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最牛军人逼死日军战争之花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最牛军人逼死日军战争之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最牛军人逼死日军战争之花
1944年5月, 71军受命参加滇西反攻,主攻龙陵。副军长陈明仁率大军绕过松山,出敌不意,一举攻占龙陵和松山间的联络点——镇安街,切断缅滇公路,进围松山。中国军队从6月4日开始进攻,至9月7日克复,血战3个月零3天,其间大规模战斗十次,故名「十战松山」。这是一场毅力的较量。其间,因松山久攻不克,蒋介石大为震怒,要求必须于9月18日国耻日前拿下松山,否则军、师长都要以「贻误戎机」领罪。日军从腾冲方向调来援兵,71军之87师作战不力,师长张少勋丧失信心,打电话给集团军司令宋希濂请求后退。
陈明仁知道后警告道:「71军归我指挥,师长不能直接报告总司令,总司令也不能直接处理这个问题。」张少勋精神崩溃,只得提枪自杀。张少勋自杀未死,陈明仁知道后又杀气腾腾地对宋希濂说:「自杀而不死,是为了逃避责任,我一定要枪毙他。」宋希濂也为之胆寒。此后,陈明仁另选师长,重新调整部署,和友军一道继续猛攻松山,最终全歼松山守敌和龙陵外围之敌,号称「战争之花」的日军指挥官松井旅团长只得剖腹自杀。松山既下,龙陵已成孤城,陈明仁又挑选精兵组成敢死队突入城内,经过七天七夜巷战,守敌2000余人大部被歼灭,小股逃入原始森林后,亦被陈派兵追歼。随军观战的美国联络组组长称:「中国军队吃苦耐劳精神和作战勇敢,都是世界少有的。」
回龙山战役
松山收复后,碌碌无为的军长钟斌卷起铺盖儿走路,陈明仁接任军长。1945年1月,中国军队重兵围攻中缅边境重镇畹町制高点——回龙山,邱清泉的200师及其他部队轮番攻击,纷纷败下阵来。久攻不克,盟军扬言要放弃对国军的空军支援,远征军司令卫立煌请陈明仁挂帅。陈明仁向卫立煌和盟军将领立下军令状:「我的部队明天到达,后天接防,第三天攻下。」三天后,在国内外大批观战将领的众目睽睽之下,陈明仁统一指挥盟军所有参战空军、陆军进攻回龙山,如期将军旗插上回龙山主峰。
回龙山之役是远征军滇西反攻以来最畅快淋漓的一次攻坚战,美国人称之为「一部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陈明仁也被美军誉为「杰出的中国名将。」
相关参考
1944年5月,71军受命参加滇西反攻,主攻龙陵。副军长陈明仁率大军绕过松山,出敌不意,一举攻占龙陵和松山间的联络点——镇安街,切断缅滇公路,进围松山。中国军队从6月4日开始进攻,至9月7日克复,血战3个月零3天,其...
抗战中的日军拼刺刀的确是有一套的。自1904年日俄战争开始,日军就用刺刀对付俄国人。日军中特别重视军人的勇敢精神,强调士兵的敢战敢死。战后,白兵精神成为日军的一种文化传统,日军在如何在白刃交锋中胜出下
历史秘闻 他是最牛“汉奸”,简单八个字情报,就歼灭日军2万人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期间,谍报战的残酷是一点都不比正面战场弱的。而且谍报战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谍报人员来说,一旦自己的身份暴露的话,在很多时候就会连死亡都会变成一种奢侈。在抗战期间,
自从有联合国以来,国际法上就规定,战争是不许伤害平民的,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规则,在日寇侵略中华时,有些同胞就抱着日本人会善待百姓的梦想,在中国军人败退后,就组织乡民敲锣打鼓迎接日军进城。然而迎
李二喜,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灵丘县上寨镇祁庄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过世了,以给地主放牛为生。1937年8月,李二喜参加了八路军。他先是当勤务员,后来被调往战斗部队,担当炮兵射手。1945年8月,他成为
“……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值此国家兴亡之秋,匹夫尚且有责,我为军人,怎能临阵退缩?尚望双亲体谅时艰,善自颐养天年......我誓死抗日到底,此意已决......!”这是一位中国军人在日军进攻湘阴之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军人,其神圣职责就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杀敌报国。所以,那些在战场上贪生怕死,投降变节的军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唾弃的对象。但在抗战期间,这位国军猛将,在投降了
从过去的历史记载乃至反映当年战争的影视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日军在最后关头往往要以“武士道”精神拼杀,尤其是日本军官更是被长期灌输这种疯狂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部队经常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将军级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牺牲于湖北襄樊。5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蒋介石题写了“勋烈常昭”,追授他为陆军上将,使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将领。8月15日,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
历史秘闻 号称 ”皇军之花”的70万关东军,坚持了不到10天
撰文:龙猫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规模的全球性战争,而二战中的最后一战,就是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全面进攻盘踞在我国东北十多年的日本关东军。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军事历史协会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