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百科 舰炮的特点和优势
Posted 舰炮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器百科 舰炮的特点和优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器百科 舰炮的特点和优势
舰炮
舰炮是装备在舰艇上的海军炮。是舰艇的主要武器之一。用于对水面、空中和岸上目标进行射击。舰炮按口径可分为大、中、小3种,按管数可分为单管、双管和多管。
舰炮由基座、起落、旋回、瞄准等系统组成。现代的舰炮口径一般都在20~130毫米之间,通常采用加农炮,它身管长,射程远,多管联装,瞄准快,射击命中率高,对高速运动的目标可以进行高速有效的射击。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舰炮在火控系统,自身机动能力,以及全天候作战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自公元14世纪出现火炮,随着军舰就装上了火炮,多配置在船的两舷,故称舷侧炮。大型战舰装备的火炮多达上百门,火炮成为舰艇的主要作战武器,炮战成为海战的主要形式。在现代海战史上最著名的日德兰海战就是舰炮作战的典范。1916年5月末6月初,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陆上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双方都想从海上打开缺口,消灭对方的海军主力。5月末,德海军舰队主力110艘战舰离开威廉港驶向公海,寻找英海军舰队并予以消灭,打破英对德的海上封锁。英海军得到情报后,也全体出动,151艘战舰出海迎击德海军。并相机消灭德海军舰队的主力。6月初,双方海军舰队的主力在丹麦的日德兰半岛附近的海域不期而遇。首先,双方的前卫舰队发生遭遇战。德海军的旗舰与英海军旗舰成对厮杀,英旗舰首先中弹,后甲板两门381毫米主炮被打哑,弹仓中弹,战舰起火,被迫退出战斗。英舰“不屈”号和“玛丽皇后”号在德军舰炮的密集火力射击下沉没。很快双方舰队的主力赶到,决战时刻到了。双方几百艘战舰在空阔的海面上相互追逐,火光闪耀,炮声连天,日德兰海战达到了最高潮,双方舰队都猛烈射击,在海上激起一堵堵高高的水幕。经过12小时的战斗,德国海军退出战斗,英海军追击,双方脱离接触,日德兰海战结束。在双方舰炮的打击下,英国损失14艘战舰,死亡6090人,德国损失11艘战舰,死亡2550人,可见舰炮火力是多么的猛烈。
在现代条件下,反舰导弹、舰空导弹、反潜导弹和巡航导弹大量装舰使用。这些武器射程远,精度高,破坏威力大,作战效能好。在这种情况下,舰炮还能发挥作用吗?各国的军事家们对此争论不休。但实践证明,舰炮还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在确定登陆之前,必须摧毁伊拉克沿岸的碉堡、工事、岸舰导弹阵地等设施。要执行这样的任务,动用价值135万元一枚的“战斧”导弹攻击,就未免大材小用,目标价值太低;距离也太近,从波斯湾算起还不到40公里。美国“密苏里”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各装有9门世界最大口径的406毫米舰炮,炮弹重1225公斤,能穿透9米厚的混凝土加固工事,利用舰炮发射数百发重磅炮弹,就将目标全部摧毁。而“战斧”导弹的战斗部只有120公斤,在炸同等目标时绝不会有如此大的穿甲延时爆破威力。在攻击水面目标时也是如此。反舰导弹能攻击远达500公里的舰船,但对离舰7公里以内的水上目标就显得无能为力,因为这时它处于弹道爬升阶段和开始巡航飞行段。在这种情况下舰炮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防空方面的情况也很类似。舰空导弹虽然可以拦截5~110公里的空中目标,但对5公里以内的来袭目标就力不从心,这时使用舰炮拦截往往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无论怎样先进的武器都有盲区,在现代战争中仅靠一两种先进武器难以赢得战争。导弹和舰炮各有千秋,只能互补,不能取代。
相关参考
护卫舰护卫舰是以水中武器、舰炮、导弹为主要武器的轻型军舰。主要用于反潜护航,也用于侦察、警戒、支援登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的轻型军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实行无限制的潜艇战,以潜艇破坏海上交通线和封
战列舰战列舰亦称战斗舰,是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和较强的突击威力,能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军舰。战列舰在历史上曾作为舰队的主力舰,在海战中通常是由多艘战列舰列成单纵队进行炮战。“战列
鱼雷鱼雷是一个形似雪茄、装有战斗部、能自行推进和控制的水中兵器。一般由潜艇、舰艇、飞机、直升飞机发射,主要攻击目标是潜艇和水面舰船。世界上第一枚鱼雷是19世纪60年代制成的。当时奥地利海军上校勒皮乌斯
声纳声纳是利用水声传播原理对水中目标进行传感探测的技术设备。其工作原理同雷达一样,用于对水中目标的搜索、测定、识别和跟踪,进行水声对抗、水下技术通信、导航和武器制导,保障舰艇、反潜飞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
坦克坦克是装有武器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车辆,它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的越野机动性,很强自装甲防护力,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坦克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通常是按其重量以及装备的火
弓箭弓箭是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射远兵器。弓由弓臂和弓弦构成,将锋利的箭扣在弦上,拉弦张弓将箭弹出。人类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时候,中国、中东、印度等就有人使用弓箭。我国在2.8万年前就已经发明了弓箭。原始的弓
剑剑是中国古代在近距离进行格斗的短兵器,它是由匕首和矛头演变而来的。一般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剑身中线突起处称“眷”,向两侧延伸称“从”,两面有刃,向前聚成锋,用作推、刺、劈。剑茎用以固定剑身和持握
戟戟是我国古代士兵用作勾、啄、刺的一种冷兵器,由戈和矛结合而成。根据木柄的长短可分为车兵用的“車戟”和步、骑兵用的“短戟”,亦称“手戟”。也有两戟并用的称为“双戟”。殷代已有戈和矛联铸在一起的青铜戟,
潜艇潜艇是能潜入水中活动和作战的舰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极强的突击力。主要用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目标,以及侦察、布雷和输送侦察
盾盾亦称“干”,古代战争中士兵手持的防护装具,也称“牌”或“盾牌”。在冷兵器时代,矛是进攻性武器的代表,盾是防御性武器的代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曾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先是