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蜀国被灭后,东吴为何还苟延残喘了17年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蜀国被灭后,东吴为何还苟延残喘了17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蜀国被灭后,东吴为何还苟延残喘了17年

蜀国被灭后,东吴为何还苟延残喘了17年?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司马昭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灭掉蜀国,却没有趁势发动灭吴之战。而是17年之后,东吴才被晋武帝灭掉。要知道当时的东吴没有了蜀汉作为盟友,只能孤身一人的对抗强大的司马氏集团。再加上当时东吴的发展趋势是呈现衰弱的,如此这般想要对抗司马氏是不可能的,它也最终只能步蜀汉的后尘。那么蜀汉被灭后,东吴集团为何还能坚持长达17年之久呢?

司马氏需要时间稳定政权

其实,按照司马昭的计划,他是准备消灭蜀国之后,稍作休整便挥师南下一举端掉东吴集团。但是计划真是赶不上变化,司马昭却在灭蜀的两年后病死了,因此他的这一计划就被耽搁了。而作为继承人的司马炎虽然取得了帝位,但是建立的西晋终究是一个全新的政权,根基尚不稳定。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曹魏的残余势力,以及如何收拢朝臣的心等,很多问题都需要司马炎去解决。就这方面来说,在没有让司马氏的根基稳定之前,司马炎是不可能轻易挥师东吴的,因为这很可能会导致局面失控,既不能很好地对付东吴,又可能会导致内乱。

军事优势的较小

虽然前期在灭蜀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是终究消耗了不少兵马、粮草。再加上征服蜀汉之后,疆土面积得到了扩大,就需要足够的兵力来守护疆土和维持安定。虽然东吴的发展势头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依然还可以对付司马氏一阵子,尤其是在江东的核心地带,东吴的兵马还是很充足的。对于一个长期对内对外用兵的司马氏来说,即使各方面实力再强,但是随着不断 消耗也需要时间恢复。所以,相比之下,很长一段时间司马氏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占有很大的优势。

粮草物资的匮乏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出兵消灭东吴,首先就必须确保要有足够的粮草物资。但是经过灭蜀之战、平定淮南叛乱等一系列的战役,司马氏的粮草物资成了一个大问题,可以说到了严重匮乏的阶段。当时羊祜刚到荆州的时候,荆州竟然出现了“军无百日之粮”的尴尬局面,这种情况过了好几年才得到了真正的缓解。

再加上当时的灾害不断,导致各地粮食纷纷减产甚至绝收。这不仅伤害到了众多百姓,而且更导致朝廷难以征收到足够的军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即使西晋有心伐吴,恐怕也无能为力。

晋朝大臣不可忽视的阻力

晋武帝其实一直打算伐吴,但是从他有这个打算开始,直到东吴灭亡,朝中一直存在大臣的反对。尤其是以贾充、荀勖等重臣的为首的反对声极为强烈。对于这些大臣的反对声,晋武帝不可能直接忽视不理,作为皇帝的他,必须要搞好内部团结,对于主战派和反战派都要一视同仁。最终为了使伐吴之战顺利推进,晋武帝干脆让贾充担任大都督统帅三军,同时又让各路主将有实际军事决策权。

东吴集团仍有实力

虽然说东吴集团后期看起来只是苟延残喘而已,被灭只是时间问题。但毕竟孙氏集团割据江东数十年,仍有一定的实力尚存。而且相对于蜀汉来说,东吴的实力也要强一些。单从人口数量来说,当时东吴有52万户,320万人,而蜀汉却只有28万户,94万人。兵力方面呢,东吴有23万,而蜀汉仅有10万。再加上东吴的地盘也更大,所以在各方面,东吴的实力基本上都是蜀汉的两倍以上。

也就是说,司马氏想要灭掉东吴,必须要花费灭蜀两倍的代价才可能成功。而对于刚经历灭蜀之战和平叛淮南的西晋来说,兵力、粮草、钱财等各方面都消耗过大,必须要花费一段时间恢复才有可能有这个能力去灭吴。而这就给了孤立无援的东吴存活的时间,直到公元280年才被西晋灭亡,也就是蜀汉被灭后的第17年。

相关参考

为什么只有关羽后代要被灭族? 蜀国被灭后

三国后期,蜀国基本没什么人才,在三方势力中属于弱势,最后被司马昭灭掉。蜀国灭亡后,司马昭对蜀国的君臣百姓一律优待,刘禅不仅没被杀,还当上了安乐公。可偏偏诛灭了关羽的后代子孙,究竟为何?这得要从关羽镇守

历史人物 为何蜀国灭亡17年之后,西晋司马炎才最终吞并了东吴?

>公元263年,魏国灭掉了蜀汉政权,蜀汉皇帝刘禅投降。两年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国皇帝让位,自己建立了西晋王朝。但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时期出现了,蜀国在公元263年就已经灭亡。为何直到公元280年,也就是17

历史人物 为何蜀国灭亡17年之后,西晋司马炎才最终吞并了东吴?

>公元263年,魏国灭掉了蜀汉政权,蜀汉皇帝刘禅投降。两年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国皇帝让位,自己建立了西晋王朝。但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时期出现了,蜀国在公元263年就已经灭亡。为何直到公元280年,也就是17

蜀汉亡国时,东吴采取了怎样的军事行动以求自救

东吴亡于公元280年,蜀汉亡于公元263年,较之蜀汉东吴多苟延残喘了17年之久,但命运往往在毁灭之前就已经注定了。炎兴元年冬天,魏军大将邓艾在绵竹大破诸葛瞻,随即兵临成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主刘禅

蜀汉亡国时,东吴采取了怎样的军事行动以求自救

东吴亡于公元280年,蜀汉亡于公元263年,较之蜀汉东吴多苟延残喘了17年之久,但命运往往在毁灭之前就已经注定了。炎兴元年冬天,魏军大将邓艾在绵竹大破诸葛瞻,随即兵临成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主刘禅

三国将领郝普背叛蜀汉两次 为何东吴还敢收留他

郝普是三国时期将领,他本是刘备手下,刘备入川后郝普担任零陵太守。后来吕蒙用计,迫使郝普投降东吴,此后孙权把郝普还给了刘备。关羽兵败麦城,郝普再次归降东吴,而且还官至廷尉。郝普三番两次背叛蜀国,为什么东

夷陵之战后,刘备败光了蜀国家底,东吴为何不趁机灭了蜀国

夷陵之战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夸张的战役规模,但确实也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决定性大战役,而且还是以蜀国的大败、吴国的大胜而收尾。对于吴国来讲,经历了此等大胜,的确有继续西进攻蜀的机会,

夷陵之战后,刘备败光了蜀国家底,东吴为何不趁机灭了蜀国

夷陵之战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夸张的战役规模,但确实也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决定性大战役,而且还是以蜀国的大败、吴国的大胜而收尾。对于吴国来讲,经历了此等大胜,的确有继续西进攻蜀的机会,

历史人物 为什么蜀国灭亡了,孤立无援的吴国还能坚守17年呢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虽然魏蜀吴三家较量了多年,但是,这一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蜀汉灭亡开始被打破。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向邓艾的大军投降。不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与东吴修好

原本,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在上一年的十月已经和吴国签订了和约,至此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蜀国的实际掌权者,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刘禅派人和东吴人重新签订和约呢?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成为蜀汉国的皇帝,同时将年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