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诸葛恪得驴的译文和注释

Posted 诸葛恪

篇首语:世界上唯一拥有越多越好的东西就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诸葛恪得驴的译文和注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诸葛恪得驴的译文和注释

1,《诸葛恪得驴》是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九》中的一篇文章,译文如下:

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

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着:诸葛子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

孙权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

全部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2,注释:

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会:聚集,会合。

题:书写,题写。

听:听从。

举:全部。

以:相当于“把、拿、将”。

使:让。

益:增加。

因:于是。

与:给。

益:在本文中指增加, 还指好处。

举:全。

坐:同“座”座位。

3,全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

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扩展资料

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

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关参考

诸葛恪得驴典故 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简介

东吴权臣诸葛恪简介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

诸葛恪得驴典故 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简介

东吴权臣诸葛恪简介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

春秋战国 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及注释

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及注释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

长短经(反经) 《反经·品目第三》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原文】夫天下重器①,王者大统②,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格:法。不

长短经(反经) 《反经·量才第四》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量才第四【原文】夫人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使之,安得不殆乎?傅子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制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楚汉相争》原文、译文、注释

楚汉相争汉王谓陈平[1]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2],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3],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4]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

长短经(反经) 《反经·大体第一》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大体第一【原文】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

长短经(反经) 《反经·论士第七》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论士第七【原文】臣闻黄石公曰:“昔太平之时,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罚,德同无以相加,乃揽英雄之心。故曰:得人则兴,失士则崩。”何以明之?昔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往而

长短经(反经) 《反经·知人第五》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知人第五【原文】臣闻主将之法,务览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汉光武聪听之主也,谬于庞萌;曹孟德知人之哲也①,弊于张邈。何则?夫物类者,世之所惑乱也。故曰:狙者类智而非智也,狙,音自舒反,慢也。愚

长短经(反经) 《反经·任长第二》全文、译文、注释与谋略解读

【原文】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夫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论其大体则弘略而高远,历纤理微则宕往而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