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政府售盐 百姓没盐

Posted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政府售盐 百姓没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政府售盐 百姓没盐

大宋帝国的商业繁荣,并不足以与其征税水平相提并论,就像以帝国财政收入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未必能达致完全的对应。

这个帝国的创始人对安全的极度忧虑,决定了未来三百年的财政困局:始作俑者赵匡胤无法再回人世,否则重新检讨当初的制度设计,定当后悔不已。

>

作为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安全感很低,大致是源于其早年经历的社会动荡不安,军事叛变、士卒暴动、官僚集团在不同的势力之间倒来倒去――总之,赵希望用一套新的制度来彻底解决那些事件对他产生的心理不快。对于军队以及文官集团的建设,必须符合一条原则,即保证皇室对帝国的绝对控制。为实现这个政治使命,大宋帝国将不惜一切代价。

对于军队建设,多年来,帝国已形成一套治理模式:将失去土地的流民、社会轻微犯罪分子都招募进军队。

“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取之虽非一途,而伉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军,制以队伍,束以法令。当其无事时,虽无爵赏衣廪之费,一有征讨,则以之力战斗,给漕n,而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矣”。(《宋史兵志》)

考察这种治理模式,军队建设某种程度上还承担了财政转移支付的责任。历代应对饥民现象,或采取赈灾措施,或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积极的劝农政策,从来还没有像大宋帝国那样,一股脑地将流民纳入财政包揽编管的范畴。

而文官制度的设计,更体现了赵宋皇室对大臣权利尾大不掉的警惕。宋太祖定下的“官、职、差”三权分离的游戏规则,足以说明其机杼周密的匠心独具:做官的没有职权,有职权的不见得是官,只有皇帝差遣你去做某件事,你才算是真正职、权归一的朝廷干员――在这样的体系下,一个岗位至少对应三个人,机构不膨胀才怪。

另一个严重制约大宋帝国根基的症结是,这个帝国的疆域之小,令人尴尬。到南宋以后,北方领土落入金人之手,帝国的河山更是变得残破不全。不过虽然如此,人口基数比起以往帝国,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损失,人均耕地的大幅度下降虽然严重限制了帝国的农业产出,好在军队基本容纳了大多数失地的农民――另有一部分,则进入城市,从事商业活动。这或许正是后世认为大宋帝国不怎么歧视工商的证据之一。

但大宋帝国的商业繁荣,并不足以与其征税水平相提并论,就像以帝国财政收入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未必能达致完全的对应。

帝国庞大的财政收入中,商税其实并非大头,而农业两税则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宋徽宗时期,权臣蔡京汇报工作说,皇上您的收入都来自两税。熙宁十年两税为五千七百万贯。而商税在宋初只有四五百万贯,北宋中期以后保持在一千万贯上下,最高时也仅仅接近两千万贯。

但这里的商税仅指民间商业。国家直接经办的“官商”可就大不同于反响了。

专卖是两宋官办商业主要的创收工具,尤其是盐的专卖,北宋末年达到四千万贯;盐以外茶叶和酒的专卖同样获利甚丰,南宋时期都在一千万贯上下。另一个比较大的品种是杂税,尤以南宋为最:绍兴三十年,光“经总制钱”就有二千万贯。

民间商业提供的税收虽然不多,但对民间财富的积累、民间商业资本的积聚显然是有好处的。当然,在那个时代,民间商人集团的兴起,一般并不可能改变或改善周边庞大的农民阶层的地位和命运。

宋朝沿用唐朝时期创制的两税制,即把田租、户税、力役都合并到田租一项里面,分夏秋两季征收,两税之外不得另征。换言之,百姓已经为各种设施建设交了税,政府要兴建各种工程,自应该出钱去雇佣百姓,不得再行征发百姓做无偿劳动。但宋朝的两税制的区别在于,两税之外户税和徭役是照样征收的,而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两税制是田租。

