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的内容有哪些

Posted 刘备

篇首语: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的内容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备托孤的内容有哪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托孤的内容有哪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三国时期,刘备能够从一介小手工业商人逆袭成为蜀国开国君主,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诸葛亮的大力辅佐。

自从刘备在隆中请出了诸葛亮后,这位大汉皇叔的人生也开始了转折,并且一步一步向实现霸业的梦想而前进。

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非常明朗:先占据荆州地区站稳脚跟,再寻找机会夺取西川的益州,最后再北伐曹魏。刘备也是按着这个路线一直走下去的,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赤壁一战,刘备、孙权击败了曹操,保住了能够继续发展的火种。由于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以刘备轻松夺取了南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荆州地区。随后,刘备以此为根据地,并不断招兵买马,吸收人才,为实现霸业奠定了基础。

再以后,脑子打铁的刘璋热烈欢迎刘备去西川,于是这位刘玄德就不客气地把益州地区据为了己有。就在形势一片大好时机,关羽突然把整个荆州地区整没了,并被东吴所杀。

刘、关、张情同手足,大哥刘备一看兄弟惨死瞬间“暴走”,于是领着大军就找孙权拼命。夷陵之战,刘备被陆逊一把大火烧得大败,最后病死在了白帝城。

刘备临死前,曾托孤于诸葛亮,并且嘱托了他三件事,但诸葛亮只照着做了一件,其他两件没有完成。如果当时诸葛亮全听了,那么蜀国就可能早统一了。

病重的刘备特地派人从成都请来了诸葛亮,并嘱托后事。君臣两人一起创业也有几十年之久,双方一见哭得泣不成声。

虽然刘备自知生命快要到了尽头,但蜀国的发展还需要继续。因此,刘备为了蜀国的未来向诸葛亮叮嘱了三件事情。

首先,刘备告诉诸葛亮:“马谡这个年轻人有点爱说大话,其实本身能力有限”。因此,刘备让诸葛亮以后千万不要重用马谡,不然蜀国的前景就堪忧了。

其次,先主还特地授权诸葛亮。他告诉这位三国第一智者:“如果太子刘禅能够值得辅佐就和他一起把蜀国坚持下去,但他要是不成器的话,你(诸葛亮)就自己称帝吧,以先生的才华要消灭曹丕非常容易!”

最后,皇帝刘备还请诸葛亮把遗诏交给太子刘禅,并好好教导他;同时还让刘禅、刘永、刘理三兄弟把诸葛亮当父亲一样看待。

刘备交代完这些后,又嘱咐了赵云与文武百官,最后才驾崩。

诸葛亮随后回到了成都,并把遗诏交给了太子刘禅,刘禅、刘永、刘理三人还真的就尊敬诸葛亮为“相父”。但后来,诸葛亮却没有照着做其他两件事,这也导致了蜀国最后难逃灭亡的命运。

蜀国第一次北伐魏国,本来形势一片大好,但诸葛亮偏偏忘了刘备的叮嘱,硬是把马谡派到了最重要的街亭去防守,然后马谡把整个街亭丢了,同时也使得北伐的局势被魏国逆转。要不是马谡太坑,蜀国可能早拿下长安了。

刘禅这个皇帝经常智商不在线,正因为他的脑子爱打铁,所以蜀国几十年硬是翻不了身,最后走向了灭亡的道路。如果诸葛亮自己称帝,那么他做事情就不会有刘禅扯后腿,说不定还真就灭了魏国,实现了蜀国的统一。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全按着刘备的意思,把三件事全部照着做呢?

当时,刘备临死前嘱托诸葛亮别用马谡,所以诸葛亮觉得刘备是临死前说的胡话。加上马谡平时在耍嘴巴功夫的时候,尚未出过错误,所以诸葛亮也就没有听刘备的话。

诸葛亮明知刘禅是个智商令人堪忧的人,他也没有自立为君,这就与古代的忠义思想有关了。当时东汉末年,人们还是摆脱不了忠君爱国的那些理念,所以诸葛亮要自己做了皇帝,那就是反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所以他不敢这么做。

如果诸葛亮真的全部照着做了,那么蜀国真的有望能够统一天下了!

相关参考

刘备白帝城托孤背后的秘密,竟然暗藏埋伏了刀斧手?

刘备白帝城托孤背后的秘密,竟然暗藏埋伏了刀斧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备白帝城托孤这段故事,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经典,刘备托孤真实的用意是什么?无人得知,历史的事实是刘备托孤成功,诸葛亮也

三国刘备怎么死的,为关张报仇失败(白帝城托孤)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国刘备怎么死的,为关张报仇失败(白帝城托孤)”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刘备和关羽、张飞曾经有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结果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张飞被手下割掉头颅,刘备怎么死的

白帝城托孤刘备设毒计?留两棋子断诸葛亮后路?却毁了蜀汉大业!

白帝城托孤刘备设毒计?留两棋子断诸葛亮后路?却毁了蜀汉大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刘皇叔的创业经历堪称一代典范,他能够从一个织席贩履的白丁变成蜀汉的开国皇帝,由此可见他的智慧和

为何东吴和曹魏托孤大臣都反了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事实上刘备托孤后,曹丕托孤后和孙权托孤后,三国的托孤大臣都因为权利争夺而引起了内部争斗。相对来说司马懿走的更快一步。而诸葛亮

刘备临死为何托孤诸葛亮 刘备托孤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幕剧情十分经典,刘备在白帝城病重,临死前将其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其实,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刘备也是托孤诸葛亮的。我们都知道,刘备死后政权尽在诸葛亮的控制之中,刘备临死前为何托孤

刘备心中最佳托孤大臣是谁?法正竟排第一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很有的一段,那么,在这些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中谁是刘备心中最佳的人选呢?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退守永安,次年,刘备病危,感觉时日无多,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

刘备托孤的背后

刘备托孤  蜀汉章武三年四月,刘备永安托孤,对从成都赶来的诸葛亮说了一句扑朔迷离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为什么要对

刘备托孤背后的心计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典故,白帝城托孤便是其中之一。在前《出师表》中以白帝城托孤为由,南征孟获,北伐中原。一时传为美谈。今天我就想以白帝城托孤说一下自己的想法。首先,刘备不是一个真正的所谓仁义

三国历史 刘备托孤的背后

刘备托孤  蜀汉章武三年四月,刘备永安托孤,对从成都赶来的诸葛亮说了一句扑朔迷离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为什么要对

关于刘备托孤问题

关于刘备的托孤问题有许多争论,而我却坚决支持台湾作家陈文德先生的说法!当时刘备频危时对诸葛亮说的“君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则辅之,不可,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一席话的确出自刘备内心,而不是这位枭雄的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