沙子,北魏军却以为是量了一个晚上的大米,有米就是有战斗力,何况檀道济打仗的本事不是闹着玩的。

一路狂胜的北魏军队在追捕的过沉重,忽然觉得没有把握了,他们被檀道济那一包包沙子击溃了信心,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檀道济穿着便衣,坐在大车上,指挥全军南下,几乎一个不落地撤走。檀道济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撤退,成就了世界军事史上一次奇迹。

相关参考

历史如何评价南朝名将檀道济 檀道济是怎样的人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

檀道济的故事 南朝名将檀道济的轶事有哪些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

檀道济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南朝名将檀道济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

檀道济简介 南朝时期宋将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生平

檀道济,南朝宋将领。汉族,高平金乡人。祖籍高平金乡,出生于京口。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

南宋名将檀道济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檀道济是一位怎样的将军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檀道济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檀道济画像檀

寒门将军檀道济怎么死的

檀道济到底是被谁杀的?檀道济是南北朝的名将,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可惜的是,这样一位身居高位,战功赫赫的老将,最终却屈死于刀下。那么到底是谁杀了他呢?檀道济转战四方,战功卓绝。他的几个

檀道济是三十六计的作者吗

檀道济三十六计檀道济是南宋的名将,他足智多谋,沉稳冷静,骁勇善战,立下了无数战功。但也因功高震主,而招来宋文帝的猜忌,招致杀身之祸。檀道济凭借着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总结出了三十六计,这也是他为后世留下

南宋名将檀道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檀道济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檀道济一生戎马倥偬,骁勇善战,可...

南宋名将檀道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檀道济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檀道济一生戎马倥偬,骁勇善战,可...

名将檀道济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最后为何被冤杀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檀道济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呢?檀道济一生戎马倥偬,骁勇善战,可令敌人闻之色变。他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