于是百姓虽然已经交过免役钱了,但还是得为官府服劳役,甚至因为不堪“差役法”的摧残而招致众多家庭破产。王安石变法,废除“差役法”、行“免役法”,依其本义言,堪称一大德政。以致后来旧党司马光上台,全盘推翻新法,在废除免役法的问题上,也招来同为旧党阵营的苏轼的不满和批评。

反正老百姓是冤大头,没得选择,官府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虽然明明已经交过一次的免役钱,现在却不得不再交一次钱以求免役,能达到这一点已经是求之不得。帝国官吏的无穷创造力再一次得到表现。粮食入官仓后,可能被老鼠偷吃,这个损耗得让老百姓补交,即所谓“鼠雀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宋朝历史 谈谈宋朝政府是怎样征地的

 谈谈宋朝政府是怎样征地的  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给爸爸宋真宗修坟墓,征用过河南巩义农民1800亩土地,当时是怎么补偿的呢?按面积补偿,一亩地补给农民388文(参见《续资治通鉴

宋朝历史 当着赵构的面,宋朝老百姓活活打死了刑部尚书

赵构神色自若地搭上箭,拉满弓,突然间对准了斡离不,吓得斡离不赶紧窜出帐外。赵构面色不改,将弓竖起,一箭穿透大帐射了出来。斡离不一看,这么一个19岁的小孩居然能把铁胎宝弓拉开,他倍感诧异,又隐隐不服,便

北方百姓一定要热爱宋朝吗

早在当初元朝准备修前朝历史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问题,宋辽金三代,到底谁才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唯一合法政权呢?宋朝人肯定觉着自己才是正统所在,但是辽朝承认吗?辽朝皇帝会说,你特么给我老子交的岁币一文钱都

历史人物 借新闻敲诈政府和百姓

  在百年言论史中,很少有像这样的报人在离世多年,仍然被后人争论不已。>  在搜求和阅读有光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后辈报人或者学人对他评价极高,而同时代的报人却多有批评甚至不无诋毁。为何

常大规模免房租 宋朝皇帝如何解决住房难房价高

北宋熙宁十年,开封的公租房,每间月租170文。18年后,哲宗绍圣二年,广东惠州营房不够,部分士兵进城租房,每间月租150~300文。北宋末至南宋,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房租跟着上涨,但劳动力日工资没有同步上涨,数目还是...

满清晚期为什么洋人怕中国百姓而不怕晚清政府

说到晚清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有非常多的故事,真的太惨了,清政府真的丢人,但是其实老百姓却不丢人,话说啊这个洋人完全就是不怕满清政府的,但是却非常的害怕当时的老百姓,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

宋朝政府为什么不让外国人在中国买房

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跟一百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现在的日本、朝鲜、韩国、泰国、越南、伊朗、文莱、爪哇、老挝、菲律宾……都跟宋朝有过频繁的商业交流。商业交流必然伴随着居民迁徙。有些中国商人去海外做生意,

宋朝政府为什么不让外国人在中国买房

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跟一百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现在的日本、朝鲜、韩国、泰国、越南、伊朗、文莱、爪哇、老挝、菲律宾……都跟宋朝有过频繁的商业交流。商业交流必然伴随着居民迁徙。有些中国商人去海外做生意,

北宋最具争议的宰相,宋朝老百姓认为是奸臣,如今却评为千古名相

纵观北宋一朝所有宰相中,可能没有谁像王安石这样备受争议了。如果把王安石评价根据时间段来划分,从宋朝到近代一直以贬低为主,尤其是宋朝人更是称他是奸臣,但如今人们却称他是「”千古名相”。这里面究竟有何深层

借新闻敲诈政府和百姓 揭秘报人邵飘萍私生活

在百年言论史中,很少有像邵飘萍这样的报人在离世多年,仍然被后人争论不已。在搜求和阅读有光邵飘萍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后辈报人或者学人对他评价极高,而同时代的报人却多有批评甚至不无诋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