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黃帝才是一統中原的人,為何炎帝排在黃帝前面,稱炎黃子孫
Posted 民族
篇首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黃帝才是一統中原的人,為何炎帝排在黃帝前面,稱炎黃子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黃帝才是一統中原的人,為何炎帝排在黃帝前面,稱炎黃子孫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阪泉之戰開啟了中華文明史,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黃帝擊敗了蚩尤,炎帝也選擇歸順,但是如今我們卻自稱為「炎黃子孫」,既然皇帝為中原之首,為何不稱「黃炎子孫」呢?
古時,並不是自稱為炎黃子孫,只是認炎帝和皇帝的後裔,《國語·周語下》中說:鯀、禹與夏人之後,以及共工、四岳與各姜姓國,皆黃、炎之後也。古人雖然將炎黃當做先祖,但兩者地位還是有一些差別。
《史記·封禪書》記載: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從這兩處來看黃帝還是排在炎帝之前的,不僅僅是之前,漢朝之前,「炎黃子孫」的稱謂並沒有出現,而單單只是「黃帝子孫」。
漢高祖劉邦編造赤帝(炎帝)子斬白帝子的故事,因此就有了炎帝後裔,只是華夏始祖還是以黃帝為基礎,漢代「百家言黃帝」,公元前110年,漢武帝10餘萬大軍北巡碩方,歸途當中「祭黃冢橋山」,開創黃帝陵祭。
王莽篡漢之後,也是自稱為黃帝之後,還聲稱:姚、媯、陳、田、王凡五姓者,皆為黃帝後裔,而真正將黃帝華夏始祖地位定下來的是司馬遷,他堅持一大統歷史觀和民族觀,將黃帝民族共祖,上承「百家雜語」,下啟二十四史,都標註「黃帝子孫」。
漢元帝、成帝時,博士褚少孫補《史記·三代世表》時稱「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世表》當中更說道: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所以說,此時黃帝一直以來都被當做先祖,那麼炎帝又去了那裡呢?
在《遼史·太祖紀贊》當中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匈奴、鮮卑都為炎帝後裔,因此古代中原皇室從不自稱為炎帝後裔,但隨著五胡之亂,炎帝作為先祖也是進入了中原文獻,宋代王朝就尊炎帝為感生帝。
明代也將炎帝作為先祖,但兩者黃帝和炎帝沒有並稱,直到清末時期,西方列強入侵,才開始使用「炎黃子孫」,滿清以:「起我黃帝胄,驅彼白種賤,大破旗漢界,謀生皆自便」為號。
而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清朝滅亡之後,「五族共和」取代了「驅除韃虜」,炎黃子孫這才定義了下來,古時炎帝被認為是少數民族的先祖,黃帝是中原人的先祖,將炎放在前面也是為了突出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從基因學的角度來講,中原人經過兩千多年的大融合,早已經不再是純正的漢族的了,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也並沒有沒有道理,而且「炎黃」比起「黃炎」更加押韻一點。
相关参考
相傳五千多年前,我們祖先的許多部落居住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黃帝是遠古時的部落首領,姓姬,號軒轅,人們也稱他為軒轅黃帝,他的部落聯盟原來居住在我國西北部。另有一個以炎帝為首領的部落,他們定居于山東(指
我們都知道,黃帝是我們中華文明古國的人文初祖,他創立的華夏文明,讓世界頂禮膜拜,他統一了我們中華大地,征服了東夷,九黎族等少數民族,他以土德為王,土的顏色是黃色的,所以又稱他為黃帝。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
「涿鹿之戰」是奠定中華文明的一戰,傳說蚩尤帶著81個銅頭鐵腦刀槍不入的兄弟與黃帝展開大戰,戰爭中雙方互請「神仙」助陣,神器頻出,最後黃帝在九天玄女等神仙的幫助下勝出一統天下,最後功德圓滿乘龍升天。你有
泱泱華夏幾千年,想來人們最樂於相信的一個說法就是當年黃帝大戰蚩尤,而後取得中原之地,成就天下。當然,這也與我們自身的出處息息相關,一直以來幾乎都是自稱炎黃子孫的。但今天的問題不是考證我們的出處,而是想
历史秘闻 涿鹿之戰勝出後,後人都自稱炎黃子孫,那戰敗的蚩尤子孫又在哪
泱泱華夏幾千年,想來人們最樂於相信的一個說法就是當年黃帝大戰蚩尤,而後取得中原之地,成就天下。當然,這也與我們自身的出處息息相關,一直以來幾乎都是自稱炎黃子孫的。但今天的問題不是考證我們的出處,而是想
我國對於三皇五帝中的五帝說法不同,目前來說主要有六種說法,他們分別是:1、黃帝、顓頊、帝嚳(ku)、堯、舜(《大戴禮記》、《史記》);2、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3、太昊、炎帝、黃帝、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的領袖,也是牛圖騰和鳥圖騰的氏族首領,有兄弟八十一人(約81個氏族部落)個個本領非凡,驍勇善戰。曾與黃帝在今河北涿鹿展開激戰,最終被炎黃部族聯合擊敗。傳說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
這個皇帝不僅英明還拯救了明朝,死後罵名不斷,還被剝奪黃帝稱號
說起明朝的皇帝,我們知道除了前幾代的皇帝還算是明君之外,之後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有幾十年不上朝的、有喜歡打仗的、有喜歡寵信太監的、有喜歡做木匠的,等等。可以說明君並不是特別多。不過在明朝中期的時候還
這個皇帝不僅英明還拯救了明朝,死後罵名不斷,還被剝奪黃帝稱號
說起明朝的皇帝,我們知道除了前幾代的皇帝還算是明君之外,之後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有幾十年不上朝的、有喜歡打仗的、有喜歡寵信太監的、有喜歡做木匠的,等等。可以說明君並不是特別多。不過在明朝中期的時候還
立子殺母的政治制度在中國出現有其必然性,最早出現在漢武帝身上,只是必然性之中的偶然性。孝道並非起源於孔子和儒教,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甚至更早。孝道遵從的是對父母的順從,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