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清官也玩潜规则

Posted 鞋子

篇首语: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清官也玩潜规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清官也玩潜规则

北宋著名大臣赵\\,字阅道,死后谥号清献。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刻苦努力,景v元年考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历任参知政事、太子少保。赵\\在世时以清廉和勇于进谏闻名,为人品德高尚、和蔼敦厚、宽容厚道,宰相韩琦称他是“世人标表”。担任地方官期间治理有方,为人正直、秉公执法,深得人民爱戴。在睦州知州任上,赵\\看到百姓“无种茶土地却要交茶税”的不合理政策,便上奏免除睦州人民的茶税。当御史期间弹劾官员丝毫避讳权臣和宠臣,进谏直率坦诚,人称“铁面御史”。 赵\\弹劾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理政无方,先后上了十二道奏折,陈执中最终被罢免。

就是这样一位与包拯齐名的“铁面御史”,也免不了做出徇私报恩的行为。赵\\尚未考中进士前,在家乡衢州一户姓陈的大户人家里当家庭教师。陈家待他很好,陈氏的老婆每年都会给他做双新鞋。赵\\要进京考试,陈家给了他一大笔路费。他到了京城,陈家怕他钱不够用,又给他寄去生活费。赵\\会试果然高中,进入官场后又节节攀升,没几年就当了大官。

陈家儿子――也就是赵\\的学生长大后犯了命案被捕。陈家人急得团团转,一家人商量后,准备上京找赵\\帮忙。陈氏老婆别出心裁,做了双鞋子给陈氏带上,要他到了京城交给赵\\。陈氏进京,废了翻力气找到赵府,把老婆做的新鞋子捧出来送给赵\\。赵\\看到鞋子,年轻时候的各种苦涌上心头,不由得五味杂陈。他知道陈氏一定有事求他。于是,赵\\进到里屋把新鞋子换上,走出来问陈氏有什么难处。陈氏说明来意后,赵\\命人将他送回,临走吩咐说:“您老放宽心回去吧,我会处理。”

赵\\在屋里踱着步,这事挺为难:帮吧,容易给政敌留下把柄,再说也有违自己的做人原则;不帮吧,人家可有恩于自己,哪能知恩不报呢?他想了好久,最终还是决定帮陈氏,并且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把亲信叫来,吩咐几句后,亲信便飞马赶往衢州。陈氏的儿子被关在衢州监狱里,眼看行刑的日子就要到了。这天,监狱里来了个人,说是给陈氏儿子送饭的。监狱管事问他什么身份,那人只说是朝廷某某吩咐他这么做的,别的再没多说。管事一听,明白了,立马向办案人员汇报。办案人员可不敢得罪朝廷重臣,立即从轻发落。陈氏的儿子得以保住小命。

赵\\方法真是另类,他没有明目张胆地向衢州官府打招呼,而是采用了比较隐晦的手段。通过送饭一事告诉衢州的官吏陈氏儿子和他的关系。既能让陈氏儿子免死,又不至于给别人落下把柄。假如日后政敌知道这事情,到皇帝面前告状。他只需要说:“我看恩人儿子就要被行刑了,无以报答,只好给他送上一顿好饭菜,这有什么错?”真可谓跌水不漏。

这就是人治社会下的官场生态:只有人情没有法律。即使像“铁面御史”赵\\这种比较优秀的官吏也无法抹开人情,在恩人面前也不得不徇私枉法。陈氏儿子犯了命案,是重罪,按律当斩,但是只要朝廷高官一声咳嗽,地方官就不敢按法律执行。因为他的前途掌握在上司手里,得罪了上司乌纱帽就保不住了。

相关参考

岳飞是三国戚继光玩潜规则 历史名人的另一面

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众多名人留下的奇闻趣事,同时其成就也载入了史册。我们从史学家留下的只字片语中对一些历史名人有了大概的了解和印象。但是人都是多面性的,在历史的背后,一些古代名人还有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

宋朝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也玩微服私访

宋太祖登基前本来是个闯南踏北的好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一道宫墙把他与外界喧哗热闹的社会隔绝开来。然而他喜好热闹的习性和对自己皇位深深的担忧常常促使他走出宫去,微服私访。《续资治通鉴长编》曾有“太祖初

慈禧如何帮贪官打压清官 官场潜规则

1883年,阎敬铭出任军机大臣后,听说内务府买皮箱,每只报价60两银子(约今1.8万元)。他对慈禧说:“外面购买同样的箱子只要6两银子,可想而知,内务府要私吞多少?”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

慈禧如何帮贪官打压清官 官场潜规则

1883年,阎敬铭出任军机大臣后,听说内务府买皮箱,每只报价60两银子(约今1.8万元)。他对慈禧说:“外面购买同样的箱子只要6两银子,可想而知,内务府要私吞多少?”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

历史秘闻 以一人之力对抗明朝的官场潜规则,清官海瑞到底有多 ”清”

欢迎关注《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作者必看:采用即有稿酬,每月6000元等着您:《阅读悦读》作者奖励标准(2019年第一版)和征稿选题作者:翟晓洁(海瑞)(一)海瑞一封信,震动大明朝公元1566

以一人之力对抗明朝的官场潜规则,清官海瑞到底有多 ”清”

欢迎关注《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作者必看:采用即有稿酬,每月6000元等着您:《阅读悦读》作者奖励标准(2019年第一版)和征稿选题作者:翟晓洁(海瑞)(一)海瑞一封信,震动大明朝公元1566

历史秘闻 曾国藩的另一面 内清外浊的非典型清官

导语:曾国藩有一句话,“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他这种和光同尘、遵循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官场的冲突,有利于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

历史秘闻 曾国藩的另一面 内清外浊的非典型清官

导语:曾国藩有一句话,“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他这种和光同尘、遵循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官场的冲突,有利于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

曾国藩如何应对官场上的 ”潜规则”

通过禁止迎送仪式,拒收礼品,约束工作人员等方面,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清官,为官场带来一阵新风。但是人们在历数清代著名清官时,很少有人会提到曾国藩,因为除此之外,曾国藩做官,还有另外一面,就是与其他官员

宋朝历史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还堪称少有的清官之

  (1037~1101年),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不但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还堪称少有的清官之一。  据史载,苏东坡出入侍从,忠规党论,挺挺大节,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