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是什么让李世民辗转反侧

Posted 人才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是什么让李世民辗转反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是什么让李世民辗转反侧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开创了唐朝「贞观之治」的他,最令他烦恼的事情是什么呢?

让唐太宗夜不成眠的原因:人才

贞观三年,太宗吐露心声:「朕由于夜夜担心民生社稷是否幸福,以致于夜不成眠。」

最令他担心的,正是地方长官是否能确实施政这点。国家政策虽然众所皆知,但是现实中,政策是否获得实践,想要亲眼确认是非常困难的。

何况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君主的目光很难顾及每一个角落。也正因此,人事既是最重要的课题,也是最令一国之君担忧挂念的事项。

于是太宗在画着全国领土的屏风上,写上各地方首长姓名,不分昼夜眺望这面屏风。相传他甚至连什么地方的谁在何时做了什么善行都详细记录在上头。「国家井然有序或动荡不安,多半攸关地方首长的施政手法。无论如何,都必须在各地安排优秀的人才。」

我想全国,不,应该是全世界旗下拥有分公司的组织领袖及部门领导,都对太宗的想法心有戚戚焉吧?即使二十四个小时都在烦恼都还嫌不够。

《史记》中有一段故事可以引以为鉴。内容有关广为人知的周朝政治能手周公旦(即周公)。他辅佐兄长周武王,对于讨伐殷商多有贡献,武王过世后成为摄政,为国家打下稳固的基础。

相传周公后来曾对成为鲁国君王的儿子伯禽提出下列谏言。〈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曰:

我有幸居高位,但若听闻有优秀人才出现,我仍会想尽办法亲自应对。我曾在洗发时三度握着头发出门,也曾在用餐时三度吐掉口中食物去见贤人。我最害怕的,就是错过优秀的人才。

即便不是位高权重的人,遇到上述情况,一般大概都会回答「我在忙,请你下次再来」吧?但是,伟大如周公的人,最重视的却是会晤优秀人才。这也展示出领导者遴选人才时,必须像周公一样怀抱着热诚才行。

这段故事以「握发吐哺」或「吐哺捉发」的成语流传至今,是一段极其知名的佳话。

如果各位读者对采用人才有了轻视或延宕的想法,请回想起这句话。

失去获得优秀人才的机会,这件事本身就是导致组织未来发生危险的要因之一。请务必记得,领导者在工作中最应优先完成的事项,正是获得优秀的人才。

「找不到好人才」是怠慢职务的推托之词

我经常听到感叹「找不到好人才……」的声音。我想如果太宗听到这句话,一定会严厉地驳斥回去吧。

实际上,在〈择官第七第三章〉中,太宗曾以严厉的口吻以「你并未积极寻求人才」训诫拜官尚书右仆射的封德彝。尚书省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位居右仆射的封德彝对太宗而言,可谓亲信中的亲信。

至于太宗是怎么斥责他的,内容如下:

你说你找不到具有特别才华的人物,但我打从一开始追求的就不是那样的人才。(Www.lishixinzhi.Com)就如每种容器都具有各自的用途一样,以「这人的这种能力,可以用在这项工作上」的观点来寻找人才不就好了吗?

就算你说这时代没有好人才,也没办法从别的时代呼唤人才过来。历代政权都是由当朝当代的人拉着前进的。

殷商高宗(武丁)的其中一名亲信,明确记住高宗梦见的人物相貌,前往全国各地寻找。后来发现在某个工地工作的工人很像高宗梦中的贤人,于是便向高宗推举了他。这名让高宗苦心寻找的人物,后来实际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

而周文王外出狩猎时,见到正在钓鱼的吕尚(即后来成为钓师别称的太公望),文王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下马与他长谈。相传吕尚后来成了优秀的军师。

太宗在最后还留下了一句知名的「经典台词」。

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没有优秀人才」。朕担忧的是,优秀人才实际上确实存在,只不过我们找不到他们的存在。

听到太宗这番话,封德彝不禁面红耳赤,垂头丧气地退下。

太宗斥责他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只会感叹没有人才、等待人才自行出现,根本是怠慢职务」。

相关参考

隋朝杨广的萧皇后有嫁给唐太宗李世民吗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567年-647年),出身中古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萧后生于二月,江南风俗以为不吉,遂辗转由叔、舅收隋炀帝杨广身边的极品女人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

李世民的诸子相争贻害多 明君身后总存在的悲剧

太宗皇帝在位20多年后病死,他死之后是高宗李治继位。这个高宗真的很高,血压高,经常头晕目眩,他的高血压是让他爸给吓的,这个惊吓的过程有具体的来龙去脉。当时太宗的五儿子李佑,和太宗那个倒霉弟弟李元吉一样

李承干的悲剧是李世民造成的;李世民杀了他,或令其有了逼宫之心

李承干是唐太宗的长子,也是嫡长子,作为一代雄志李世民的儿子,他的人身堪称是大起大落,曾经也是被李世民喜爱器重的,但是最终他选择了起兵逼宫,事情败露后被贬为庶人,最终在流离之所郁郁而终,也是让李治捡了便

求《警察和赞美诗》原文

苏比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

武则天是怎么辗转嫁给李治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则天是怎么辗转嫁给李治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或许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歌。而这首诗,正是唐朝神童——骆宾王所作。然

历史人物 鲁迅简介之辗转多地的工作经历

  鲁迅简介之辗转多地的工作经历:鲁迅先生出生于江南的富庶之地绍兴,家里长辈多是本人,在青少年时期鲁迅先生家道中落,二十出头的年纪他从江南远赴日本,25岁回国,开始了他的工作历程。下面请看鲁迅简介之工

历史人物 鲁迅简介之辗转多地的工作经历

  鲁迅简介之辗转多地的工作经历:鲁迅先生出生于江南的富庶之地绍兴,家里长辈多是本人,在青少年时期鲁迅先生家道中落,二十出头的年纪他从江南远赴日本,25岁回国,开始了他的工作历程。下面请看鲁迅简介之工

风姿绝世的陈圆圆为何一生被辗转多人手里

明朝陈圆圆背负着红颜祸水的名声,传说吴三桂当时在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是为了陈圆圆。陈圆圆家境并不富裕,自幼失慈,在姨丈家长大。陈圆圆自小就展露了绝世的风姿,姨丈为了钱财将她卖给了戏院。初登台的陈圆圆,人丽

历史军事 抗战老兵响应国家号召 曾辗转多国学习飞行技术

“真正走近了这些抗日老英雄,听他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才会更加深刻地明白那些抗战老英雄的不容易,才会更加感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寻访红色军魂,传承不屈信仰”团队学生代表赵佳敏如是说到。

为亚东图书馆筹款辗转上海 胡适曾遇“年关难过”

1934年12月31日晚七点三刻,上海火车北站,张慰慈与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汪乃刚兄弟等人,正在迎接从南京赶来的胡适。胡适此行,原本是为南下香港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这是他一生35个名誉学位中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