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东林八君子之一刘元珍简介,著有 东林习静有感

Posted 兵部

篇首语: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东林八君子之一刘元珍简介,著有 东林习静有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东林八君子之一刘元珍简介,著有 东林习静有感

人物生平

初入官场

刘元珍,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贫困家庭。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刘元珍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一开始被授予南京吏部主事的职位,不久升为南京兵部郎中。后来因为父亲去世就回家丁忧。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补为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主要掌管疆域图籍。他到任后,核审军需,淘汰年老或者羸弱的士卒,积极训练军队。一年中就节省了库银二万多两。

贬官外放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由于有把柄掌握在礼部右侍郎郭正域等人手中,首辅沈一贯在私下里让他的心腹刑部给事中钱梦皋上疏:弹劾郭正域以及次辅沈鲤,并以所谓“妖书”案欲置沈鲤、郭正域于死地,但没有成功。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适逢“京察”,吏部侍郎杨时乔、左都御史温纯等人揭露钱梦皋等人的劣迹,将他们列入了罢黜的名单之中。沈一贯却蛊惑神宗,说考察是不公平的,让皇上降旨将钱梦皋等人被罢黜的奏折都留中不发。当朝廷中正直的官吏感到十分气愤,却畏惧于沈一贯的权势而不敢提出抗议时,刘元珍首先抗疏上奏。他认为自沈一贯成为首辅以来,奸邪的小人围绕在他的身边,假借皇帝的权利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将国家大事在私下里做交易,欺君罔上,是对皇帝极大的不忠诚。近来看钱梦皋等人的奏章,每每都用是否与他们亲近来衡量同僚的能力。自古以来小人没有不先看是否结为一党而注重能力的。如今是治理叛乱安抚百姓的重要时机,不是考虑与人是否亲近的时候啊。奏疏陈上之后,神宗交与公卿大臣议论。沈一贯急忙为自己辩解,以减轻自己的嫌疑。钱梦皋也诋毁刘元珍,说他是温纯等人的爪牙。神宗都没有听信。

时隔不久,神宗以向言官效力的缘故贬刘元珍一秩(即十年),并将他调往边远地区任职。沈一贯假装要救他,给事中、御史侯庆远、叶永盛等也同沈一贯发生争执,神宗并未同意。吏部员外郎贺灿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继上疏,认为这次“京察”未能达到预期要求;兵部主事庞时雍也上疏指斥沈一贯的累累罪行。这些行为并没有扳倒沈一贯,反而使得神宗大怒,命将庞时雍、贺灿然连同刘元珍均贬三秩,降调至边远地区。御史侯庆远、李冉等人又挺身而出,申救他们,神宗不听。适逢御史周家栋直指时政弊端,因言语过于激烈,使得神宗迁怒于刘元珍等人,并将刘元珍等人除名削籍。虽然免去了钱梦皋等人职务,但沈一贯仍为内阁首辅。

讲学议政

刘元珍遭到罢免后回到家乡无锡,和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这些人都是正直的官吏,对国家的命运十分关注,对当时黑暗的政治局面也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他们常借探讨学问的机会,抨击时政。

起复回京

泰昌元年(1620)光宗继位,下诏起用原来因为进谏忠言而遭到贬谪、罢官的一些人。刘元珍因此被任命为光禄寺少卿。在第二年(1621年)三月他抵达了京师。刚一上任,便接到消息说山海关外边事告急,明军被努尔哈赤军击败,辽、沈相继沦陷。

任上早逝

辽、沈相继沦陷时,前任赞画刘国缙以招募军队安抚百姓的名义,投书督饷侍郎,要求发登州、莱州(今山东蓬莱、掖县)船只,将这些难民南渡山东。刘元珍感到事有蹊跷,立即上疏反对。他说:“刘国缙原是辽东守将李成梁的义子。李成梁丢弃国土,本应受到严处,刘国缙却为了免除自己的过错而行贿,得免诛戮。后来杨镐出师辽东,但没有决心收复失地,却与守将李如柏密商,准备同努尔哈赤议和,设计陷害了主战将领刘廷,以至失地丧帅,两万多官兵倒于血泊之中。身为赞画的刘国缙却力保杨镐与李如柏。之后,刘国缙又倡议招用辽人,并自称征募士兵3万,领走了官府库银20余万两。可是却没有见到招募到的一兵一卒。刘国缙被弹劾离任之后,行动诡秘,不知道每天都做些什么。而在辽东全部沦陷,辽西危同累卵的时候,他却突然率领数万建军民,进入内地,想要前往山东。他究竟想干什么?非常使人担心。不久以前,清兵攻陷辽、沈,都是以已经投降的人为内应的。现今数万之众,难保没有清兵的奸细混杂于其间。如若让其深入山东,到时从内部发难,又怎么能防备呢?刘国缙过去就因为卖国而别免职,如今又对他委以招抚的重任,这岂不令人费解?自从辽东战事告急以来,为国捐躯的人得不到表彰,临阵倒戈者却反噬好人。这样忠奸不分,刑赏不明,国家又会怎么样呢?”

熹宗虽然将刘元珍的这份奏疏交给兵部议复,结果却不了了之。刘元珍本来身体强壮,此时却忽然一病不起。天启二年(1622年)逝世于京师官邸,终年仅51岁。

死后荣辱

天启五年(1625年),阉党横行,大兴冤狱,东林党人罹难。刘元珍虽已身故,但名字仍被阉党列入他们编造的所谓“东林党人榜”内,功名均被追夺。崇祯元年(1628年)才开始平反昭雪。

后人将他同顾宪成、高攀龙、顾允成,安希范、叶茂才、钱一本、薜敷教并称为“东林八君子”。

思想主张

同顾宪成等东林党人,提出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东南地区经济等主张,还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等针砭时政的意见。

代表诗作

《东林习静有感》

人物评价

《明史》:表节义,恤鳏寡,行义重于时。

亲属成员

父亲:刘升

相关参考

东林八君子刘元珍简介 刘元珍是怎么死的?

  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七岁的时候,刘元

历史人物 东林八君子刘元珍简介 刘元珍是怎么死的

  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七岁的时候,刘元

历史人物 东林八君子刘元珍简介 刘元珍是怎么死的

  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  七岁的时候,刘元

历史人物 明朝思想家、东林八君子之一顾允成简介,著有 小辨斋偶存

人物生平少年经历顾允成,字季时,号泾凡,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无锡泾里(今张泾),自幼家境清贫,性情耿直刚烈。其父顾学曾任乡里亭长,经营过豆腐粮米等小作坊买卖,为人豪放,颇多见闻

历史人物 东林八君子之一 东林党领袖高攀龙简介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

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叶茂才简介,在史上与顾宪成等人并称东林八君子

人物生平初入官场叶茂才(1558年-1629年)是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万历十七年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不久后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四十年(1612年),起南京太仆寺卿。时朝官树党,排斥东林,他以不满

东林八君子之一薛敷教简介 薛敷教是怎么死的?

  薛敷教是明朝东林八君子之一,生于公元1554年,去世于公元1610年,是南直隶常州府人氏,字以身,号玄台,明朝著名学者薛应旗的孙子。  人物档案  姓名:薛敷教  字:以身  号:玄台  国家:中

历史人物 东林八君子之一薛敷教简介 薛敷教是怎么死的

  薛敷教是明朝东林八君子之一,生于公元1554年,去世于公元1610年,是南直隶常州府人氏,字以身,号玄台,明朝著名学者薛应旗的孙子。  人物档案  姓名:薛敷教  字:以身  号:玄台  国家:中

历史人物 明朝学者、东林八君子之一钱一本简介,钱一本墓在哪

明史文载钱一本,字国瑞,武进人。万历十一年进士。除庐陵知县,征授御史。入台即发原任江西巡按祝大舟贪墨状,大舟至遣戍。已,论请从祀曹端、陈真晟、罗伦、罗洪先于文庙。出按广西。帝以张有德请备大礼仪物,复更

东林八君子之一高攀龙简介 高攀龙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高攀龙  别名:存之、云从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朝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时间:1562年  去世时间:1626年  职业:政治家  代表作品:《高子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